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死鴨子嘴硬了-房市反轉階段~不動產變現根本不易!

maxkingella wrote:
如果您的房子是位在曼哈頓帝國大廈或中央公園附近,絕對正確~...(恕刪)

不好意思,修正一下你的話。
帝國大廈會比黃金貴?
全世界的黃金拿來打造都不夠蓋出那棟大廈吧。

maxkingella wrote:
前幾年因為房地產大好,用一間房貸出了3間房出來,...(恕刪)


這也玩太大了, 這一波打房就是要掃這類投機份子

yawoo555 wrote:
哈回大大,喊久了總有一天中啊,
20年前?小弟才8歲所以不了解,所以大大幫我證明了
20年前房子也是貴對嗎?
所以板上很多說嘴20年前房價才多少的,都是唬爛的?
居然沒有想要置產,對了又如何?
錯了又如何?反正事後諸葛的人比比皆是,
等市場開始反轉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早說過要小心,
不是嗎?
至於抱著隨便買,隨便賺的人,是他們的選擇啊,
這本來就是一場賭博,賭桌上有輸有贏,正常不過。
至於你樓上提到的朋友就是壓身家啊,他如何臉色差,
也是他家的事。



正確時間應該是25年前,
當時房價曾經很高,但不是一值都這麼高,
這過程中走了將近1X年空頭,台北以外的地方全數大跌~打回原型~
地點買的不對的,根本到現在都回不了本。

是非對錯本來就是為了一口氣~不為其它事物。
而賭徒就該為自己的賭注負責~甚至要有所覺悟!

另外您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發這篇文~絕對不是倡導不要買房
如果租金和貸款差沒多少~該買。
但是不要再抱著投機心態買房~
環境紛圍已經很明顯開始在改變
最重要的是要評估自身的償債能力跟風險。

月入10萬的工作,絕對不是隨便找就有的,
失業了會怎樣?who know~
這是炒短線的人做決定當下會忽略的東西~~




happywork wrote:
不好意思,修正一下你的話。
帝國大廈會比黃金貴?
全世界的黃金拿來打造都不夠蓋出那棟大廈吧。


這只是個比喻...
好地段的房地產,長時間看還是會源源不絕的產生財富和價值,
除非紐約這座城市消失...
而等量黃金就永遠都是那樣了,放個1000年也是原封不動。
maxkingella wrote:
正確時間應該是25...(恕刪)

哇25年前,我才3歲,
真的蠻想了解大大的親戚是買多少?
25年後的今天又是多少?

另外大大的意思,不知道是否可以解讀成,買房還是希望是賺錢的,
哪怕沒有要賣只是帳面獲利都開心?
不然住了25年有點折舊不因該嗎?
買房到底是求賺錢?還是有個窩?
負擔的起又怕買貴?
真是難解的居住正義啊。



而且我想大大也不用費心了,買不買,
人人心中都有把尺,量力而為。
大大文中都快鐵口直斷空頭5-7年,
那誰不想買便宜?怎麼會1.2年後就進場呢?

至於壓身家的投機客,我想大大的呼籲他們也聽不進去的。


maxkingella wrote:
正確時間應該是25年前,
當時房價曾經很高,但不是一值都這麼高,
這過程中走了將近1X年空頭,台北以外的地方全數大跌~打回原型~
地點買的不對的,根本到現在都回不了本。
...(恕刪)


當年和現在的金融局勢已經截然不同了

當年匯率大升後劇貶, 被美國要求自由化下升到25, 後因美國剪羊毛, 短時間貶到30, 再緩貶到35, 當時民間真有種大大說的4萬換1塊的恐慌心裡, 那時大家是拼命的拋售台幣資產, 再加上股市大跌下的恐慌效應, 斷頭賣壓下, 房地產那時真的是一片哀嚎

再看現在金融局勢, 在中國帶領下, 新興國家成長早已超越成熟國家, 體質也更強壯, 過去美國一貫的剪羊毛方式, 在新興國家體質轉強後, 已經能夠與之抗衡, 匯率已不若過去被大幅攻擊而劇貶影響自身經濟, 而在低成長的時代, 基礎建設成一帖良藥, 在新興國家基礎建設也是相當落後下, 中國亞投行搭配一帶一路的策略一定能為亞洲甚至世界注入一股新的成長契機, 個人對目前國際局勢是相當的樂觀, 台灣身處其中, 自然也會跟著受益

而國內股市, 現在這種量, 根本是外資的獨角戲, 這波無論漲跌, 都沒散戶的事, 就算發生當年那種爆跌下的斷頭潮, 威力也不比過去

這幾年真要歸功央行的努力, 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 韓國都快垮了, 台灣安然度過, 2008金融海嘯, 景氣雖受波及, 但相較於別國, 台灣算在小傷下度過, 房地產那時也是小回檔而已, 關鍵就在匯率的持穩, 我自己是預計, 只要匯率不大幅貶值, 房地產只會是多空之間的小打小鬧, 大漲不易, 大跌亦難, 但匯率如果開始升值, 房地產可能又會有一波, 當年房地產漲最兇的一段就是台幣升到25的過程

這波房地產最兇的一段是由降低遺贈稅後的歸魚返鄉資金潮所推升的, 未來房地產怎麼走就看這些資金怎麼想, 這些資金要走, 匯率一定會有反應, 所以我觀察匯率來推測房市趨勢
yawoo555 wrote:
哇25年前,我才3歲,
真的蠻想了解大大的親戚是買多少?
25年後的今天又是多少?

這個親戚是家父
1400萬預售別墅,完工後隔了5年後交易僅剩800萬...
這幾年有聽說到的交易的行情是750左右吧~
而且那種地點要賣還不一定賣的掉。


至於楊梅地區市區狀況也差不多,很多買大樓都是一直到去年才解套的。
就我所知,桃竹地區不少地方都是像這樣~20年如一日~
台北價格在空頭時期則是持平

yawoo555 wrote:
另外大大的意思,不知道是否可以解讀成,買房還是希望是賺錢的,
哪怕沒有要賣只是帳面獲利都開心?


買房的目的因人而異,但沒幾個人會希望賠錢吧?
就算是自住,也別忘了房子很有可能是5~10年一換~
等到要脫手時發現自己住的區域慘跌,想搬過去的區域跌沒那麼多
那麼心情不會太美麗吧?
所以房地產Location才是最重要的


yawoo555 wrote:
不然住了25年有點折舊不因該嗎?
買房到底是求賺錢?還是有個窩?


那要看是多短的時間折舊下來的
如果像上面楊梅的例子~
短短5年幾乎跌快一半,
那這段時間賠掉的錢拿來租房子不是綽綽有餘嗎?

所以如果正好是買再高點的~你會開心嗎?


yawoo555 wrote:
負擔的起又怕買貴?
真是難解的居住正義啊。


呵呵...您看我的發文
哪一段有提到居住正義了?
我只強調空頭來臨了,房地產變現不易~
所以不要投機,要量力而為呀!
而我個人很不樂觀認為,台灣未來5年失業率會快速飆增
基本除了做出口的產業,其它會死一大片。
所以現在適用的償債模式,未來不見得會行的通。

就算要買,也要盡量往市區好一點的地段擠,
那一堆像種竹筍一樣冒出的重劃區,接下來會很慘。
房地產問題根本還是小問題~
重點是未來環境會很險峻,年輕人要儘可能降低負債!


yawoo555 wrote:

而且我想大大也不用費心了,買不買,
人人心中都有把尺,量力而為。
大大文中都快鐵口直斷空頭5-7年,
那誰不想買便宜?怎麼會1.2年後就進場呢?
至於壓身家的投機客,我想大大的呼籲他們也聽不進去的。



空頭底部沒人實際知道會是要等多久~
5~7年是個統計區間值,
在沒有其他絕對指標可以參考下~
只能暫時相信這樣的統計是有意義的(當然有人相信信念拉~有信念就能改變一切~市場就不會修正吼~)。


maxkingella wrote:
這個親戚是家父1400...(恕刪)

哈抱歉抱歉,居住正義是小弟自己加的,
我想您父親當初下手,就是想住,又負擔的起,
不是嗎?還是您父親當初是投資賺錢?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如果您父親知道會下手?
人人都想買最低價,但是又有誰真的知道何時最低價呢。
ryanku wrote:
當年和現在的金融局勢已經截然不同了
當年匯率大升後劇貶, 被美國要求自由化下升到25, 後因美國剪羊毛, 短時間貶到30, 再緩貶到35, 當時民間真有種大大說的4萬換1塊的恐慌心裡, 那時大家是拼命的拋售台幣資產, 再加上股市大跌下的恐慌效應, 斷頭賣壓下, 房地產那時真的是一片哀嚎


台幣劇升,短期內造成國內購買力變強的假象,但出口業重傷,那時也是台灣資金外流的起點,因為資金外流才有後來的台幣貶值。現在資金又在外流了但央行還在死撐,台幣面臨臨近國家競貶的壓力不可能繼續獨強。按閣下匯率與房價關連的高見,極有可能走貶的台幣如何支撐目前房價?

還有亞投行是用先進國放款給落後國做基礎建設的方式投資,利率很低的而且借款期很長,而且一定得通過主導國政府的安排與中介才進得去,主導國需要有很強的國際政治實力才能確保借款的落後國家如期還款。中國就是國內資金與產能過剩要找地方消耗,所以才提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大餅。先不講大餅吃不吃得到是很大的問題,有大塊可吃也絕對是先自己咬下,你台灣排老幾是分得到多少塞牙縫…。更不要講放了款但收不回來,被賴帳例子也有…前有拉美現有希臘。

炒樓炒瘋了,什麼都可以當利多。

ryanku wrote: 當年和現在的金融局勢已經截然不同了 ...(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