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沒差嗎?根本就是投資客的謊言!

arno1022 wrote:
自住沒差嗎?根本就是投資客的謊言!


房價漲也不是這兩年才開始

買的最早的早沒房貸又享受到房價漲了數倍當然"自住沒差"
買的稍早的房貸有也只剩一點點但房價已上了近倍當然"自住沒差"
還沒買房的根本也沒房貸看人吃肉喊燒當然"自住沒差"
三年前買的房貸剩很多沒錯但房價也上漲25%當然也夠資格喊"自住沒差"
只有三年內買的房價沒上漲多少但貸款還剩很多
現在當然擔心利息跟房價漲跌問題
只有這群人才覺得"自住也有差"~但只占擁有房屋人口的幾成咧?
我?是屬於前者~當然自住沒差

豪哥大 wrote:
房價漲也不是這兩年才...(恕刪)

哈哈, 沒錯
以前買的真的沒差, 只有近三年買的才有差,
問題是這句話也差不多是這三年才開始流行的,
所以說, 是有差的時候才告訴你說沒差



半部九微江湖險,猶記當時送華顏;若問此生何所似?半生懸念半生緣。
KingDavid520 wrote:
哈哈, 沒錯 以前買...(恕刪)


持平來講自住沒差不能算投資客"謊言"只能稱"話術"
台灣目前設籍戶數是8,308 ,440戶
從奢侈稅實施後買賣+第一次移轉的戶數是1,230,994戶
也就是說三年內買屋的比例是14.82%
對母體來講只有14.82%的人覺得有差當然是"自住沒差"

照理說 持有超過20年未轉移登記的房屋 不應該有貸款存在

如果有 代表 他或她的子女 有金錢的需求

這樣的房屋貸款 在雙北市有多少呢

有人統計過嗎

如果房價跌3成 這些人沒差嗎

看事情 不要只看當初買房的貸款

一棟房子 不是只有當初貸款的問題


一間台北市的房子 也許有20-30年的歷史 非常老舊

但很容易貸出 500萬 作為子女的創業資金 或.....其他金錢的需求

這樣的老舊房屋 長期未轉移 卻背負貸款 情況是多見還是少見


好像沒有人 討論這一塊情況
我個人是覺得沒差

應為我是無殼蝸牛 租屋 = =

我非常想要買房

我如果買的房子跌了 我覺得也比租屋好

租了幾十年了 一毛都不是自己的

買的房子跌了 至少還是自己的...

我想重點應該可以放在 你成交的價格 有沒有高的離譜


只是個小學程度的數學問題
如果以北台灣來說
1000萬的房子一般來說租不到2萬
如果跌3成, 跌掉300萬, 這筆錢夠支付12年的房租!
實際上可能更多的多! 因為1000萬的房子, 實際上要繳的的金額包含利息會有1300萬上下
另外 房子每年的地價稅房屋稅在加上去!
這些在房價下跌時都回收不了

但租屋實際上你支付的成本就是房租而已!
房東不差的話, 連房子修繕的費用都跟你無關!




totofan wrote:
只是個小學程度的數學...(恕刪)


假如時間拉長到30年或是50年呢?應該不太可能會一生都在租房吧!況且就算跌下來,房東也不一定會賣給你,房東會說我只租不賣,房價高低對我都沒差~~有些人一生都在租房,也搬了幾次家,喜歡哪裡就住哪,身上留現金是最保險的,不過要是提早買房,50年的租金可以用來買1000萬的房子還有剩。投資=投機都是想短期獲利,自住不賣真的沒差。

jiangliki wrote:
房價上漲趨勢中..買...(恕刪)



之所以會說自住沒有差的原因是

房子一買通常住10年以上甚至20年

照現在的趨勢到時候會通貨膨脹,薪資也會上漲,那本來1000萬的房子,跌價到500萬

長期受到物價跟薪資的衝擊,當然勢必要往上走,所以有可能10年之後出手,一樣還是1000萬甚至更高

所以所謂的自住沒差的意思是指 沒有賣掉就代表還沒有虧 利用時間跟大環境來讓虧損打平

zaitkirk86 wrote:
被你說到重點了
真的,我看房子看那麼多,真的沒聽過代銷、仲介講過這樣的話
有的網友很可憐,自導自演
01很多空軍和仲介相比,仲介反而老實多了
自住沒差嗎?根本就是投資客的謊言!
--->誰講的? 網友才會講的...還想嫁禍給投資客

firedragon wrote:
我怎麼都沒聽過仲介說過
"自住沒差"這話
這是網友在自導自演研究出來的詞嗎??


隨便GOOGLE"自住沒差"這四個字一下
前面五頁內就有了
應該不困難吧

連結一

連結二

連結 三
前提是要好房子,好地點,好環境,好生活,好氣候,住的安心快樂,這種房子價值才會越來越好,相對持有的代價也高,但不管是自住或投資,都是有很好的增值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