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lf_Hitler wrote:
預售或新成屋的實價登錄
的確有許多是假的
在登錄內灌水後
建商可以用高價賣餘屋
消費者可以用灌水的價錢去貸款,可以貸更多
幾年前炒作正兇時,利用灌水價全額貸款
是常見的投機客手段
這個非常常見呀
6~7年以前 安南區的房子都在400~500萬
之後建商進場開始蓋 蓋個10~20幾戶
前兩戶都開價800萬 之後就全部賣600萬 登800萬
加價操作幾次後 慢慢提升 前2年都賣800萬 登錄1000萬
投資客可以不用任何自備款 單純付利息
現在發現會淹水了 急忙準備脫手
給不作功課的人進來住 5年前買500萬 結果開價960~1188的一堆
光是賣個600萬都爽賺100~200萬
等到賣壓大到崩盤 再倒回給銀行跑路去
全世界獨有的政府 花人民納稅錢買單財團虧損的政策(二次金改 打消銀行呆帳)
又會拿錢清掉虧損 在等著政治獻金即可~~
visn001 wrote:
跟建商買的實價登陸真的看看就好,我弟這幾個月才買新屋,也是簽AB假約。
因為建商害怕之前買的人會捉狂 (最高31萬跌到24.5),
還有餘屋的建商如果不想被高點買的客人囉嗦,只好都簽假約(建案位於新竹某美商大賣場附近)
現在戶數還不少.....慢慢賣...大家時價登陸還是參考就好,最好勤快點自己打聽
現在都這樣的 反正目前政府只忙著用前瞻的8800億
也沒空管理到房市
大家也認為國稅局不會查稅(應該說被年改狂砍 無心於此)
就算有偽造文書之嫌疑 也不當回事
認真查帳 只要過幾年以後拿房仲 代書所收的金額 反推回去
再跟銀行實際貸款金額一對比 就一目瞭然
就可以加倍補稅幾倍+偽造文書關一批人了
看政府要不要作而已
空屋屯屋各課15% 土增稅50%
尤其用實價登錄價位計稅2%最有用(屋主會出來爆料那時沒那麼貴 以求少減點稅金)
就能夠杜絕作假跟炒房了 要作不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