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雞排歷史價格漲幅來看未來房價

carl740916 wrote:
現在大台北地區一份雞...(恕刪)


看就知道沒當過商人
雞排的漲價與"基本工資"成正相關
因為它們屬"低價"商品,以量為主
跟飲料差不多

你的雞排35元,基本時薪約65元,
現在基本時薪$150,照道理講應該賣80元,70都太便宜了
但為何漲不到80呢?因為漲了就沒人買了
飲料也相同,都是拼量所得

而房子?是高價商品,並且會退化(什麼叫退化)??
就跟手機一樣,時間進步,大家喜歡的不一樣
現在還有人會喜歡小海豚的手機嗎?
如同現在還有人喜歡公寓嗎?
以前的防震技術你會喜歡嗎?還是現在的防震技術?
以前的家俱顏色你會喜歡嗎?還是現在的鋼琴烤漆?
以前的格局你會喜歡嗎?還是現在新的規劃格局?
這叫技術的進步,大家會喜歡新的而不是舊的

也就是將來的隔音技術、防水技術、建造技術等等都會再進化
還有商圈的轉移都會變動,買到等倒的商圈就GG了
前幾年政府建了很多觀光夜市,不知道你有看過嗎?
剛開的頭一年非常多人,第二年就GG了,商圈轉移將來也可能一年就GG了

再來說的是建造房子的薪資
以前水泥的一天3000-3500,現在一天頂多3000
以前水電也是一天2500-2800,現在完全沒漲價
你可以講出哪個工人的薪水比20年前還高的嗎?沒有
那沒有漲價是來自於哪裡??

另外房子同等於商品
你知道賣東西技術的進步嗎?
你知道一天不進步就等同於退步嗎?
將來的交易方式也會多變化
20年前誰知道會有591房屋交易?
20年前玩遊戲時再賣遊戲幣,就再買低賣高當商人(以前需要面交)
事隔5年,出現8591寶物交易網,造成幣值崩跌(因為交易方便,可線上交易,但還是勉強能賺)
再事後2年,遊戲供應商自己出了實價2.0(如同現在的實價登入,後來當然就沒利潤了,因為全都自動化)
聽說現在很多新的遊戲連交易都無法都只能跟供應商買了


將來房子這東西有沒有機會網路交易呢?
車子我是在01論壇交易的,價格談妥就去買了,沒看過實車
因為是新車,大家長的都一樣,只是些許配備的不同,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去看

你可能會說房子格局等等不同?
這些將來都有新技術線上直接看並修正等等
地點不好??這可以透過修正價格改變

也就是將來房子有可能直接再網路上販售
您知道網路的販售結果就是競爭,大吃小的結果
價格廝殺會有多嚴重?
這講的都是一小部份

將來或許會出現一個新的市場,而且將會改變以往的交易模式
我看到國外類似的已有成功案例,在台灣若是有人做並且整合,
將造成台灣的百業蕭條(獨厚有能力做的企業)
為何會舉例這個?因為這也是會影響房價、甚至各行各業

以上都還沒講少子化影響的產業、員工、消費力道等等
加上老年化造成的照顧需求、社會隱憂
還有屋齡老化沒錢裝修
有哪一條可以使房價上漲的??
我看一看也只有商圈的移轉(小部份漲價、大部份跌價)

或許你要說房子是必需品不會跌
試問房子有比(麥當勞、肯德雞、必勝客)這些還要必需嗎?
這些售價都跌過,麥當勞以前還$12x降到$69 (以前連吃都吃不起)
必勝客以前買大送大$699(以前是有錢人才吃的起的)
現在?$99,小披薩(或意大利麵)+薯星星+可樂,比路邊攤還便宜, 路邊意大利麵80元+薯星星約2個薯餅40元+可樂20元=140元,現在必勝客只要$99元

建商造價再那不會賠本賣?
街邊店裝潢成本就再那?不會賠本賣?
商品成本就再那,放了5年不會賠本賣?
目前沒有看過一家公司,可以100%都賺錢的
有些必須靠賺多賠少的概念帶人流來
a28956215 wrote:
看就知道沒當過商人...(恕刪)


感謝提供你的看法

與超詳細的解說

5分 奉上

我會慢慢吸收消化
carl740916 wrote:
崩不崩跌確實是一個未...(恕刪)


寫的很好,
我剛來01的時候也跟你一樣充滿熱誠,
我也樂於分享很多房市相關的經驗,

但後來發覺這裡是同溫層取暖批鬥版,
後來相關的經驗分享就刪除了,
沒事打到嘴炮也很爽。
tany3472 wrote:
寫的很好,我剛來01...(恕刪)


感謝你的提點 5分奉上

我只是覺得01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如果整天版上都是互相惡鬥謾罵

無法讓我們這種剛性需求的買家

得到有用資料與友善的討論空間

實在可惜了01這麼好的平台

我只是想試看看
拋一點點磚頭
看看可以引到什麼出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terrybog wrote:
日本的神話也早就破滅...(恕刪)

你是不是整天上網找這些特例來講?
2227995 wrote:
你是不是整天上網找這...(恕刪)


理性 友善 宏觀
才能接納更多資訊

雖然只是個特例
但既然是例子
我們也是可以參考的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2227995 wrote:
你是不是整天上網找這...(恕刪)


包裝的華麗外衣下,那個才是真正必須讓大家知道的事情。
carl740916 wrote:
我只是覺得01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如果整天版上都是互相惡鬥謾罵

無法讓我們這種剛性需求的買家

得到有用資料與友善的討論空間

實在可惜了01這麼好的平台


你不是買房了嗎
哪來的剛性需求?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你不是買房了嗎
...(恕刪)

剛性需求很多可能...
絕對不是只有空手買方的需求...
小換大...
舊換新..
郊區換市區...

缺錢賣大換小...
退休市區換郊區...

甚至...鄰居不合...
一大堆的理由都是剛性需求....

我的解釋...剛性需求=內心痛苦指數高所以要買房子...

魯宅買房要隱私...
家庭換屋為了成員的變化...

剛需=口袋深度>居住痛苦指數

換屋=剛性...買方+賣方....
這種人痛苦指數超高...
要承受兩種痛苦...
哈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