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賺錢..不代表缺錢..老彭別搞錯了

nanno wrote:
薪資不增加而維持創造...(恕刪)

創造力強,代表某種活力,代表他不會為了爭幾千元薪資死守某公司.
這些人可能是導演,廣告設計人..........
創造力是模仿不來的.
並不是生活安定就會有創造力,有錢人創新能力不會比窮光蛋更好.
這年頭,有創造力的人,根本不會淪入為生活奔忙的一羣.
當一個人的視野只是為五斗米折腰時,也談不上什麼創新能力.
社會上需要100個平凡之輩,加上一個創意天才.
社會基礎不穩,一堆人空想創意,不會有成果.
創造力最強者,可能莫過於詐騙集團.

「阿凡達」是了不起的創新,但吹捧阿凡達之輩.乃庸才也.

當年電子新貴有所謂「創造力」乎?看看多年來電子產業走向就知.

央行並不是為穩定物價而設.
雖然央行在政策制定上一定會要考慮物價,但物價不歸央行管.

貨幣政策要能兼容產業競爭力及物價水準,並不是幫助大企業就是萬惡不赦.
以房地產來說,房市熱,有人投資蓋房,就會有各種工作需求.
房市冷,就要有人失業.
這類事情往往是兩面刃.

michaelliupac wrote:
我的邏輯就是"匯率"...(恕刪)


匯率與企業競爭力無關,我想大概各位版友,不管是支持與反對彭總裁的看到都笑了,
因此,您呢,就埋在您的理論中就好,呵呵...

而說央行不管物價的, 我想c兄大概連央行的網站都沒進去過, 這樣來談央行職責好像
有點不對勁吧. 建議您進央行看看, 其簡介裡面(就是"認識央行",我想c兄大概
沒看過,所以還不認識本國央行)就寫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中央銀行所肩負的首要任務
由原先的追求經濟高度成長,轉變為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積極參與金融體系的建制與改革。"
兒童版的則是"中央銀行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維持物價穩定,讓全國百姓的財富不會被通貨膨脹的怪獸吃掉。"看到此處,回想央行所為,我想大家應該都有"果然書本都是在騙小孩"的感覺吧.

所以,央行對他的職責有沒盡到, 請 c兄自己判斷吧.
marcus200115 wrote:
匯率與企業競爭力無關...(恕刪)

的確沒看過,個人並不習慣看官樣文章.

按說,央行若把平穩物價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應算是有點撈過界.
物價或漲或跌,該補貼些什麼東西,要由經濟政策面考量.
央行主管新台幣,或許首要目標是平抑物價,但是說成主責控管物價,管得有點過頭.
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息息相關,除非央行總裁兼任經建會主委外加經濟部長,不然央行應站在穩定新台幣及配合經濟政策角度看事情,而非自己下場玩經濟.
cckm wrote:
的確沒看過,個人並不...按說,央行若把平穩物價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應算是有點撈過界.
...(恕刪)


查了一下, marcus200115大說得沒錯, "中央銀行的責任,物價穩定最優先" 幾個字確實就寫在央行網頁上:
http://www.cbc.gov.tw/content.asp?CuItem=24678

以下部份轉貼:

=========================
中央銀行的責任,物價穩定最優先

在克服了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之後,一九五 、六 年代大多數國家的物價都相當平穩。到了一九七 年代,由於石油危機等諸多因素,許多國家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同時經濟成長也明顯減緩。這個現象到了一九八 年代才消除。

戰後及一九七0年代的通貨膨脹經驗,對現代的財經政策思維有非常深刻的影響,並且也奠定了現代中央銀行的角色及地位。目前國際間普遍認為,中央銀行應以物價穩定為首要政策目標;因為只有物價穩定,才能促進經濟均衡且持久的成長。同時,為了有效地穩定物價,應該要賦予中央銀行獨立性,使中央銀行能以超然的地位行使職責。
===========================


上述所謂的"官樣文章"是央行發佈的, 相信彭神也看過.



央行可以動"利率", 也干預"匯率", 利率對內, 匯率對外, 央行應該要負很大的責任在物價上吧?

"利率"高則錢會流回銀行, 流通在外的錢變少, 消費減弱就會造成物價下跌. 利率高, 房貸的成本增加, 購屋者負擔加重, 也可以引發房價下修.

這些應該不是"撈過界吧"? 不然怎麼上半年會有央行打房的一些動作呢?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marcus200115 wrote:
....因此,您呢,就埋在您的理論中就好,呵呵......(恕刪)


原來討論到最後,您就只能下這樣的結語,那還能說啥呢?

michaelliupac wrote:
原來討論到最後,您就...(恕刪)


不要太認真,一堆人亂七八遭的言論,小弟連回都不想,
台灣這樣的通膨水準,還整日在那抱怨,台灣產業結構
的問題也算彭總的,資金熱錢的氾濫也算彭總的,到底
一個央行總裁要管多寬,其實人家已做很多超出央行
該處理的事,看不出來???那只能說
說得對啊 做那麼多超出央行該做得事

貨幣浮濫讓大家亂投機可以忽視一下嘛 一直質疑8A實在很沒道德

(央行首要任務穩定物價 維護貨幣價值)

『在央行研商降息與否的決策前夕,除宣示性考量外,另有三點值得再思考:

一、利率是資金的價格,是借款者使用資金提供者之資金的成本。利率水準的決定,最基本須考量物價上漲率,若持續低於物價上漲率,是傷害全民權益的行為。今年1月到11月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加率是1.37%,而五大銀行1年期平均存款利率為1.36%。因此,今年民眾存款的實質所得未增加,連最根本的儲蓄所帶來的購買力皆無增加,再加上今年投資多數呈虧損,勢必降低民眾消費意願。此外,截至第三季本國銀行平均存款利率僅0.78%,存款民眾能否對抗通貨膨脹不無疑問。若央行降息,銀行配合調降存款利率,則台灣民眾不只要忍受實質薪資沒有成長,還要承受低水準的存款利率。

二、維持金融穩定是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在利率水準已低的情況下,銀行放款是否忽視信用風險值得深思。近十年來,本國銀行平均放款利率持續下降,從2001年初逾7%水準,至去年第一季1.94%,存放款利差亦從2.74%降至1.36%。在去年到今年央行五次升息合計0.625%的帶動下,今年第三季平均放款利率才回升到2.22%,存放款利差亦僅略升到1.44%。央行若降息,銀行放款利率會下降,恐加深其未適足考量信用風險的疑慮。

三、我國資金水準充沛性是央行調整利率的考量,今年11月底M2達32兆元,央行亦認為市場資金是充裕的。另外,周一發行的100年度甲類第九期中央政府10年期建設公債350億元,投標倍數為1.48倍,加權平均利率年息為1.248%。此一公債利率水準,低於同時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01%、英國2.03%、德國1.95%,可見我國整體資金水準並不短缺。』
上文節錄自經濟日報2011.12.28的社論
有興趣全文的網友可自行搜索.....


cckm wrote:
央行並不是為穩定物價而設.
雖然央行在政策制定上一定會要考慮物價,但物價不歸央行管.(恕刪)


xxbomber wrote:
不要太認真,一堆人亂...一個央行總裁要管多寬,其實人家已做很多超出央行...(恕刪)


沒有管很寬啊, 主要任務不是已經確定, 央行自己都說是: "中央銀行的責任,物價穩定最優先"
因為有人質疑物價不是央行責任, 所以邏輯上先確認是央行任務無誤!

至於現在"物價水準是否很高"則是另一個命題, 其他人我不曉得, 這點小弟沒啥抱怨!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xxbomber wrote:
個央行總裁要管多寬,其實人家已做很多超出央行

該處理的事,看不出來???那只能說..(恕刪)



央行近來每年都會cover2000億的國庫收入

怎麼會看不出來?

只是不知道那個錢是是從外資還是老百姓身上賺來的?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