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市大崩盤,房仲失業潮令人鼻酸,跪求撤銷奢侈稅!


Reykjavik wrote:
最近看到幾個長期做房...(恕刪)


早就該崩盤了
台灣依人口數來看,確實房屋量會供過於求
內需不足會導致金流緩慢,所以政府會以營造業作龍頭
龍頭需求大各方面也需求大,確實不然。

說說仲介業怎麼賺吧
房屋實質600萬,600W*5% 實得30W
仲介員跟屋主說我700W幫你賣賣看
100萬跟屋主拆帳50W,實際獲利80W。
實質一個月賣兩間600W就夠加盟商的開銷

投資客怎麼賺
新屋1000W,中古屋800W
其實投資客未裝潢的中古屋約550W
他就卡在新屋與裝潢屋的價錢中間賣
常買電腦的就知道(要再好一點要多花錢)
裝潢之後找各幾間仲介打廣告賣,服務%數可談。

有些仲介員兼作投資客或是背後有金主提供資金
那你們說仲介賺的大不大?





020033140 wrote:
說說仲介業怎麼賺吧
房屋實質600萬,600W*5% 實得30W
仲介員跟屋主說我700W幫你賣賣看
100萬跟屋主拆帳50W,實際獲利80W。
實質一個月賣兩間600W就夠加盟商的開銷


(1)不能賺差價啊~就算是屋主願意給,也是違法。
(2)房子能不能賣得掉都是問題了,還差價咧,不是全台灣都是台北市好嗎
干預市場自由經濟的爛政府跟爛政策

我等著看好戲囉

七月一號吼~

我還真期待

推全台灣都是台北市?
去年房仲業 , 風光辦尾牙

年終發出數十個月

看年底 , 會上演那種戲碼

mikewu wrote:
沒有仲介, 現在是資...(恕刪)


這就是重點了,大家都在討論房仲人員,卻沒想過為何要透過他們,因為方便,這沒生產力的職業,專業性比拉保險還不如(個人看法),若是自己能多做功課,在這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真的不一定要透過仲介,就像租屋一樣。ps.我的房子是直接找屋主談,我沒透過仲介。
還好有回報檢舉功能,拯救茺哥玻璃心

自來也 wrote:
去年房仲業 , 風光...(恕刪)


你說的是某上市公司,但我想你不知道的是她們是全房仲業者獎金比例最低的公司

一般房仲 成交獎金約在業績的 40~60%不等

上市公司那間 成交獎金就是固定8%

假設成交 1000萬案子 可得業績50萬 X 獎金 8% 可得 4萬獎金 (有時買賣方經紀人不同還要對拆)

相較一般房仲 獎金50% 可得 25萬獎金


我覺得10個月年終也只是剛好而已...
房仲跟投資客感情會這麼好喔
還知道投資客的每個物件的底價喔?
還對拆勒?(除非本身也是投資客)
房仲最終目的只是要成交而已,並不是拉抬房價,
一般投資客也不會專簽物件,
通常我會跟投資客配合的抽佣一定不高,
他們也是精的很
也懶的去做投資客的物件,常常買方出現,就被別仲介賣出去了
不會想認真賣他們的物件
也請不要以為每個物件都很好賣,都這麼好賣就不會有仲介了

供需與貪婪才是房市不斷上漲的主因
即使沒有仲介這個行業,也並不會改變這個結果

高獎金仲介是沒底薪的,有企圖心的人可以嘗試,可是也要有心理準備,所有開銷都算自己的~
希望那些說要自己買房子或是賣房子的人,能夠堅持下去,
一個希望永遠賣最好價,與一個希望永遠買到最低價的兩個人是很難會成交的
最後仲介的話永遠不要相信,那都只是想要成交或是簽約的話,所以請不要相信我以上說的話,謝謝
我要去運動了 掰掰

信義8%, 大家都知道.
不過有底薪.
但經常半夜才回家......... 賣肝血汗錢.

juzi wrote:
你說的是某上市公司,...(恕刪)

lienly wrote:
信義8%, 大家都知...(恕刪)


少來8%這一套

還有團體獎金

還有一堆甚麼基金....

在台北業績掛蛋,隨隨便便一個月都拿十萬以上

另外

要比辛苦比爆肝,房仲算是這社會上相當輕鬆的行業了

現在就是一堆年輕人不願意腳踏實地工作,只想跳進房仲市場賺輕鬆的快錢,又拿不出專業,

所以房仲才會那麼被大家唾棄
jpg wrote:
看到你的回文很有趣。blockquote>



問題你的文一點都不有趣...這叫做等級不同ok


我也支持政府打房阿!!!支持奢侈稅!!!

更支持台北大安信義區房價跌到一坪10萬!!!最好買一間再送你一間多開心阿!!!

講完了...

接著請教愛辯論的你政府打房跟你罵仲介這行業到底有何關聯???

都幾10歲的人了還是資深會員還要我在這裡砲你

沒關聯是巴~~~~~那你可以閉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