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該!像你這樣買不起房的人就該歸類被奴役的一群

米田共青 wrote:
1800萬以內的3房雙北市一搜一大推 是哪邊出現了障礙?
看來 你就是想槓


到底有多少月入兩萬五的人在抱怨買不起房子?
還是你自己在想像的?
多少雙北人是月入五~十萬在抱怨的?
你自己的薪水有人家多,工作有人家努力嗎?
米田共青 wrote:
所以你說的這是個案 非所有月收20萬的都買不起房吧
既是如此 你又已何顏面說我以偏概全

你並非以偏蓋全,你是檢討錯目標人群。
真正在抱怨的並不是月入兩萬五的人。

而且你本來就是開地圖炮,我舉特例就是要反駁你的地圖炮,
怎能說我是以偏蓋全?

你自以為收入比那些真正在抱怨的人高,
殊不知,那些真正在抱怨的人,其實收入比你高多了。
講別人是奴隸。
如果照你的邏輯,在那些人眼中,你不也是奴隸?

我們就講一個正常一點的例子好了,三十歲,單身,月收十萬,
請問在台北要討個老婆成家,新古三房,買得起嗎?
萬華目前大概65-70萬一坪,權狀30坪,實用只有20坪,
加上裝潢,再扣掉自備款,大概也要貸個1800。
三十年本利攤,一個月要6萬五。
有小孩能過得下去嗎?難道雙方都沒父沒母要照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們就講一個正常一點的例子好了,三十歲,單身,月收十萬,
請問在台北要討個老婆成家,新古三房,買得起嗎?
萬華目前大概65-70萬一坪,權狀30坪,實用只有20坪,
加上裝潢,再扣掉自備款,大概也要貸個1800。
三十年本利攤,一個月要6萬五。
有小孩能過得下去嗎?難道雙方都沒父沒母要照顧?



果然 我們對買房認知是有差異的 且存在巨大障礙
眼高手低是驗證了 這是剛剛蒐的
這數量不一定準確 因為存在的相同物件重複刊登
但也足夠讓你說的10萬月收的人挑選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米田共青 wrote:
果然 我們對買房認知...(恕刪)

你看看你選的是幾十年的健身公寓了?

你覺得合理,別人覺得不合理,請問是你比較奴,還是別人比較奴?

一個當慣奴隸的人,反倒是怪起新來的不夠奴性,你覺得是誰心理有問題?

台灣房價所得比在全世界算是名列前茅了,居然還有人怪大家不夠努力?是覺得還比不上香港,應該超越香港才是王道嗎?
人家香港,北京,上海買不起的人,還有二三線城市可以去。台灣買不起的人,要跳海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看看你選的是幾十年(恕刪)

說的像是金山萬里不是人住的!!
北市新屋勾不著那也還有新板再不濟淡海新市政也很多!
都看不上嗎?桃竹苗呢抑或最近熊起台南阿!
依然沒有嗎?基隆宜蘭呢?
你都知道中國有二三線城市了
那你知道北高高鐵一趟2小時可到嗎?

當然你是有房了 所以可以無所謂
只會勸說租屋自由自在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台灣房價所得比在全世界算是名列前茅了,居然還有人怪大家不夠努力?是覺得還比不上香港,應該超越香港才是王道嗎?

你也知道名列前茅 但又是誰堆疊上去的呢?
疊不上的怪有能力疊上去的?

都說了不思進取你還不信!

前面也說了 衡外情量己力
看看外面喜歡的房子都是誰在買的
衡量自己與他們的差距
如果同量級打不過 那降級去輾壓阿!

如果非得在同量級買!那就尋求外援阿!
又沒有非得一人獨撐

團結力量大小時候沒念過嗎?
前面也提到單親媽媽獨力扶養兩小孩的故事!
最後也是靠小孩下部隊才貸到款

怎別人都可以犧牲念軍校了
你說的那些人無法做到嗎

同樣的問題 不想槓了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米田共青 wrote:
選擇大於努力!國小時(恕刪)


不知道在講什麼鳥畫~
其實兩位的爭執屬於不同層面
一個是要鞭策底層族群
一個是要幫助底層族群

其實你們有手機有電腦可以上網
就比較難理解那樣族群的真實生活
那樣的族群有真的是被困住不好過的
也有擺爛自己把自己送進那種環境的

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
人類的社會相較於原始的叢林法則
用道德等方式來約束
其實補助底層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抑制動亂
相較於維持社會穩定的代價
給予補助反而便宜得多
所以這些族群如果不抓住機會自立自強
就是那種餅掛在脖子上都會餓死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過去一連串選擇堆積起來的結果
有什麼好怪的?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執政者的重點一直都在那些有產值的階層
另些底層人民近期流行一個詞叫韭菜
他們不過就是背景一樣的存在
令人不快的地方在於這樣的族群還要吵平起平坐
爭議往往就發生在這個點上面
最後就會變成兩個層面
把窮人都變有錢了那就沒有窮人
把窮人都消失掉那就沒有窮人
其實兩者都是要消滅貧窮
只不過角度不一樣罷了

但是真實的狀況是
富與貧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就像是班上成績最後一名的學生一樣
他成績好了還是有另一個最後一名要輔導
把他退學了還是有另一個人等著被退學

這種相對的觀念永遠都不會消失的
說個小故事
昨天我去家樂褔買東西
結帳的那個店員平常都很老油條
有幾次我真的是忍著氣結帳
昨天他又在老油條的時候被一個客人嗆
當時我站在旁邊看了一下
本來想勸阻的時候
那客人就離開了
而結果當我要結帳的時候
那個店員收起了平常老油條的樣子
變得異常的積極與客氣
回家的路上想了一下
有感而發

「你以為的壞人不見得是壞人
就算是壞人有時候我們也會需要這樣的人存在」


*附註
請參考「相對剝奪感」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米田共青 wrote:
如果非得在同量級買!那就尋求外援阿!
又沒有非得一人獨撐

我問你,你現實中認識一輩子都領最低薪資,甚至只有社會補助到50-60歲的人嗎?

這些人有在抱怨買不起房嗎?
你的整篇論述本來就是先射箭再畫靶。你連這種人在哪裡都沒有看過,只是自己在憑空想像,捏個稻草人,自己打的爽。

真正會抱怨的都是買得起房子的人。你覺得台北市花三千萬,買個30-40坪的新電梯大樓很合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別的國家的行情。你只會看中文資料,所以只知道比北上廣和香港都便宜,就以為很合理了。

你在台灣喝習慣50-80元的珍奶,去美國日本,喝到一杯沒煮熟的$300元珍奶,你會不會覺得貴又難喝?$300你喝不起嗎?不是啊。
但是如果這時候一個聽到你抱怨的美國人,告訴你,抱怨珍奶太難喝的人,都是喝不起又不努力的低收入戶,你不會覺得他是白癡嗎?

台灣的房子,論居住空間和格局,對大部分住過國外的人而言,真的就像沒煮熟的珍奶。
懂得人,會抱怨是正常的。

但是他們在你眼中,卻是眼高手低?
如果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是排在世界中段,那我同意你,這些人是眼高手低。問題是,台灣房價所得比,扣掉那些收入太低的國家,是世界前十名以內。這樣你覺得真的只是眼高手低的問題嗎?
米田共青 wrote:
你也知道名列前茅 但又是誰堆疊上去的呢?
疊不上的怪有能力疊上去的?

都說了不思進取你還不信!

所以只要買不起,換不起房,都是自己的責任?

所以住台北的,都可以鄙視住新北的,住新北的,都可以鄙視住高雄的?是這樣嗎?

你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嗎?

那我現在就可以鄙視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