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niba wrote:
文章編號: 42420910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回報..重複性的貨幣政策的效果是遞減的, 製造的風險, 卻是遞增的
葛老之前被人稱讚的升息, 不理性的榮景, 事後看來是百孔千瘡
聯準會另一半的聲音, 未必是錯的
解決目前的問題, 忽略製造出來的新問題, 通常都是在位者的決策
因為未來的問題是由別人解決
這14年QE4結束然後15年升息的排程
若是當作想當然爾, 我覺得照這樣走的機率就很低
市場的效率性, 就在於若有大家預知的走勢, 通常都會被smart money先改變
就像每個泡沫, 都是在爆之前, 是多數人看法都一致的大泡泡破裂前的非理性榮景
看到美國公債殖利率在不久前觸碰到了200年的最低點, 然後近期無預期的忽然殖利率大升
寬鬆貨幣政策你看到正面的, 忽略潛在的負面
美國是從此開始經濟復甦好幾年, 還是生病的人打針後的暫時效果, 還是未定論
不過回過頭來, 若沒參與過之前房價的倍數增長, 真是可惜的事
家中上海房子10漲3倍多, 還沒算人民幣的升值利益
台北房子7年漲1倍多
你之前沒買房就算了, 沒這個命
但這都不是用來勸進目前買房的好邏輯
沒事還是應該把各種商品的歷史價格線圖拿出來看看
你會看到反覆發生的非理性的榮景..
而錯誤也會是一再的持續
用現況來解釋榮景...?
居高思危吧
讚,這邊就你這篇比較理性一點
每次看一堆人在網路上高談闊論經濟學就很好笑
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也可以爭得臉紅耳赤
到底多軍對還是空軍對?
等你安全下莊後再來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