luther0911 wrote:
人生無常,當開始扛房貸的時候20年或30年能順利平安還款以經是萬幸中的萬幸...
提早還完更是艱辛困難!

雖然過程可能朋友約喝酒,唱歌,打打牌都不趕去...

有想過如果自己罹癌呢?
有想過家人發生其他是故需要資金嗎?



風險就是人生該扛的責任與考驗!...(恕刪)


台灣人平均幾年還完房貸是有統計數字的,我記得大概是10年吧!

你要買之前當然要評估自身的能力,有捨才有得,總不能什麼都要吧!

有保險這種東西啊!買了房子或結婚生子這些都是要調整的,年輕時收入較少可以多一點定期險較便宜,每3~5年審視是否有需要調整,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清心暴爽豬 wrote:
很多人現在沒房~或不...(恕刪)


版主很奇怪,人家有多少現金關你什麼事,
難道要向大家公布嗎?
那人家沒房會不會也問你有房的持有多少現金呢?
假如你是要換屋的,你有能力不增貸就拿出四成自備款並把先前房貸還掉嗎?
人家也可以這樣問你呀?
現在是不是現金為王不知道,但是資產價值在高點以致承接買盤力道弱是事實,
像本人資金就在高點全撤出風險性的股市,只留三成在債市,
其他的就是美金與現金,但是為何要跟大家說資產多少,
本人一樣有房,但是從不認為是要投資,只認為那不在退休金規劃中,
也就是說那是不會變的,要自住的,
本人只知道房市就是在高點而已,
坦伯頓說:「多頭行情總在悲觀絕望中誕生,疑慮交加中成長,樂觀情緒中成熟,狂喜亢奮中死去。」
這樣應該了解為何SARS時是最低點了吧,至於現在是不是高點過了,很清楚的最後一句話,
在沒有量的雙北市不過是在那凌遲人心,等待的心情是很痛的,這很像初學者買股票,
錯過最高點後沒法賣出就一直不甘心的持有著。
台灣債市並不發達,而且利息蠻微薄的,不比定存高多少。所以整個債市幾乎都是金融機構如銀行等消化多餘資金,且為了提高資本適足率買進的。私人頂多買買國外債券型基金,國內投資管道很少。

而且台灣的債券面額差不多都是百萬起跳,還蠻不靈活的。寶來有推出債券ETF,交易量超冷清,一堆人偷偷買進,實物贖回套利賺價差。
成功的人做事,找方法
失敗的人做事,找藉口

中國人的有土斯有財這句話沒說錯,你看過幾個窮困潦倒的地主?
天天喊日子過不下去的無殼蝸牛倒是滿街都是

那些房貸背到一半就背不下去的,他們做別的投資就能保證成功說給鬼聽鬼也不信
一個百分之百的人都擁有房屋的世界是神話,
就是要有人買不起,
才會有人買得起。
我相信人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不是只有買房而已
把未來所有的錢鎖在一個事情上面是很不智的

但這也是無能政府無法改善的一個點,何不學學新加坡大量建設平價國宅, 追求歷史定位很難嗎? 說穿了還不是財團財大氣粗
weird wrote:




同樣住文山區,雙薪薪水其實一直有成長,比上不足,比下非常有餘,但還是追不上誇張的房價,連文山區 15 年的中古大樓都買不起,唉。租房子享受生活品質比較實在。...(恕刪)


最近朋友有去那看房,好物件不多,
5000萬居然只能買政大二期?!
有點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