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經理人 wrote:
去跟洪瑞泰比,別來煩...(恕刪)
自己發文說自己股票很厲害,
結果是叫我去跟洪瑞泰比,
真妙,神邏輯。


百達斐麗PP wrote:
真妙,神邏輯。




COO0917 wrote:
有夢最美。去看看20-65歲的人口占比,民國一百年,20-65歲佔74%,111年佔70點多,而且一直下降。18-23歲,再過幾年開始工作想買房的,100年是192萬,111年是154萬。(恕刪)


2300萬的70%可是有上千萬人口啊!!這些人口當然包含永遠買不起房的、永遠不想買房只想租屋的,住在家裡不想搬出去的,買了一間就不打算再買的、買了一間沒辦法買第二間的、買了一間還想還第二間的、買了第一間可以買得起第二間的、買不起一間但終究努力買到一間的,買不起終究得到長輩贊助買房的、得到繼承賣掉舊房買新房的、超過3間以上多還要更多房的,每生一個小孩或孫子就送一間的,要不把以上佔比都算出來?也沒人算的出來!


採購經理人 wrote:
去年每個月只比前年同月少幾萬人,影響還不明顯,今年每個月比去年同期少二十幾萬人,漸漸地效應會越來越明顯,成交量一定會一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