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666 wrote:仲介不是屋主,拉高2...(恕刪) 你講的,是合理的"推測"我講的,說親身所見的事實對,你說的沒錯房仲就是要多賺20%的佣金但更重要的因為這邊房子都是投資客買來轉租居多房仲要營造,房子一直有人搶,房價一直追高的樣子吸引下一批投資客接手一手換一手,他們佣金一直賺等到房價被炒到撐不上去該房仲就換另一個建案玩
baby1104 wrote:反正就是有這種現實生...(恕刪) 口吃喔講不出道理無法以理服人,就開始人身攻擊呵呵現實中被忽略?這樣吧去年的扣繳憑單拿出來瞧瞧房仲不是最愛錢嗎?讓我們用錢來衡量妳的價值,好嗎?
我不是個好人 wrote:把房仲業譬喻成吸毒供...(恕刪) 人必自辱,而人辱之房仲變成今天這樣,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嗎?前幾年那種橫行霸道,的跩樣,不是個案吧?你不想回,不要回就好,要護航也請拿出站的住腳的論點
房仲不會倒光所以不用如果來假設了房仲的存在是基於買賣雙方的不便利這種不便利不會由於有網路591之流就消失掉照片可以美化可以修圖不眼見為憑你敢買?但你要看屋我要看房...又有幾個房東可以天天奉陪幾組人馬?因需求產生的行業在需求消失前必定存在
donny419 wrote:你講的,是合理的"推測"我講的,說親身所見的事實 請問所見的事實是什麼?你參加了仲介的開會,看到他們討論加價20%的事情,還是單純只是看到開價的變化,你就認定這是你說的事實?donny419 wrote:房仲就是要多賺20%的佣金但更重要的因為這邊房子都是投資客買來轉租居多房仲要營造,房子一直有人搶,房價一直追高的樣子吸引下一批投資客接手一手換一手,他們佣金一直賺等到房價被炒到撐不上去該房仲就換另一個建案玩 建商賣屋前,他是最大的壟斷戶,所有房子都在他手上,他是最好操作價格的人,如果房子加價20%可以賣得掉,當初建商為何不自己加價20%賣就好,還把利潤留給投資客?就算建商當初不賺這20%,如果我是仲介,我不會一次加價20%賣,我會分2次,一次加價10%,賣給一手,這一手接了之後,再加一次10%,賣給再下一手,就如你所說的一手換一手,同樣是加價20%,我可以賺2次服務費。但是這是理想,不是現實,現實就是旁邊如果開了另一家仲介,他不加價賣,客人就會全跑去那邊,就不用玩了...現實就是如果你真的跑去開一家不加價的仲介,準備大賺一票時,你會發現你做不到,因為要加價賣,根本就是這些投資客說要加的。而以上是我的推測,還是我看到的現實?跟你說,我曾經做過5年的仲介...其實你的想法,是你以一個普通的買方的立場去想的,你只要換一個角度去想,想想如果你是投資客,如果你房子可以加價20%賣掉,你要仲介幫你賣屋時,你自己就會要求仲介加價20%了(貪心一點的,可能還會要求加到30%),怎麼會等仲介幫你加價呢?舉一個例子,你是投資客,你要賣南加州這建案的一間房子,交給仲介開價1000萬賣,賣了3個月賣不掉,當你考慮降價時,有另一件條件跟你的一樣的房子也要賣,開價1200萬,請問你會降價嗎?我想不但不會降價,你還會想,別人都開價1200萬了,那我也可以,然後要求仲介,把你的開價提升到1150萬。同樣這個例子,把你的角度換成仲介....投資客要你幫他賣房子,開價1000萬,你賣了3個月賣不掉,客人都說價格太高,你也跟這投資客反應過,某天這投資客跑來找你,說他開價要向上提高的1150萬,你會不會很想把這投資客砍了...(把立場換成仲介,是不是就覺得屋主"肯賣"的價格一點比較好,會比較好了呢?)
THE666 wrote:請問所見的事實是什麼...(恕刪) 我住這邊租過看友人賣過也打算買過 (這三年來... 不是上網看,是跟房仲接觸)現實中就是這樣在電腦前可以有幾百種假設但現實就是這樣btw 淡水一帶, 房仲大的就某一家而已... 不明白其他上市大房仲為何不來, 競爭一下等你親自來喔
THE666 wrote:請問所見的事實是什麼...(恕刪) btw你可能沒聽懂我的意思因為這整棟社區幾乎該房仲獨佔在經營, 她們從社區點交之前, 就已經進駐, 到今天哪個物件是自住客, 哪間是投資客哪間轉手過幾次, 上一次成交價多少, 她們幾乎都很清楚每次交易, 每次換手該房仲都幾乎 "幫忙" 把價格往上拉這20%不是只賺一次而已幾乎每次, 都幫忙往上墊高價錢再要聽不懂我就只能客觀假設, 你是刻意裝不懂, 混淆視聽囉
donny419 wrote:btw 淡水一帶, 房仲大的就某一家而已... 不明白其他上市大房仲為何不來, 競爭一下 我可以立刻告訴你原因,全台灣有上市的房仲只有一家,信義房屋,所以當然只有一家。不用跑到淡水啦,南加州在竹圍,要找房仲也應該是去竹圍,或是紅樹林站找,來看看竹圍站的房仲...你是跑到哪裡找房仲去啦?題外話:南加州本來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樓下的家樂福,現在家樂福搬走了,生活採購變困難了,你還要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