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的腳步近了,美麗的泡泡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美國周五公布4月就業市場報告,非農業就業人口大增28.8萬,創2年多來單月最大增數,失業率並大幅下滑至6.3%的5年半最低,2項數據都遠優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步履堅穩,可讓聯準會(Fed)官員放手繼續漸進地縮減購債操作。
本來就是這樣
一堆房貸戶 央行哪敢升息
升息 一堆法拍 民怨四起
還想選舉嗎??
好房News 發表於 2014-05-10
超越美國次貸風暴 學者:下個金融風暴在台灣!

好房News記者黃慈雯/整理報導

台灣購屋痛苦指數名列世界第一已非新聞,現在更發現台灣住宅貸款總額佔GDP已高達39%,比美國在次貸風暴前的35%還高,也就是說,每出產出10元,就有3.9元要拿來付房貸,顯示出台灣已超過美國的次貸風暴臨界值,學者坦言,若政府不再想辦法抑制,下個金融風暴即將在台灣發生。

台灣住宅貸款總額站GDP已超過美國次貸風暴時的4%,政府若再不想辦法抑制,學者直言,下一個金融風暴就在台灣。(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捷運永春站老房,老屋,街景,信義區老屋、老房。(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據《風傳媒》報導,政治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林左裕出席「房改盟」表示,台灣囤房情形嚴重,主計處統計,全台有156萬戶房屋是屬於無人居住或租售,光台北市就12萬戶,呈現超額供給的狀態,但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房價卻越漲越高,他指出,在2008年寬鬆貨幣政策後,這種情形更顯嚴重,主因就在於台灣的地價稅太低,才讓囤房者沒在怕。

對於囤房者來說,最大的誘惑就是低利率與低持有成本的「雙低地價稅」,陳左裕在報導中指出,台灣的房貸利率只有2%,地價稅更只有0.2%,就算扣掉利率和稅率,炒房還有7.5%的淨利率,是個不敗的生意,導致很多企業都把資金轉入投資不動產。

林左裕也提出「六大部會改革方案」來解決台灣房市政策的亂象,包括財政部、央行、內政部、公平、金管會等六大部會。他認為應增加囤屋者的持有成本,制定出「差別稅率」,對於非自住者應將持有成本提高到市價1%,逼迫囤房者現出原形。加上不僅要降低非自住者的房貸成數,同時也要提高貸款利率來抑制炒房。

再者,應提高租屋供給,不僅公部門如此,政府也應獎勵民間企業提供購屋者如地上權房屋等平價的產品,同時公平會與法務部也要積極去偵查有蓄意炒房或是囤房的情形,若是發現應比照囤積物價處理。

對於金管會提出的「上市櫃公司可自行評估所投資之不動產價格」,林左裕也認為不妥,在沒有任何規範下就讓企業自由評估,恐怕也會影響到不動產市場。
讓這些投機炒作的業者倒一倒

很好啊!

留下真正努力開發新科技、開創新服務的實業

只有這些實業家才是促進人類進步的推手

大浪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

讓老鼠會倒閉是好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