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說大眾對房地產資訊不透明

買賣房屋,牽扯到的法令與要注意到的細節資訊龐雜,因此才需要仲介提供專業服務來處理這些資訊,過濾出對客戶真正有用的資訊,去除或協助辨別真偽。
但現在的仲介卻反過來了,提供假資訊或是隱藏對客戶有利的資訊(通常對買方這種情況特別嚴重),甚至用各種技巧造成恐慌心態,儘可能的讓成交價提高以抽取更高的佣金。

我想這才是大家討厭仲介的原因。
至於一丘之貉的投機客就不用再多說了。
有人提到因為利率降低可以促進房產,進而帶動周邊其他消費而使經濟活絡等等。其實各種論點都對,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將經濟成長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

舉例來說,日本在消失的十年之前,資金氾濫到美國去買房子買到美國人都要叫阿爸。當時的日本經濟好到全世界都看她們表演,日本銀行的融資控管幾乎等於零,所有大企業借錢投資,不管是房地產,藝術品,併購外國公司,買飯店什麼阿里不搭的都買。泡沫一破,十幾年來的痛苦讓其他國家,都牢牢地把這段歷史記得清清楚楚。所以為什麼中國大陸過去三不五時就來個宏觀調控就是要讓經濟成長率不要暴起暴落。就算是手段激烈到蓋到一半的工廠都可以下令停工,但是成效是舉世皆知。

反觀印度,越南,或甚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的例子,連續幾年的高成長,只要半年一年就可以打回原型,從頭再來。

韓國過去幾年跑得很快,但是財富所得的分配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也就是說大部分所增加的財富都累積在少數人手中,於是雖然表面上平均所得大幅超越我們台灣,但是生活所需之花費也高過我們許多。

台灣目前的問題在於財富差距越來越大,有一大部分原因在於房地產的
不合理價位。

我之前在其他回文內提到台北房價可媲美香港,東京。這都是因為建商利用公設比作為障眼法使得房價看起來比較便宜,但是若依照前述兩個地方的計算方式,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房價在我目前看來是過高,尤其是台北,出了台北,越往南走,房價越合理。當初高雄美術館一坪吵到四十萬以上,現在不也回到二十幾萬。

供需是一定會回到平衡,用薪資所得計算合理房價是正確的方式,雖然目前偏移量很大,但是時間會讓他回到該有的點。

否則去年美國的金融風暴是怎麼來的?最初的導火線不就是因為房價炒作過高嗎?基本上歷史告訴我們,泡沫之前最明顯的就是房價高不可攀。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
題外話,我也有房子,一間自住四十幾坪,一間公司辦公大樓九十幾坪。都在台北。所以看空不是沒有房產者的專利。
而有房產者,也該感謝這社會上其他人對這社會的貢獻才能夠讓這社會
更往前走,憑自己一人,成不了一個社會的。所以多多體諒別人看空。
這樣大家也就不會傷了和氣。



twjohn03 wrote:
有人提到因為利率降低...(恕刪)


大大寫的真好.. 用力推一下.

個人認知房地產有兩種角色, 可以看成資產, 也可以看成原物料.

看成資產是因為可以保值, 看成原物料是因為公司行號或個人要生活都需要.

跌太多, 整個社會的資產大縮水, 會影起通縮等經濟問題.

漲太多如同油價漲很多一樣, 會造成過度通膨, 接下來就是泡沫化.

其實跟石油很像, 差別在於一般人無法持有石油這項資產,

所以大家只會抱怨漲價, 看空是人多正義的一方.
twjohn03 wrote:
有人提到因為利率降低...(恕刪)


台灣地區房屋市場會不會走空 會阿!

但是不會是全面性的! 郊區! 就是首當其衝... 所以我不太建議大家去買郊區...

當然市區房價是高的 但是 要多低才合理 再低 01板上只是一群人換到另一群人年收入A換到B再喊 永遠有人喊

另外 " 我不是死多頭! 嘿嘿 我比大家還想多購入房產 .. " 新板特區如果1p 15-16萬 那我也很高興!!!

但是為何好像我變死多頭? 因為01板上太多 " 假空頭 " 其實也想逢低入貨就是用另一種嘴臉講東講西...

房價高 不是你我能控制的 好地段跌到合理價位大家用搶的去買價格又會上去了...

沒便宜的房子嗎? 有 看要不要去買 嫌地段遠 那就等一等 等房價回...

但是有些人 嘿嘿 從政府罵到建商 (罵建商我是不反對) 講理論 講大話比較快...

上任者 誰不想做政績出來 就好像你說的不是一人可以改變的 台灣社會政經糾結 幾十年前就是這樣了 能改也不

會拖到今天~

那個上任的不知到房價高?大家都知道啦 但是從總統民選 政治開放以來 我的印象 台北市 永和 板橋等 房價好

像沒回到大家理想的價位 為何?

當您台北辦公室 價格腰斬時 你會不會想買? 或許台北市房價腰斬時也沒人敢買了....

需求 光01板上就一堆人要買房! 那沒上01板的還有多少? 大家都想買房 這就是潛在的需求 但是大家的目標

在那理? 當然是精華區!

所以 房價跌 嘿嘿 我也很高興! 我也期待有合理價的一天! 但什麼是合理價?

20萬 15萬 還是5萬 都有人不滿意 01上永遠有一群人說房價高 只是A->B->C->D....







沒屋的喊空頭,有屋的也喊空頭,但房價一樣沒降!
反正空頭至少還要5年,拜託看空的人身體力行,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就請行行好將房子按照空頭理論先出脫給我,讓我來承擔房價下跌的損失好了…

當建商投資客猛喊多,同樣也會有另一方喊空,但又如何…
市場機制不就是這樣…
買台NB1、2萬都會比價了,何況是一棟上千萬的房子。
鼓勵買房和說服別人不要買房都沒必要,需要的人再貴也會買,沒需要的人再便宜買來也沒用…
正常人就算再怎麼被洗腦也不會笨到買下偏離行情房子,會買的人要不就是真的有需要,不然就是投資置產賭運氣。
tommycheng wrote:
沒屋的喊空頭,有屋的...(恕刪)


那個空頭理論是要把房子賣了??
還不是你們這些夜郎國的多頭在說
你這麼能承擔房價下跌的損失
趕快買阿
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拜託看多的人身體力行
開個買屋開箱文
氣死我們這些空頭的人吧
讓我們後悔沒有聽你們的

01上太多"假多頭"其實是高檔套牢想逢高出貨
就用另一種嘴臉講東講西
誤信建商或廣告的花言巧語
卻又不願承認
還要幫忙製造多頭行情假像
難到這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tommycheng wrote:
沒屋的喊空頭,有屋的...(恕刪)


老梗了..有沒有新一點的呀??

房子對投機客來說只是生財工具,但對更多人來說那是一個自己的家,
房價漲跌對他們來說不必然構成賣屋的因素.

tommycheng wrote:
買台NB1、2萬都會比價了,何況是一棟上千萬的房子。
(中略)
正常人就算再怎麼被洗腦也不會笨到買下偏離行情房子
)


看來您沒聽過自住沒差這句笑話??還很多人信以為真幫建商投資客數鈔票呢..

打完收工,下一位.
aa2176 wrote:
那個空頭理論是要把房...(恕刪)


你誤會他們了..他們很多人的房子買來是要翻個幾番
再套給下一個人的,自然不會有什麼開箱文...這些人的
開箱文就是售屋廣告..

買來要自住的請略過,我不是在說你們...
aa2176 wrote:
那個空頭理論是要把房...(恕刪)
01上太多"假多頭"其實是高檔套牢想逢高出貨
就用另一種嘴臉講東講西
誤信建商或廣告的花言巧語
卻又不願承認
還要幫忙製造多頭行情假像
難到這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這個叫做"為虎作倀"
被老虎吃了,
死後無法升天變作"倀",
還要幫忙老虎引路去吃其他人。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我只是個還在尋找一個棲身之所的爸爸,不用急著把我打成死多頭!
去年我就問過類似的問題了:

有沒有人我一樣,從2000年開始準備買房子,結果覺得那時房價太貴,一直沒下手,
然後sars時覺得還會再跌,很多滿意的房子等我希望他再多跌一點時又被買走了。

sars後房價開始起漲,我又想sars的時後我都沒買了,現在才買不就現虧,再等看看會不會下來。
就這樣漲了不願買,跌時怕套牢。

現在過了9年,經歷結婚現在小孩也要讀小學了,又看到喜歡的房子回到sars那時的每坪單價(經過我砍價後),
我也知道現在買一定會再跌,說不定有可能再跌個兩三年,但不想一再重覆看到自己喜歡的房子一間間被買走,
然後又回到每週末看屋的例行工作(真的好累…)。

永遠都有便宜的房子,只是不見得喜歡。
但自己中意的房子面對的不只是賣方和仲介,還包括其他和我一樣想撿便宜買方…

自住到底有沒有差?我還要再租屋下去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