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一路發 wrote:
要生活品質好,我提供一個我朋友的案例,在01上也說了不下三次,
而最近又有更新,他們在中和靠河岸(遠雄)又買了一間2500萬的房子...
從頭說起~
我朋友從2011年起,陸續買了3間房,中和是第四間了.
一間在板橋亞東醫院附近,第二間在新竹,
第三間在新莊/板橋/樹林三區的中間(查一下就知道那個社區--板橋門牌...),
目前住在第三間房,暑假打算搬到中和的小豪宅了.
從買第一間開始,一直都是繳利息,三間房子沒有繳過本金,
這中間有增貸,轉貸,及因為我朋友兩夫妻的條件不錯,所以都能只繳利息.
三間房子,板橋及新竹兩間出租,月租金是3.6萬,三間共貸了2500萬,每月利息約3.3萬,
等於是收了租金還有剩2~3000元,加上兩夫妻年收300萬,所以一年出國3~5次,
假日經常出去渡假吃大餐,這算有品質嗎?見人見智!
今年初買了第四房2500萬,所以賣了板橋的捷運宅...當初買900多,賣1500多,賺了約500萬,
拿回來6~700萬,剛好拿來付頭款和裝潢費
總貸款增加到3000多萬,繼續付利息~~~~~~...(恕刪)
我以為是8到10年前的往事,沒想到現在還有人這樣做。
97年、98年開始,房市蠢蠢欲動,怎麼買怎麼賺。
然後越來越多人分食這塊大餅。
2011年(100年)根本市場沸騰了,您朋友才開始買房,可能是買別人墊高的物件(這時候還在陸續墊高中)。
寬限期不是無期限,期限到了,就知道壓力來了。
我以為這一、兩年,一般物件已經如一灘死水(好物件還是很熱絡),
呵呵,4間房的本金加上利息,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應付的。
只能說佩服!
太令人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