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買窩的故事!真實的老百姓買房的過程!

tany3472 wrote:
台北市的兔窩貴嗎?並...(恕刪)

古早學生時代

當年股市大好

國文老師說化學老師有某銀行股票200張

這位化學老師家裏很有錢 跟當老師無關

害我整天羨慕的很⋯⋯


當年銀行股價破1000元

一張股票換一層房子

留到現今不得了
CYH666 wrote:
CYH666 wrote: 
二、只要兔窩的價格不降,不管狼的說詞、藉口是什麼,換掉狼就對了,多換個幾次,總會有想上位、以下犯上的新狼出現。現在不是狼太聰明,而是有些兔子太笨,還去聽信狼的藉口,直接看結果就對了恕刪) 

不會

就算狼又是8年一事無成

只要選舉前狂喊出 「去中保台」

你還是會含淚投給她 
2227995 wrote:
古早學生時代
當年股市大好
國文老師說化學老師有某銀行股票200張
這位化學老師家裏很有錢 跟當老師無關
害我整天羨慕的很⋯⋯
當年銀行股價破1000元
一張股票換一層房子
留到現今不得了



真的!
當年彰銀一銀華銀都破1000元,
隨便賣一張都是一棟房子,
當年的有錢人都是「銀行董監事」!

現在回頭看!
如果當年就出脫持股去換地的,
都是大贏家!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恕刪)


很多嗎?
我2012開始接觸房地產
這八年投入的資金只有一千萬左右
我目前房子的市值加起來已經有三千多四千萬 (不包括有貸款的兩間別墅)

對了只算房子增值
並沒有算租金收入

還有
我房子買下去
穩定出租就好
頂多找租客要小心一點
配合認識的水電師傅
加上兇宅險買好買滿

最少我不用花時間去看盤
也不用擔心股市起起伏伏
2227995 wrote:
日本人口:1億2千600...(恕刪)


東京公寓只要一百萬台幣出頭?日本房子真的很便宜嗎?台灣人在日本購屋需注意事項與各種費用全攻略


不含5年內轉賣的獲利稅40% , 日本買房稅金+規費+手續費大概是5%左右 , 台灣光是仲介費就3~5% .
離東京市中心搭地鐵50~60分鐘的公寓 , 離車站徒步8分鐘 , 16~17坪 , 日幣490萬 , 台幣1百萬出頭 . 感覺像桃園機場捷運附近的房子吧 . 搭捷運到台北要1小時 , 只是捷運車站附近的房子比日本貴很多 .




日本無論是市中心或郊區的房都比台灣便宜很多 . 台灣過幾年應該也會跟日本一樣 , 少子化和L型化社會將導致房價泡沫崩潰 . 大陸現在一線都市房價也超貴的 , 但一胎化和L型化社會也將摧毀高房價 . 時間問題而已 . 趨勢 .

建商和房仲業當然知道台灣房價將會泡沫化 ,趁台灣高房價最後的黃金期,這幾年還能賺錢就拼命賺。都更也是,趁現在還能推動都更,房價泡沫化以後就推不動了。

未來的年輕人可以輕鬆買房,甚至直接繼承房屋。只是這一代的年輕人就只能淪為高房價房奴的犧牲品。

台灣有85萬間空房,但這只是假象。我附近的房子空屋很多,一些老鄰居在空屋放一台冰箱,或者假日來老公寓睡午覺開冷暖氣,耗電量就會超過60度,就不算空屋,好像是為了避稅的樣子,實際上的空屋率應該更高。


「單人持有多屋」,這種大部分房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上的情況。就是台灣高房價的原因。等他們往生以後,或者囤房稅空屋稅加重,房價就會下降。

等少子化造成稅收減少,窮忙族也無法再壓榨出錢,政府就會向囤房的有錢人出手要囤房空屋稅來彌補稅收。然後房價崩潰,台灣房價就能跟日本房價一樣便宜了。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把故事內容跟角色簡單重新整理一下:
獅子-政府
建商&大房東-狐狸
投資&投機客-豺狼
年輕人-兔子

現況就是許多的豺狼群這幾年來跑到獅子跟狐狸圈養的兔窩,瘋狂的獵食
然後上呈一些肉給獅子
大量的繁殖,毫無索度的消耗存糧
等到獅子發現肉不夠了,把目光轉向狐狸跟豺狼
而狐狸也發現肉不夠了,同時察覺到獅子的爪子伸出來了
下一波被當作食糧的就是這些沒有生產能力卻大量繁衍的豺狼了

而兔子最終還是兔子,再次被圈養、繁殖,然後被吃掉
登卡普 wrote: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了一...(恕刪)

寫的很好,這跟之前我想表達的吻合。
從看一個個重畫地開發開始到一個個措施來比對就容易了解。
2227995 wrote:
不會就算狼又是8年一...(恕刪)


我是不會,817會我就沒辦法了,歷史共業。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根本不懂都更。沒有多的容積率,房價再高,也不可能免費都更。你現在買的電梯大樓,早就拿光了所有獎勵,未來再都更,就沒有更多的容積獎勵了。
未來電梯大樓都更,住戶一定都要出錢,不然就只能10坪換六坪。

我聽你在巴哺啦!

我的房產中有一間就是都更分回的,不只是免費分回,還是捷運的共構大樓。

何況都更又不是只有重建一途拉皮整建也是都更,你才是根本不懂吧?

最好笑的是這句 → 沒有多的容積率!你知不知道可以容積移轉?幹嘛不懂裝懂?

容積移轉才是房地產真正的暴利,把不值錢的容積移到值錢的地段蓋豪宅。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創業等於店面?你眼光真狹隘。
況且商圈會轉移,你的倒閉,別的地方興起,人家跟著錢走,你的不動產只能留在原地,等著50年後爛掉。50年前萬華不是蛋黃嗎,殷殷可鑑,還看不出來?

那你應該沒有創過業,不然就是擺地攤而已。

創業的第一步 → 先要有營利事業登記證,登記證上面的地址就是店面,沒限定要金店面。

不動產留在原地又如何?迪化街老宅的容積,早就移轉到信義區蓋豪宅了!懂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