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生活,沒偷沒搶,買第三房怎麼了

羅以爾 wrote:
不錯的建議,我明年也(恕刪)


沒有賣不掉的產品,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你如果覺得再降下去會賠錢賣

那政府這次打房的目的就到了



兩個人三間房確實太多,不要用沒偷沒搶當擋箭牌
myselfworld wrote:
先不管你買第三間的動機是什麼,你們夫妻一人住一間也只能住二間,買到第三間被懷疑有投資的用途,因此第三間的貸款降低,有何不可?也不是禁止你買第三間,只是自備款要多一點而已,而且會買第三間應該也是有基本財力才對啊,財力不夠要自己想辦法,而不是讓銀行幫你想辦法(就是這種人才會有打房出現)


先說打房的目的是什麼,
想打的對象是誰,
怎麼避免牽連無辜。

這次政策並不算沒有顧慮到,
如果在我買第2房前就是這個政策,
我自有應對辦法,
或先賣再買,
或買我名下就好,
不會陷入騎虎難下。

造成我目前狀況的主因,
在6年多前那次打房,
忽然改變了原有現狀,
造成我先依市價買了房,
原來房子無法依原市價賣,
最後要賣就得少賣幾百萬。

我知道那是政府的目的,
逼迫一些必須賣房的人降價求售,
如果妥協的人多一些,
都便宜一點賣,
預期心理加上房價降價,
就可達到政策原先的目的。

可惜大部分人都不願照著政府的劇本走啊,
所以這幾年下來,
台北房價大抵持平沒什麼降,
比較確切的影響是什麼...
卻是房租漲了,
因為大家預期降價所以不買,
賣方卻不願降價所以不賣,
居住的租屋市場反而變熱門了,
然後政府開始管控租屋部分,
所以一些成本及供不應求狀況下,
租金漲了.....
這是政府打房後的效果,
不諷刺嗎?

我自己為了撐過去,
換了工作,
做了一些改變,
現在打算賣第2房,
又正好遇到打房政策,
才來哀怨的啊。
Peter015038 wrote:
兩個人三間房確實太多,不要用沒偷沒搶當擋箭牌


其實我家不只兩個人啊。
羅以爾 wrote:
努力生活,沒偷沒搶,買第三房怎麼了


政府沒不讓你買啊,怎麼了?

就只是讓你自己先多付一點錢而已,你因此還少付一點利息呢

第三間的自備款籌不出來嗎?

那就別買第三間吧
其實打房話題都是民粹問題

就像有的人有收藏癖
喜歡買一堆玩具、鞋子、包包...等
那些東西也都不便宜
也都是普通人沒辦法輕易買得起的
但就會被視為合理

而房子,認真看來也是一種不便宜的商品
但確有很多人把這商品視為應該要便宜讓他們買的

而這些人都是屬於很無知的那種
因為在物價飆漲下
也不見他們要求政府出來打壓物價
讓每天要吃的便當變便宜
卻整天要政府去打壓通膨下標漲上去的房價
就算再怎麼壓,也不可能讓他們便宜買

明明台灣到處都有便宜不少的房子
但就是很多人要住在台北與都會區
然後不合理的要求政府去打壓這些地方的房價

確不會去要求政府把其他地方就業機會與薪資提高
讓他們可以到其他地方工作買便宜的房子
MICHAELCUB81 wrote:
你想的天真了,別說你(恕刪)


你想的天真了,我上次轉彎被賓士搶快撞倒後面,但台灣直行車最大,肇事我六他四,他修六七萬我修六七千
回歸資金問題就好
既然錢不夠 銀行又不借
那就存夠足夠的頭款後再買 或找親友借足借夠吧

順便借這篇說一下
上面有人提到 在路上與超跑車禍的肇事責任
有時並非你我心中所認知的那樣
撇除那種完全靜止被推撞的 幾乎可確定是0肇責
很多案例都是有理說不清的
事後卻還是得負擔"少部分"的肇責
而這"少部分"的責任 就有可能讓你掉下巴
1.打房打到你真是不好意思
2.還是可以買第三房
3.我努力生活,不偷不搶為何一間房都買不了
一鴛一 wrote:
這才是正解

一群不努力的人一直想把往上爬的人拉下水

上一代沒留財產

難道不會從這一代做起

讓下一代過得更好


講的好....自己努力點..不要讓將來讓小孩來01抱怨上一代沒留錢沒留房...
jaysung wrote:
3.我努力生活


買不起的原因就在這裡,你是努力生活,不是努力工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