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2/13更新)

公務員薪水太高了拉,尤其是年輕公務員薪水,應該要把人才釋出到社會上,增加台灣企業競爭力,而不是卡死在公務員養老,雙北市我不敢講輕鬆,但我認為決不會辛苦,每天安穩下班,比起一些科技業基層工程師要好命多了。南部公務員的就感覺很輕鬆,上班還在看考試其他考試的用書。
這是文茜的口頭禪 你有在看節目的就知道 囉
沒想到你認真囉

sean1972 wrote:
個人的薪水不增加是個人的問題
平均薪資到退當然是政府的問題
陳文茜沒說錯
老是有人要把這兩者混在一起說
來模糊政府的責任。


你這就是標準的名嘴說法。
大學生平均薪資確實是倒退,但是現在大學錄取率是多少? 大學增加了多少所?
不了解這前後的差異,只看到 「平均」 兩個字就認為是公正的,才是混淆跟模糊視聽。

假設以前的大學錄取率是 20%,那請問現在排名前 20% 的大學生平均起薪還會是 22K 嗎?
我是真不知道這答案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tonymac wrote:
現在經過大學開放設立 濫竽充數 迎合民眾更是政黨選票來源
至於副作用 那就是你家的事..(恕刪)

中國大陸一年800萬大學畢業生..
能沒競爭嗎?
要年輕人當藍領,對岸可有數億人啊..
薪資差異大,(當年是300塊rmb).更是無路可逃.

當年多一些大學生,會掛掉一大部分人,這沒錯
但如果都藍領,應該是全數殲滅~.想清楚啊..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如果把"這個國家"…改為這些政客會不會比較貼切呢? 唉…
國家沒有對不起年輕人,我也是去讀軍校4年畢業後,服役了十年,33歲退伍回到社會打拼,

當時家境不好,全靠國家培育我們,現在也能在台北養家活口,雖然沒有買房子,

一個人養全家還過得去,努力要靠自己,別老是怪國家對不起你。

有空看看美劇 House.Of.Cards ,政治人物的話是有權謀的,聽聽就好,努力要靠自己。


指引你一條可以努力的方向:


cedarwood wrote:
你這就是標準的名嘴說...(恕刪)


你才搞不清楚狀況

誰在跟你說大學生

是全體勞工平均薪資都下降了。
jjhuang.tw wrote:
中國大陸一年800萬...(恕刪)


我舉藍領是要提出責任心與求生存意願的問題!也只是反映現下 求職者要自我省思!

讓您誤解! 對大大抱歉!

用事實來說 台灣現在還在麻醉自己 你提到的對岸 因為人數優勢 卻也造就需求與競爭的正向結果
台灣BASE不大 已經是危機重重 卻還是怡然自得! 安逸著等著機會滅絕!

單以網路技術而言 有大的BASE練兵 與 回饋與改進 在網路技術上 早就領先台灣一大截!
(網路影音串流 網頁技術 手機應用程式....等)
相對台灣一直內耗與不思長進 年輕人前途可見一般!
好康免費提供(魅力網路 http://melachiao.com/ )

hadesczw wrote:
我是不知道年輕人受了什麼委屈拉。就在剛剛我去吃飯時對面就做了三個大學生

正在討論今天晚上要衝去哪裡玩,反正開學第一禮拜教授都不會點名。


我也不知道他們哪讓你不滿了,
這情況十幾年前就有,
又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

先不管政府是不是真的對不起年輕人,
但有幾件事實是不變的:

1.別人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是前人挖洞後人跳;就算機會無限,但資源卻是有限的.
2.努力很重要,但是機會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得到.

沒有買下當初十幾年前300萬而現在1100萬透天公寓,
可以說是我的失策,
但現在原本450萬可以買下新市鎮的一層住處,
可過了一年同樣的房子已經喊價到近600萬...
是我沒努力一年多賺150萬嗎?
不,是某些人的私慾和政府沒有有效的去節制而讓我沒有機會~
如果我會玩股票會炒地結果就不同~
那是不是表示不會投資股票和房地產的就該死?
房貸在現在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啊!

有沒有能力買房只是結果之一,
基本收入的低下和差距才是被反映出來的現象.
少數人可以做到的,
並不表示大部分的人就可以做到.
想往上爬的人都會希望機會不要被壟斷或扼殺,
這樣努力才會有結果~不是嗎?

也許很多人沒有信心不是好現象,
但讓那些現在有車有房認為當下的人不夠努力的從零開始,
有幾個敢說他們有把握可以再度奮鬥回到像現在一樣?
我想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現實面來說,
過程和心態只是裝飾結果的佐證,
並不是成功的保證.
方向和目標才是不變的重點...
只是在年輕時買房真的是必要的目標嗎?



黑貓白貓,可以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橘子貓~~~ ^^
前面好幾樓有說:看來只得靠好好教育下一代...
看到這麼多留言,我感覺也真的如此。

在我們那大學是領3xK,不管有無料,絕不會是領22K時代,
有許多人(坦白說包括我在內),念書都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
只知道身為戰亂後的台灣第一、二代(4~6年級),
可以感受上一代對於安身立命/出人頭地的強烈需求,
當時選填志願,校名講來很重要,前途預估是必要,興趣填來是參考次要...
多少人是分數到了就念了,完全不知道要面對的未來?
所以依據時代變遷,有一度是土木建築、電子電機、資訊...各系人氣輪漲。
許多人就是接受這種填鴨教育不知所以的長大,
並且靠憑藉投資了這麼久的科系專業去謀生(騙吃騙喝)。

一個人從事有興趣的工作,會不會成功不確定;
不過從事沒興趣的工作,我確信是不會做到頂尖,即便是高位、是年薪百萬,
想必也若有所失。

有很多人說22k是政府要負責,
但我們在檯面上的這些人,不也接受這些教育? 甚至因為有金湯匙,完全就是父母安排。
至少我看不出總統們對於法學的熱情、一些政治人物對於政治的堅持...
談創造力?談競爭力?

我看還是從放開升學主義、斷開補習才藝,
讓孩子適性發展開始吧!

回到房地產,買不到沒關係,22k也無所謂,
也誠如前面的人說的,努力就對了!
反正餘屋多得很,買不到就租也行。
也不必怨嘆,有時萬般皆是命,
為何你不是連公子? 為何你沒出生在第三世界戰亂國?
也許過得不比台灣第一、二代,
但是比起世界很多角落的人好很多了,惜福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