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價所得比11、台灣房價所得比29..所以!?

arrem5104 wrote:
美國每天來回通勤6小時大有人在


這應該只是指在灣區工作但住在Sacramento或Stockton的人,這種是极端的例子

美國平均的通勤時間是單程27分鐘
還停留在日本是個有錢國家?
你還活在上個世紀嗎?

看看日本的GDP從1980年代,
曾經是香港的2倍、台灣的4倍。

再看日本2019年的GDP,
僅剩香港的80%、台灣的1.6倍

日本是經濟嚴重衰退的國家!
台灣是僅靠竹科跟房地產在撐經濟的國家!
現在是在比爛嗎?


spartamimi wrote:
上面不都說日本年輕人(恕刪)

你知道買來的房子是可以住的嗎?還是你習慣拿來看.

買一間台幣500萬套房,換算匯率0.26 約19388696円.
貸款年限30年  銀行貸款利率: 1.05%
房貸利息62807.74円,房租65723円...附完房租還有其他稅跟裝潢費要繳的話,貸款不只全額還可以超貸150%,再加上日本社畜的薪資提升速度,幾年後就甩開台灣人一條街了,對他們來說沒有能不能買,只有想不想買。
194319431943 wrote:
明明房價比汽車價格貴...(恕刪)
你該想想,真正喊居住正義的人他的用意是什麼?說穿了就是趁房價低的時候進場衝一波,
如果政府打房我沒意見,但,那些剛買的人怎辦,資產因人為政策縮水,不反才有鬼,看看2018縣市長選舉吧!民進黨慘敗跟打房惹到8成房產族脫不了干係
要打房可以,那就主張自己多繳所得3成讓政府負責你住的權利,不然一間房子都沒的你憑什麼由別人的財富中剝奪利益來成就你
開車平均一個月一萬了不起一天開一小時,而且平均能用10年,沒房的你都願意負擔了,那你一輩子有4成時間都在裡面的房子應該值多少呢?
你也知道房子是必須品,那房子車子的優先循序就應該買房先然後有餘裕再考慮車子,而不是把錢拿去買車後才來靠北沒錢買房
討論房產可以,要政府實現居住正義也可以,但在這之前,先證明自己努力存了一桶金再說吧!
一堆魯蛇被想趁低價買房的投機客利用了都不清不楚,
居住正義不是讓你來無償獲得房子的,這都需要付出所得才能實現,繳三成確保你居住無虞又有什麼不對呢?
這跟一堆只要求獲得多少卻不敢談付出實現的垃圾,又有什麼不同?
還有抗薪資低的,你有繳稅嗎?
台灣是低稅賦國家,等於國家把錢退給你,沒課你重稅來做相關居住福利,退給你的錢你又用到哪了?買車?然後靠北政府高房價?要歐美居住權利?
還有如果政府推半價住宅,只需付建物成本利息與土地租金,但不能交易,死後喪失使用權,有有幾個在哪裡靠北居住正義的人會買單呢?這才是現實,不願意支持這種講什麼居住正義都是假的
dajenwang wrote:
你知道買來的房子是可以住的嗎?還是你習慣拿來看.


又一個從台灣看世界的網友

你知道持有成本這東西? 在日本一旦持有必須先繳約3%的「不動產取得稅」,每年還得固定繳納約7%的「固都稅」,另還有約1-2%的管理費、修繕立基金、各種保險等,如想賣日本房產,除了房仲費用和8%-10%的消費稅,最重要的是「不動產讓渡所得稅」很高,五年內賣出必須繳納39%稅金

你舉個500萬,這種房租金才多少,這些人會月光就是想要手上有更多流動資金可以買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買了房現金就被綁死,道理很簡單
spartamimi wrote:
又一個從台灣看世界的(恕刪)

我也關注日本房產好幾年了,如果你仔細看就知道我為何會說超貸的部分了.
你還犯了買房產最偏差的觀念,不動產不是真的叫你買了就不動,房產是可以買賣的,你沒有了住房需求是可以賣掉的.那些人會月光很大的原因是理財觀念不足與貸款條件不足,再加上調職頻繁,覺得房產處份麻煩.

能不能買房是看物件的貸款條件決定你要負擔的成數,以日本人來看買房難度的真的低太多了,如果連日本買房的條件給你,你都說不行~那我相信你真的不行.
如果你真的那麼在乎"不動產讓渡所得稅」很高,五年內賣出必須繳納39%稅金",那你就平轉啊~沒賺錢就不需要繳,跟房地合一稅一樣很公平.
日本是景氣差,稅金高導致房價便宜
台灣問題一直在低薪,因職業選擇及能力,自己有一半以上的責任,
考軍警公教.3職等以上,中位數以上薪水,買個500-800萬房子並不困難,
台灣年輕人在台灣如找不到中位數以上薪水或前景,就應該把握機會,
大學時期把語言學好,至少N2,N1去日本或其他高薪國家工作,
如日本有提供宿舍,存錢回台買房就容易的多,但是職場文化,疫情所造成的工作影響,
風險要評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