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


喜歡淡淡的喜歡 wrote:
我記得之前有報導說新竹是全台灣最敢生小孩的地方...(恕刪)


原因應該是新竹是很多未婚年輕男女移入工作的城市,加上2008年以前分紅配股收入存款可觀。
可是情勢慢慢還是會改變,分紅費用化和產業成熟化效應還是會漸漸發酵,而且很難想像這些年輕人的下一代工作機會還會是在新竹。這有點想到金瓜石的繁榮年華,當然相信新竹是會長久很多。
我們即將看到一些不良的私立大學倒閉,看到房產崩盤,我不曉得現在房子狂蓋難道為了將來兩岸統一
,對面的新移民要住的?
少子化不能不正面看待,是不是因為政治因素,還是經濟因素,台灣在未來終將被殖民。
Ravening wrote:
永春和永吉已經在進行倂校了,
至於何時能成?
要說反對到還輪不到『校長』排第一位勒,
反對第一的:校內是老師,校外是社區/校友會,

校長任期4年,可連任一次,時間到拍拍屁股走人,
老師任期不限,很多教師一待就一輩子,不願意動了,所以反對,
社區/校友會 反對就更烈了,自己的母校被廢!很多有在走動的校友是看不到的力量。


沒錯,阻力就是來自這些
但是南部有些縣市,已經在處理學生不到百人以系的學校
大家想想
全校不到一百人的學校
能有什麼競爭力可言嗎?
就算有,大概也是班上前三名而已
其它就...
因為,就是缺乏同儕競爭的壓力
隨便考,就是前十名
除非該學校附近方圓100公里內都沒有其他學校
不然真的該合併這些小校
創造更大的效益,以及學生的競爭力
如果嫌錢多,那乾脆每個村里都蓋間小學好了
羊毛 wrote:
....八十六年出生...(恕刪)


虎年說生虎子難馴服
兔年說生兔子畏首畏尾不如生龍子
蛇年說虎頭蛇尾
你說好笑不,真是敗給老一輩

當然最主要原因
還是經濟條件的改變
導致人們更注重生活品質
不再把心思放在傳宗接代
子孫滿堂的傳統觀念上

愛死天流 wrote:
我認為是國家12年國教的方針出了問題,補助的方向不對了,其實不應該去補助高中這一階段,而是要補助幼稚園這一個階段,補助幼稚園階段,基本上讓小資夫妻能夠喘息的空間會比較大,至少我生養就比較不是太大問題,一般夫妻也比較容易存得到錢,讓他們存個15年好了,至少要準備高中以上到大學,就比較不用透過借貸的方式來就學了。

可是現在卻不是這樣子,小孩一生下來後,所有的經濟壓力一次到位,不管是褓姆費或是幼稚園的費用都可能超過薪水比例的1/3,那剩下的2/3用一用也所剩無幾,那這樣請問小資家庭真的敢生小孩嗎?

小朋友也是容易生病的族群,生了病起碼父母有一方要犧牲自己工作的時間來去照顧小朋友,賺不到錢就算了,超過三歲的小孩住院費用就跟一般正常大人沒二樣了,這個部份也是我們政策上沒去思考到的問題。

所以當國家的人越生越少,就代表可用的勞動力減少,那這個市場缺乏勞動力及消費力,外資就會遠離你,甚至本國企業也要外移找人力跟市場,那不就正好是小資家庭最怕的賺不到錢的問題嗎?


建議落實原有技職體系,照顧幼兒生養問題,把小資家庭的經濟壓力減弱一點,不然誰敢生小孩??恕刪)

+1
趕快退化到蠻荒時代也好
為了搶資源搶地盤搶女人全靠拳頭
那些富人不見得能打贏我們啦
簡單的一句話,薪水不漲,物價一直漲,誰敢生,
政府政策生一胎補助一萬是在摸燒嗎,

還是技術性買選票
少子化其實也是一個轉淚點!
以義務教育來說!
20個學生一班對孩子是好的!
乘這個機會先把基礎教育搞好吧!
我是5年級生,我的小孩現在中二,我念中二時班上55~60人全校同年級17班
現在每班27~28人,全校同年級20班,很難想像也不敢想10年的她們究竟是在哪裡?
而10年後的我又在哪裡?所以少子化的問題現在祇是冰山一角,對未來的無助感...
才是重點
1星光1 wrote:
簡單的一句話,薪水不...(恕刪)
TOM
他是好意提醒~在高點買房的人以後會知道痛~台灣房地產不是沒倒過
來買東西的 wrote:
一樣的話題到底要說幾...(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