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魚 wrote:
剛剛買晚餐看新聞 ...(恕刪)
hsnu786 wrote:
工作機會大多聚集在大...(恕刪)
打工和當地久居的確不一樣。當要成家立就不大可能過的像打工那樣的生活品質,那時澳洲沉重的生活負擔就出來了,而打工渡假所存也無法享有匯率優勢。。。
澳洲所得差異比較小,以低薪的年收約四萬到中上八九萬,只差一倍,對高薪如破十二三萬多的,只差約兩倍。但台灣不同,低薪的是月薪二萬, 但是中上的七八萬的,就差三倍了,而更高薪的差更多。這代表台灣一票人被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力壓榨的很厲害,因為他們的購買力被相對壓縮。澳洲因為低薪與高薪相對差異不大,中上好過也就代表下面忍一下還是能省一些,而台灣是直接見底。這架構也是一直台灣薪資漲不了的原因。因為底下一但依法規上漲,那中上就必需相對漲,否則中上就可能發生付出回饋並不成正比(相對購買力減少)而瓦解掉。但是相對的上漲就必須接受市場考驗,但萬一市場拒絕的話呢?把這套在科技業或其它出口業,就知道為什麼上面那些人為了漲幾元的工資就可以卡很久了。。。。。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foodtownnz wrote:
老實說我就是從紐澳回...(恕刪)
你點出了所謂出國留學遊學打工的現實面
我身邊也有之前到紐澳的同學
他們經濟上都不匱乏,所要的無非是出國遊玩遊學,回台後有著"從國外回來"的這種TITLE
在當地剪羊毛掃牛糞,被白人稱為黃猴子,比在台灣的外勞更受歧視
做了一兩年苦力,被當猴子耍後,回台卻三句不離我在國外如何,聊天時也更喜歡夾雜英文單字(反倒是我一個在英國長大的新加坡籍表哥,他堅持只要會的詞語都用國語,雖然鬧出不少笑話)
那幾個台勞說的"旅遊夢",說穿了只是"鍍金夢"
真的要旅遊,對岸才真的是聖地
且台灣人真的有那麼熱愛大自然?愛牛又愛羊?要有白人的地方才算人生?
在台灣你會樂見公司把你調到南投還是花東?
台灣就是這樣,極度自卑極度崇洋,同樣的可以在極度歧視外勞身上看出
台灣10幾年前就已經定下了將來(現在)要走的路,雖然不是所有台灣人的選擇,但大多數人也必須接受,很無奈的遊戲規則
紐澳或者加拿大,所謂的"遊學打工"都有年齡限制
他們是真的希望能幫助外國年輕人旅遊圓夢?
還是只要外國年青人的勞動力,去從事當地人不願做的工作?
為何超過30歲,就不能申請當地的打工遊學簽證?
答案應該不難解
就如同引進台灣的外勞,很多都是不到30的
(看到那幾位苦力台勞還很快樂的找洋人合照,回台後當成寶在獻,不知道跟他們合照的洋人當時在想什麼?我有點偏激,因為我也經歷過種族歧視的對待)
theo_wang wrote:
另外出國本來就是一種選擇 跟錢沒關西 就算來澳洲只月入四萬我還是會跟老婆來
畢竟我是學語言的 我想給的就是讓老婆有一個全英文的環境去沉澱一下自己
學英文的意志是看個人的, 我留過學的同事英文也沒我好, 我沒留過學.
我現在做國際的生意, 走遍歐洲大洋洲美洲, 很清楚語言在國際生意中的需求性在哪裡.
澳洲打工的性質要說能學到甚麼英文我是很懷疑的. 我面試過的澳洲打工的candidate英文沒一個行的.
how r u fine thanks這種程度的英文在職場上是不成的.
光要寫個詞達意的英文信就絕對不是打工可以培養的.
我很了解學語文的門檻是惰性. 不是環境. 環境只是給能學的人學得更好.
更不用提說到國際觀....這種程度的工作真的無法帶給你甚麼國際觀. "澳洲片段觀"我想是比較準確的說法.
我想也許你有經過一番思考才去澳洲, 但是我不認為澳洲打工適合被推薦給初入社會沒有判斷力的菜鳥.
可能你不是大多數一般型態的打工者之一, 倒是不用對號入座. 任何狀況都會有例外.
我只想強調如果你是打算去玩去放空, 那這實在是個人選擇沒啥好說的.
但是如果要說到澳洲打工能對職涯產生甚麼有用的邊際效應, 我看是很少的.
台灣去澳洲打工這現象不管是怎麼造成的, 絕對不是件好事.
我只能希望台灣年輕人可以多想想, 如果你要成長要學習, 不管是外文或是國際視野,
有太多比摘蘋果剪羊毛的好機會等著你. 只要你願意找尋願意努力, 這些機會都有的.
不要便宜行事去挑個只要有手有腳不用腦筋的環境--只因為它門檻低, 有簽證就能去.
當別人在國外大車廠中學習時, 在國際貿易談判桌上旁聽時, 或是在國外開發客戶時,
希望你們這些在農場, 餐廳中打工的人可以好好想想, 同時間你們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