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wu wrote:你講的這個瘋話不比 H3 的差真正的外國人來台灣工作的,都不會說這種話因為他知道的不比你少 對啦!正解!真正的移工會認清自己「移工的身份」,工作地居住只是暫時性,工作地的房價是與他無關的,因為他賺的錢是不夠在工作地買房的,他只能回老家買房…………可是「本土的移工」不是這麼想的!
H3300 wrote:我好驚訝!!! 你居...(恕刪) 唉呀…真是抱歉~看太快了…沒有去查 數。不過你的圖也幫我證明出生人口下降 ,2019總人口數 死>出生,人口最輝煌的時代已過,80年代的年輕人還被稱為可憐的時代…現在已經人口逢高轉低,而且似乎是是不可逆的,可以等的就等吧~
H3300 wrote:第一次人口負成長?台...(恕刪) 廢話…2019是台灣總人口負成長,縣市也只是台灣內部流動,例如北漂之類。人口是房屋的支撐,沒人買還會漲是持有稅低、空屋沒差,放著給他漲。房子本該拿來住的,結果變成官商勾結營造炒房環境,投資客跟風,說不定哪天政府為了稅收開始加徵空屋、囤屋稅上調,跑也跑不掉了。整個市場是環環相扣的。少子化是因素之一,投資客最後一定要有人接手。總愛說的剛需不就自住嗎?沒人誰自住呢?
maxkingella wrote:七年級生成房市主力-...(恕刪) 七年級的後盾是3.4.5年級生八年級的後盾是4.5.6年級生4.5年級是一樣的但3年級與6年級的差別看的自己理解現在七年級有7-8成是靠後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