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耕者有其田 生小孩者有其屋

人口減少是要慢慢減,
不是台灣這樣的少子化,
一口氣減一大半的人口斷層。
再不改善等現在的青壯年30年後老了
醫藥福利制度會被吃垮。
tnkk01 wrote:
人口減少是要慢慢減,
不是台灣這樣的少子化,
一口氣減一大半的人口斷層。
再不改善等現在的青壯年30年後老了
醫藥福利制度會被吃垮。

垮就垮呀!有什麼關係嗎?

要搞清楚健保是合約制度,時效只有一個月,這個月不繳錢下個月就鎖卡!

只是健保倒又不是醫院倒,有什麼大不了?健保倒了就是改回自費而已。
健保倒了 對於有錢人來說影響不大 可以投保 壽險醫療險

但是對於家境清寒 洗腎癌症患者是災難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台灣的全民健保是一種照護全民健康的社會保險制度,它讓每一個台灣人的健康都獲得保障。
在全民健保開辦以前,台灣只有一部分的人享有公、勞、農保的照顧,但是老人、小孩兒、
家庭主婦及學生若非眷屬,就沒有這項保障。實施健保以後,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貧富貴賤,
每個人都能獲得適當的醫療照顧,於是,全民的健康,都有了保障。而且健保的根本精神,
就是「助己助人、資源共享」,當我們健康沒病時所繳的健保費,可以先提供給重大疾病的人使用,
作為他們就醫看診的費用,讓需要幫助的家庭,在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全心全意的照顧病人,
降低對家庭經濟的衝擊,這是全民健保最大的好處。 ( 也是國際社會羨慕台灣之典範 )


老夫贈君七大行善訣 希望足下頓悟此道理 方能更上一層樓


一、孝

百善孝為先,孝的意義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道家認為孝道應該是出於自然的一種行為,但是人是唯一一種可以不按照自然規律發展,能為所欲為的動物,所以道家強調人要回歸一種「孝道」的本性,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這是本應該做的事。

二、救人性命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以救人性命為上功,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

三、興建大利

協助建設公共設施,譬如開渠導水,修築堤防,修建橋樑、救濟貧困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算興建大利。

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會說修橋鋪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功德,只因修橋能度千萬人,鋪路者能利萬千人。所以,我們現在在各處集資修路修橋的地方都很容易看到鐫刻著出資人名字的功德碑。在大理州劍川縣有座與金沙江上鐵鏈橋同名的風雨橋金龍橋,橋亭上也有一副楹聯:崇善懷德寸心昭日月,修橋鋪路陰騭積兒孫。由此可見一斑。

四、戒殺放生

一切諸眾生,貪生悉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飲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懼。故當不忍食,以證慈悲行。」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放生的目的是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脫離死亡,重新獲得生機,還其自由,讓它們在相對良好和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過程。所以放生應當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和要求進行。放生前應當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確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這包括以五穀飼養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飼養、安撫、凈化、植善根於其靈性之中。同時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放生後它們生存的環境,尋找和確定良好的放生地點,確保救生的義舉能夠成功有效。

五、供養

狹義的供養是指利養供養與恭敬供養等物質方面的供養。但心行的供養是使物的供養真正具有意義的關鍵所在。

六、助印經書善書

經典經書善書誕生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善書、經書是賜予大智慧的,是宣揚大道之理的載體。經書善書在手,沐浴高人智慧之光,勝讀千經萬典。

助印經書善書可以結下善緣、佛緣,可以得到十天善神的擁護,而邪祟不敢侵擾真善人。助印流通者獲福、消罪解厄,福祿綿長,利益自己及子孫;助印、流通經書逢凶化吉、坎坷漸消,所做如意;助印、流通者家庭和睦,子孫聰慧,受人尊重,祥光籠罩;助印、流通可增長智慧,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命運亨通;助印流通能為三界眾生,種植善德 、道緣,獲無量功德;助印、流通、讀誦者不墮三惡道,獲人天福報。

七、行善勸善

持續做好事,做善事,累積善行,結善緣,積善行德,功德無量!
cake012345 wrote:
健保倒了 對於有錢人(恕刪)

惻隱之心是一回事,健保的制度是另一回事,這完全就是兩回事,別混為一談。

簡單的講:健保就是合約制度,時效只有一個月,這個月沒繳錢下個月就鎖卡。

現實的社會是殘酷的,鼓吹仁義道德是一回事,了解現實與真相更是另一回事。

不然大家都去跟健保局商量一下惻隱之心,看以後的健保費能不能通通不用繳!
simonni wrote:
現在年輕人要養幾個老人?別把年輕人逼走,

這也是我在網路當中,
很常被說"很殘忍"的最大原因。
在國外,
稅收就這麼多,
撥給老人,
那年輕人、小孩自然就少了,
所以我才會說北歐那邊是老人的地獄,
因為只保證最低的生活水平!
(生病看醫生?? 不好意思,請大部分自理,剛好物競天擇,沒錢的窮人早點死。)

而給老人的錢少了,
自然給年輕人、孩子的錢就多了!!
最簡單直白的2國例子,
法國的托育高覆蓋率、瑞典的年輕人敢勇於創業,
這都是政府減少老人福利而轉給年輕人和孩子,
只是同樣的話我說出來,
基本上台灣人會直接炮"你就這麼殘忍?這麼狠心的讓老人孤苦無依。",
沒辦法...
太多腦殘的台灣人超愛站在道德制高點炮人,
而遇到這種的,
我才會真正的火力全開...開到對方下不了台。
(我回復過類似好幾個人的話,簡單直白的回應他們"孩子就不算人嗎?")
hc59859 wrote:
生者有其屋...太遙遠

政府能先做到義務教育全免費就很了不起
從幼兒園免抽籤入學
一直到公立高中職全免費
校內課後班(安親)免費
營養午餐也免費


我現在的煩惱是小孩要送去哪念幼兒園,雙薪家庭,無長輩可幫忙,下班回到家都超過7:30(父母都差不多)
只能繼續窩在保母家撐著,有政客注意到這個嗎?養兩個的壓力真的很大~~
這篇只讓我想到

父親教導的一句話

人 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淡紫小草 wrote:
我知道怎麼解決,
不只知道理論..同時也知道作法,
但之所以沒有什麼動作,

很多人都知道吧,只是亞洲威權文化講究順從,別惹事,不當出頭鳥,管理統治起來很方便。
cake012345 wrote:
老夫已快退休了 有(恕刪)


請問年收60萬以下,入住後隔年年收變成61萬,怎處理?
年收300萬,生小孩起前二年,年收降至60萬以下,適用嗎?
菜市場很多攤販年收都二百以上,但都不用報稅,這類官方數據年收都低於60萬,怎算?

其實比起50年前,台灣人口已經多了,減少人口是件好事。
政府說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你就信了?
如果你真的覺得人口老化是個問題,
你至少可以盡一己之力,
減少一個老人。
JIN DER LAND OFFICE
淡紫小草 wrote:
而給老人的錢少了,
自然給年輕人、孩子的錢就多了!!
最簡單直白的2國例子,
法國的托育高覆蓋率、瑞典的年輕人敢勇於創業,
這都是政府減少老人福利而轉給年輕人和孩子,


非常贊同這樣的政策,只是在台灣不容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