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絕對讓你更難儲蓄,除非房價持續井噴

火神大大 wrote:
你確定我是天生下來的人生勝利組嗎


我有說你是天生下來的人生勝利組嗎?沒有吧。

我想說的是,買不買房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跟你一樣賺到那麼多錢,最簡單的就是考公務員。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去考就有。

我也有警察,老師的同學,也知道不好待。公務員並非都很爽。雖然薪水加加給很不錯。

偏偏一堆年輕人不願意付出,只想別人給他。

想當人生勝利組?是自己去爭取的,不是政府給你的。

火神大大買不買房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薪資要夠。我相信現在火神大大要買房也是輕輕鬆鬆。

你叫一個只賺22K的年輕人,每個月付完房租和生活費,還敢去買高檔手機,3C,潮服,唱KTV,出國旅遊,花到變成月光族的人談投資存錢?

積極的人忙著沒時間抱怨。抱怨的人永遠是那個薪水。不然國軍為何招不滿人?年輕人寧願在便利商店吹冷氣,或是在辦公室當助理划手機。也不願意去軍中被限制自由。

年輕人重點根本不在存錢,也不在於買房。在於提升自己的薪資。當你薪資夠了,自然就可以買房了。
火神大大 wrote:
真的我剛剛又看了一下,少子化、老年化人口外流嚴重的地方,不少屋子掛賣了半年以上賣不出去

房子、土地


是呀!那些掛賣了半年以上賣不出去的房子都很便宜。卻也沒人想買。因為沒工作機會,人口外流。

而年輕人只想買新重劃區或是精華區,但是又沒錢。眼光卻挺高的。偏偏又沒那個能力去賺大錢,只能窩在都市裡面租屋過日。假裝自己是住都市的有錢人。

這個世界就是20%的富人資本社會。到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少子化和老年化的反思。人口反而不斷往市中心或是精華區聚集。那這些你想買的房子怎麼降價?

少子化後,兩個家庭贊助一對獨生兒女夫婦,這對夫婦可以拿出來的錢更多了。因為後面有兩個家庭贊助。那精華區大家都想住的房子會便宜多少?大家可以省思一下。
scott9282001 wrote:
是呀!那些掛賣了半年...(恕刪)


好好抱著!
精華地段人人要
只是價錢高低
覺得很值錢卻沒人幫忙兌現也是自High而已
等跌到一定程度或許被接手
但買在高點的人就賠賠賠
講到房價,老實說我看不出房價哪裡跌了,我3年前從北投明德搬到三重重劃區來,2年多前賣掉屋齡30年的舊公寓,單價50萬多,前幾天想到去實價登錄網站看了一下,那附近的公寓,這一年來成交單價從40幾萬到50幾萬都有,均價大概也是50萬,所以是持平。我現住的三重重劃區,從10前開發以來到現在,只有08年金融風暴後,餘屋出清有小跌一點,直到現在都沒有拉回過,這些從實價登錄網站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買房子要實事求是,很多人分析的頭頭是道,人口紅利、房價所得比、經濟成長率...什麼的都可以拿來分析,會不會想太多呀,你只是買一個小區域而已,又不是買全台灣,你要買北投的話,那你去分析林口的餘屋幹嘛?青埔的投資客斷頭跟北投有關嗎?當然什麼都會有關,南美洲的蝴蝶拍一下翅膀,南亞可能會海嘯,我不能說完全沒關,不過人力有時盡,又不是住海邊,專注研究分析你要買的小區域是不是比較合理一點?

喜歡的區域,假如餘屋多,投資客斷頭,那現在不是正好拿刀去挑肥撿瘦,是要等到什麼時候?我三重重劃區的房子在07年就開始關注了,08年金融風暴爆發,讓我購屋計畫提前,09年的預售屋一開賣我就去砍了,人口紅利、房價所得比、經濟成長率與我何干,我只爭一時、不爭千秋。假如你喜歡的是成熟的舊市區,那買房子是可遇不可求,不是指價格,是指物件,現在這種時機,委賣的物件很少,好的物件更少,以前熱絡的時候,你要跟投資客搶,現在不用,不正是看房子的好時機嗎?只是物件少,可能要看很久,但是你還是得保持關注才行,不是呆在討論區關注,是去實地的關注區域的物件。
pckatm wrote:
等跌到一定程度或許被接手
但買在高點的人就賠賠賠


能夠買在高點的網友就跟火神大大是一樣的人生勝利組。人家的認賠價比你的合理價高太多了。

如果你不是人生勝利組,連當房價高點的盤子都沒資格。只能在網路上狗吠火車而已。

這麼替別人擔心作什麼?一樣也是或許?

年輕人快去上課投資自己,不然就存錢買基金或股票,乖乖租屋。不要老是夢想2000萬房子會認賠變成500萬賣給你。
scott9282001 wrote:
能夠買在高點的網友...(恕刪)

不不不~
要跟樓主一樣
幹嘛租屋?~住老婆娘家就好阿
養小孩?~外公外婆會帶會花錢阿

自己只要摳門一點
一個月花個3~4千
兩年就可以存好幾百萬了~
scott9282001 wrote:
能夠買在高點的網友...(恕刪)


整天替年輕人擔心
酸來酸去有何意義
應該多去鼓勵有錢人繼續進場才是
整天想著一本萬利穩賺不賠
實在太夢幻
該回到現實了

後繼無人繼續拱價
是不是很恐怖
果然是幾百萬幾千萬的一場大戲
scott9282001 wrote:
我有說你是天生下來的人生勝利組嗎?沒有吧。


scott9282001大

從天龍國下來的我
你知道我在國境之南看到了甚麼嗎
除了看到少子化、老年化、人口外流

我看到了你說的
現在的年輕人很慘
1.吃不了苦的80%
2.吃的了苦的20%,因為教改選錯方向
也沒辦法讓他們宏圖大展,因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因為工作上關係,我發現
原來
老實務農是這樣賺大錢阿
真的讓我跌破眼鏡
這裡的成功養殖業者,財產都是N個億的

1.和一個成功外銷世界各地蘭花的大老闆泡茶
他說他自己都喝7-11的咖啡,可是年輕人都要喝星巴克
用的、吃的、買的都要好的、要享樂
到現在還找不到撐得起來的接班班底

2.另外一個還有熱銷全世界的觀賞魚老闆,他家已經不是豪宅,根本是城堡甚麼農16國王城堡,這才是真正的國王城堡,可以養大狼犬那種
廠區裡面各種魚,有些毛利高到嚇死人,一條就快上千元,但是沒有甚麼年輕人願意來幹、賺這種一開始的辛苦錢

我發現其實農業賺大錢的,可以到幾十個億的
有幾個特點
1.活體<<跨入專業的技術門檻高
2.藝術價值要高<<觀賞魚、觀賞蘭花都有藝術成份,相對的就和珠寶、骨董一樣,毛利可以高到爆炸
3.時間技術<<一定經過反覆的失敗、淬煉、不可能1-3年就可以立刻見效
4.逆天基因工程<<都是很強大的違反自然法則的逆天,例如淘汰蘭花的過程、幫魚打入變異的螢光基因等等

5.大量複製<<一旦成功,大量複製技術、外銷
6.研發部門<<不斷的研發創新,就像時尚圈一樣,每季都有不同的菜色
7.國際比賽鑑定,區隔市場<<透過一些比賽,打響知名度,達到【藝術價值】,喜歡的人根本不會在乎價錢,沒錯,就是賺全世界有錢人的錢

好了,我們的年輕人咧?

去澳洲打工好棒毆,幫牛洗洗內臟,幫羊擠奶、幫豬清理大便、幫雞餵飼料

幫人端咖啡杯,恩恩
這樣兩年可以存100萬歐,回來臉書分享,我好會吃苦歐

是我傻蛋阿,當然去這些觀賞型農業打工阿,一個月給我20K就好,我苦個幾年,學成後,如果沒有娶到老闆女兒,至少可以獨當一面,有這些專業技能、基因工程技術


學校有教你這些事情嗎?
沒有
學校唯一沒有教的事情就是教你成為有錢人
另外那80%好吃懶惰指想要享樂的年輕人我就不說了
貧窮其實不會世襲,但是觀念錯誤會世襲,讓你的下一代複製了你的貧窮

咬牙買房(超過自己能力)其實就是一個貧窮的觀念,對者勢頭,你咬對了、賺錢了,去年、前年咬牙的,我不知道你要咬幾年?
還有不要再吐我和房地產、耐久財有仇了,我和一些溫拿一樣,就是認為現在買很不值而已
買下房地產不是存錢一種嗎?……愛台灣救房地產……讓投資客好過年……哈哈大笑愛台灣啦……
看了這樓的討論相當有感觸
我跟火神大大的年紀相仿,也是有家室有小孩
雖然選擇的道路不一樣,但對於他的許多觀點頗為認同
在下也算半個天生人生勝利組
出社會前算是無憂無慮、錦衣玉食
自己的想法是認為開始工作便不該再靠家裡,且我不喜歡靠關係、攀親帶故這類事
現在自身狀況是雖沒繼承萬貫家產,但也無須奉養父母,買房也有家裡資助
賺的錢就養活自己一家就行了

但為什麼說有感呢
先說我是在去年買的房子,買房的原因是有實際需求
前年底剛有了小孩,而且工作居住點離父母或岳父母實在太遠,鞭長莫及,只有我跟我太太自己顧
租屋對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也不划算,考量長期穩定,就咬牙買了

在沒小孩以前,我們夫妻算是過的輕鬆寫意,兩人加起來收入還算不錯
還沒結婚前,每年固定出去旅行兩次
平常的生活開銷、房租,加上吃喝玩樂,偶而買些奢侈的東西犒賞自己
過得不算奢侈,也不會特別節省,每年下來還是可以輕鬆存上一百萬

以前會認為這樣的狀況可以一直持續,當時也對自己的生活很滿足,物質金錢上也別無所求了
直到有了小孩、買了房子後
太太懷孕後,因評估收入存款還可以,便讓太太辭職專心在家養胎準備生育,做全職媽媽
所以目前所有生活花費、養房子的開銷都由我一人負擔
以前是看著每個月存款不斷增加,現在是看水流,進來了又出去
從有了房子之後,就當賺的錢不是自己的,存款好像再也沒增加過,還要吃過去的老本

火神大大提到的裝修費,傢俱、生活用品,這些我也是一項都不少
結果只能從自己生活的其他開支想辦法省出來
過去可能都太順遂了,這輩子的金錢壓力從沒有現在這麼大過
說到儲蓄,只能期望小孩大了上學後,太太開始出來重新工作才有可能
至於房價是漲是跌,大概退休前也不會關心,也無所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