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0分钟" 特辑:中国楼市或是最大泡沫

為了不讓人民幣(台幣、、、)對美元升值,保護出口產業,央行放出人民幣買進美元,於是人民幣(台幣、、、)流通量不斷上升,央行買的美元大多去買美國公債,借給美國、賺點利息。人民幣升值太多,央行會虧損。

中國央行會讓人民幣以每年4%左右升值,賬面上平盤。升值提高對外購買力,有利進口,提升國內消費市場,同時中國各大國企去買各國的石油、天然氣、鐵礦、煤礦、先進科技、、等等中國欠缺的,不再增加買美債,現在美債最大買家是自己的聯準會。

美國也會怕各國(尤其是中國)拋售美債,那會使美元利率上升,房市下跌,房貸抵押債券(MBS)又會出大禍。


msiwilliam wrote:
這就是你笨的地方,因為我說,我不懂,因為這些太複雜...

因為,你說事實"印鈔票"就能救經濟...

你覺得,不懂比較慘,還是不懂裝懂來的慘呢?...(恕刪)


既然你都說你不懂了,那你就要聽懂的人說的
如果你不懂還裝得一副自己很懂的樣子,的確很慘
本來聽你說得好像自己很懂,結果冒出個不及格的問題.....
拋售美債又不可能一次完成,美金會加速貶值。因此,世界各國如果繼續持有美金,將導致其財富的大幅縮水。會更使其他各國會被迫以更快的速度,出售減少相關美金資產。這會更加導致美金貶值速度更快的發生。大量美金將迴流美國,美國物價將大幅度的通脹,為了防止通脹惡化,美國必然大幅提高利率來減少市場總的貨幣總量,但是這反過來刺激以前出售的美金資產(美國國債等)收益下降甚至為負,必然更進一步加速世界範圍內對美金資產的出售以及減少美金的儲備 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當然中國也要付出代價,在出售過程中,期間的匯損對中國而言同樣相當恐怖。另外,美國不可能允許其他國家對其金融進行如此動作,必然會採取相關措施反制 例如 破壞 戰爭

你認為美國怕拋售 我認為各國更怕全面性崩盤(誰敢丟第一顆石頭啊) 而美國還有很多很多的大槍

應該是肆無忌憚吧


empirepenguin wrote:
為了不讓人民幣(台幣...(恕刪)

goblinlord wrote:
既然你都說你不懂了,那你就要聽懂的人說的
如果你不懂還裝得一副自己很懂的樣子,的確很慘
本來聽你說得好像自己很懂,結果冒出個不及格的問題.....


噗...我很安靜聽啊,但...我只聽到空方很清楚的論述,而多方代表的G大,只有3個字....

每天只會講利率不升房不會跌,美國會一直印鈔票,所以房價不會跌,用沒禮貎的諷刺方法來嘲笑想法和你不同看法的人....

唉,沒墨水,又不願惦惦,想賺錢,又不願找些正常一點的手法,老實說,每天說些自己都知道很扯的謊話,只為看有沒有盤子上勾,賠上自己人格值得嗎=.=

P.S: H大起碼有用功一點多打點字,所以我說的不含你喔..^^
msiwilliam wrote:
噗...我很安靜聽啊...(恕刪)


偏偏事實就不爭氣的猛打你的臉,房價依然硬朗,利率依然偏低
利率,房價,哪一個是以你所想像的狀況出現了?

唉,天底下竟然有你這種怪癖的人,喜歡一直跳出來當眾自打嘴巴自虐娛樂大眾(肚子裡沒墨水還一直吱哇亂叫的不就是您自己嗎,哈哈!)

對了,大爺不缺錢,大爺只是純粹看盤的時候閒得無聊才上來陪你打嘴砲

goblinlord wrote:
偏偏事實就不爭氣的猛打你的臉,房價依然硬朗,利率依然偏低
利率,房價,哪一個是以你所想像的狀況出現了?

唉,天底下竟然有你這種怪癖的人,喜歡一直跳出來當眾自打嘴巴自虐娛樂大眾(肚子裡沒墨水還一直吱哇亂叫的不就是您自己嗎,哈哈!)

對了,大爺不缺錢,大爺只是純粹看盤的時候閒得無聊才上來陪你打嘴砲


房價硬朗,對我也沒差,因為我家還一棟透天,漲也有房住,跌也有錢買,哈哈...

其實,房價高低不是我在意重點,我只是喜歡噹一下說話不實在的人,你罵我,我不會痛,我噹你,你會不會痛,我也不在意啊....嘿嘿.

真巧,小弟也不缺房,上班空檔很多,所以才陪你嘴砲...
goblinlord wrote:
對了,大爺不缺錢,大爺只是純粹看盤的時候閒得無聊才上來陪你打嘴砲

好啦!好啦!
"印鈔票"你收到了,
你是既得利益者.
嗚嗚嗚...
這世界真不公平!
玩大富翁起頭時人家都還是拿一樣多錢,
怎麼說印鈔票就分的不平均啊?
------
我看還是發發消費卷,
或是全民減稅,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
(反正只有虧到政府啦!)
被一群空軍譏諷了幾年
現在事實一再證明當初5年前買在低檔.去年還比現在低
至於以後的事...泡沫?崩盤?
就留給看空又想買房的人繼續辯吧
反正我買成本是現今5折的精華地段景觀宅
泡沫?
應該是現空手者以後要拿多一倍2倍成本卻只買爛房子的人的憂慮
怕泡沫就真的別買了.勸你看開.人生不只是買房和投資而已
也甭在地產大街擺攤當算命仙吧
我還是老話一句~買房不要聽人隨便掃貨說
重複性的貨幣政策的效果是遞減的, 製造的風險, 卻是遞增的
葛老之前被人稱讚的升息, 不理性的榮景, 事後看來是百孔千瘡
聯準會另一半的聲音, 未必是錯的
解決目前的問題, 忽略製造出來的新問題, 通常都是在位者的決策
因為未來的問題是由別人解決
這14年QE4結束然後15年升息的排程
若是當作想當然爾, 我覺得照這樣走的機率就很低

市場的效率性, 就在於若有大家預知的走勢, 通常都會被smart money先改變
就像每個泡沫, 都是在爆之前, 是多數人看法都一致的大泡泡破裂前的非理性榮景

看到美國公債殖利率在不久前觸碰到了200年的最低點, 然後近期無預期的忽然殖利率大升
寬鬆貨幣政策你看到正面的, 忽略潛在的負面
美國是從此開始經濟復甦好幾年, 還是生病的人打針後的暫時效果, 還是未定論

不過回過頭來, 若沒參與過之前房價的倍數增長, 真是可惜的事
家中上海房子10漲3倍多, 還沒算人民幣的升值利益
台北房子7年漲1倍多

你之前沒買房就算了, 沒這個命
但這都不是用來勸進目前買房的好邏輯
沒事還是應該把各種商品的歷史價格線圖拿出來看看
你會看到反覆發生的非理性的榮景..
而錯誤也會是一再的持續
用現況來解釋榮景...?
居高思危吧

美國十幾兆公債
中、日、台、韓、俄、、、目前只是少買、不買新美債,沒有在賣啊!只要到期贖回,不繼續買,美國就頭大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