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me wrote:undefined...(恕刪) 大大分析得好詳細,很值得參考的資訊。如果未來房價真的有下跌的空間,那真的是很值得令人高興又期待的事情。只是,真的需要買房成家的人,要這樣等個十年二十年再來買嗎?
黑色毛球 wrote:只是,真的需要買房成家的人,要這樣等個十年二十年再來買嗎?,...(恕刪) 股市是緩漲急跌,而房市是急漲緩跌。不過,以前的房價漲是基於需求,這波的房價漲是因為資金沒地方去。所以如果房價開始修正的話,我認為不會像以往緩跌。會先急跌個兩年然後才進入緩跌。有購屋需求的人應該不用等10年,兩到三年後就會有現在的60%的價位(指雙北)可買。大家可以相信我,我是有長期實際經驗的人。房子對我來說只是商品,我不會執著多空。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約之前市價80%的物品了。我目前在談的就是這個。不是好房網那個,那個只是假象。必須自己親身去挑、去調查、去談。不過就算買到80%的,未來還是會剩60%,所以你和原屋主必須各負擔損失20%。那我為何還買?因為我之前已經賣了4,現在只是比較便宜的買回1而已。房子對我只是商品,隨時可買也可賣,但我的房子最短都持有5年以上。雖然買的時候很挑,不過賣的時候我都很阿沙哩,尤其是年輕人來買時我都會先提醒他們現在房價很高喔。如果他們還是必要買,我都會比旁邊的還便宜賣給他們。曾有一對老師簽約的時候問我:"你房子是不是有甚麼問題?不然怎麼這麼便宜賣我?",我說我可以等你找專家來鑑定後再做決定。
以我最近談的案子為例。(價格有照比例變動過)屋主是前年1月份入手的,當時入手價900萬。貸款630萬。完全沒花錢裝潢。自住型房價的最高點大約落在去年的3月份。屋價最高就來到1000萬。可是礙於奢侈稅,沒辦法賣,所以延到現在才賣。同類型的房子,目前都開價1200萬,他也開價1200萬,可是賣了3個月,都沒消息,所以逐步降價到1080萬。這時候已經是同類房屋的9成了。我就是看他開價比較實在所以才去看屋。屋況覺得還OK。所以出價760萬(約7折)。預留20萬的空間,就是780萬。談不談得成,就看他了。已經熬了兩年,卻發覺不容易賣。貸款630萬,有人出價780萬,賣了的話雖然會賠120萬。但勉強可拿回部分資金。當然也可以回絕我,繼續等更高的出價,可是3個月內只有我出價,等下去的結果是否更好,必須屋主自行評估了。如果我780萬買到就是1000萬(去年市價)的78%。當然我如果加到800萬,這個案子成交的機率會很大,不過我得看情形才會加。備註:一般也可以由貸款回推出當時的成交價。另外在出價之前,我已經在附近探聽了一下屋主的情形。了解了一些情報,做為我出價的參考。
happywork wrote:股市是緩漲急跌,而...(恕刪) 非常同意大大的看法, 日本在1990那波房市泡沫也是熱錢瘋狂炒作上去的, 而不是基本需求帶動的,結果等熱錢一撤, 2年就急跌50%, 之後就緩跌將近20年, 而現在台灣房市和日本房市當年熱錢的炒作很像, 甚至連人口結構及人口紅利的趨勢都很像, 所以現在把現金準備好, 有空就去看一下房子, 觀察一下房價的變化, 未來2-3年一定可以買到至少7折的價格。奧斯汀-8 wrote:外星人大大不要太認...(恕刪)
Little Dragon Girl wrote:非常同意大大的看法, 日本在1990那波房市泡沫也是熱錢瘋狂炒作上去的, 而不是基本需求帶動的,結果等熱錢一撤, 2年就急跌50%, 之後就緩跌將近20年, 而現在台灣房市和日本房市當年熱錢的炒作很像, 甚至連人口結構及人口紅利的趨勢都很像, 所以現在把現金準備好, 有空就去看一下房子, 觀察一下房價的變化, 未來2-3年一定可以買到至少7折的價格。...(恕刪) 哈,慢慢等吧,等到花兒謝了七折還在遙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