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的小島, 不想有遠見的人們?? 我們居然有風險如此高的核電廠????


nanno wrote:
從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恕刪)


你先說你願不願意!

你先老實說,你真的節能了嗎?
你先老實說,你可以不上這以節能嗎?
你先老實說,你可以不用冷氣嗎?

你先說!老實說,不老實的是xxx。

fedora wrote:
反核綠色電費:是普通電費的 2~3 倍,申請者可獲得獎狀一張、獎牌一面,您們的貢獻,將用來建設綠色能源發電廠,讓台灣的核電廠數量逐步減少....

然後反核人士要自清,請先自行去申請反核綠色電費方案,證明自己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然後呢?
是不是若核電廠發生危機,
請將支持核電的先留在20公里內,直到反核的撤離到安全地後,再行撤離
然後要蓋石棺時,則派支持核電的人去蓋(車諾比需要50萬人,應該很容易招集到)

福島那50壯士或後來的200壯士,
根據媒體報導,大部分都是派遣工與下包工
反而比較懂核能的東電員工都不敢進去

跟我們說核電是安全的台電員工,到時候不知道是壯士還是類似東電員工?


核電&碳排放

引述自 遠見雜誌2008年10月號 第268期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14501
當德國已於1990至2005年間,減少1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優於「京都議定書」所要求的8%標準,高居世界第一名時;同期間台灣碳排放量卻大幅增長將近140%,也是全球第一,但卻是個令人憂心的倒數第一
過去20年來,台灣的能源消費量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年年上漲。以2006年為例,台灣全年產生的碳排放高達2億7000萬公噸,平均每人排放11.87噸,高居全球16名。
若從排放部門來看,這2億7000萬噸的二氧化碳,以能源工業排放最多,比例高達61.9%;其次為工業19.9%、運輸交通14.0%。

能源統計月報(http://www.moeaboe.gov.tw/opengovinfo/Plan/all/energy_mthreport/main/p2.htm)
民國100年1月電力最終消費18,588百萬度,較上月減少6.69%,較上年同月增加5.73%,其中工業及能源部門用電最多占55.54%,較上年同月增加10.80% ;服務業部門次之占18.10%,減少0.74%;住宅部門成長1.00%;能源部門自用減少0.73%;農業部門成長0.78%;運輸部門成長5.53%。

根據: 石化業節能技術手冊. - EnergyPark_節約能源園區
http://www.energypark.org.tw/_admin/_upload/news/knowledge/182/file/%E7%9F%B3%E5%8C%96%E6%A5%AD%E7%AF%80%E8%83%BD%E6%8A%80%E8%A1%93%E6%89%8B%E5%86%8A.pdf
(見圖)


所以重點不在於政府或台電說的「民生用電」
問題是在於「拼經濟」下高炭排放、高耗能的產業,如~石化業!

台灣核電總電力雖不到20%
但在拼經濟(增加高炭排放、高耗能的產業規模,如~國光石化)又得控制炭排放量下!似乎很難廢核電!
且那些高耗能高炭排放的產業,各各老闆都是超級重量級人物,有哪個政治人物或政黨敢得罪?

如不要核電又要減碳,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節電』
降低甚至淘汰「高耗能」、「高二氧化碳」的產業,如石化業
如此不但可「減碳」連帶所需的電能也大幅減少,全台電力備載也可從現在尖峰時間的28%提昇至38%,如扣除核電的18%,全台電力備載也可達20%

如繼續拓展石化業(如~國光石化)及高耗能產業,現有的備載電力28%恐怕也不夠用,且為了平衡石化業等高碳排放產業所排出的更多二氧化碳,勢必減少火力發電以減少台灣的總碳排放量!
但又必須更多的電給這些增加的高耗能產業用!加蓋核能發電成了唯一選項!


整個看來!
核能不是表面上減碳及安全問題,而是發展高耗能、高碳排放產業規模拼經濟賺外匯的問題!
核能是個『要錢?還是要命?』的選項

也確實是『貪婪』&『遠見』的問題!
汽油每公升漲個鳥毛,就一堆人唉唉叫

廢核電,然後電費漲價,那些夏天狂吹冷氣的人受的了嗎? @@
而且別忘了夏天每度的電費比冬天貴哦,呵呵

汽油漲價,唉唉叫
健保費漲價,唉唉叫
民生物資漲價,唉唉叫
電費漲價當然也會唉唉叫

呵呵
台灣現今太多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太多了。核能電廠的確有很多看不見的危險物質,但是你我已經享有科技發展多年了,人們已經太依賴電力。說要用再生能源或綠色能源來取代核能電廠,我是覺得不可能。

因為太陽能板發電與風力發電,這些發電效率都太低了,而且發電時間不固定也無法掌控。這不是關掉核電廠漲個電價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這關係到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除非民眾都不要用電,把電力全部支援工業發展。

反核電廠的人應該要展現自己的決心,住家減半用電或者不要用電過著原始生活,這樣才有資格反核電廠,要不然不要在那邊說風涼話。

就如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他在全球提唱節能減碳,但是他本身住家的耗能比一般家庭要多好幾倍。本身就沒有已身做責,還要要求別人節能減碳。

要用就不要反對。不要再把核電意提搞上政治邊了!! 台灣不需要什麼東西都跟政治掛勾。

sunfire1124 wrote:
核能真的是一種低成本但風險極高的發電方式,風險高到足以吞吃低成本的優勢。唸過基礎理化的人都知道目前的核能發電是利用核分裂產生熱能來發電的方式,但是鈾燃料棒一旦啟動連鎖反應,就幾乎沒有辦法停下來,只能靠撒硼砂等中子吸收劑,但效果有限,而且一旦輻射外洩,就幾乎無法收拾善後了,而且輻射污染的範圍是沒有限的,污染的年限是你我活不到的年歲,廢核反核是必要的,以目前的發電技術,有很多的替代方案,不能貪圖短期的成本效益而不顧高風險帶來的潛在成本,一個高瞻遠矚的政府應有具體的作為,逐步將老舊的核電廠廢棄並以替代能源取代才是。


恩,念過國中的人都知道還有一種東西叫核聚變,地球上可用的來作為核聚變原料的存量,用到太陽系死掉都還用不完,且核聚變發電已進入實驗間段。有遠見的政府就會投入大量資金去研發這個東西,而不是投入大量資金、耗費大片土地去搞那種製造過程是高耗能、且高汙染的太陽能發電;或是其他高成本又不切實際的發電方式

fedora wrote:

台電的電費,分成兩個標準:

普通的電費:就是現在的電費

反核綠色電費:是普通電費的 2~3 倍,申請者可獲得獎狀一張、獎牌一面,您們的貢獻,將用來建設綠色能源發電廠,讓台灣的核電廠數量逐步減少....

然後反核人士要自清,請先自行去申請反核綠色電費方案,證明自己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借轉PO一下

aquaaqua wrote:
不要再拿德國來搞笑了好嗎?
這早就被踢爆了,
德國之所以可以不蓋核電廠,那是因為隔壁的法國核電廠蓋太多,
電力多到可以賣給德國用爽爽,
而且你貼的文章有著最可笑的謊言,
再生能源一直都是高成本,最好是壓得住電價上漲幅度,最後還不是全德國人用稅金買單,
文章裡面也沒提到一個重點,
再生能源對現代社會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可靠』,無法保證什麼時候都有電可用,
解決的方式就是我上面講的,跟法國買核電來應付沒電時的需求。

結論就是德國的廢核是假的,台灣要仿效也很簡單,
叫大陸沿海多蓋一些核電廠,再跟大陸買就好了,
這樣台灣也能跟德國一樣用環保的美名來欺騙世人了。



總算有人把真相講出來了
中華民國就是白藍一堆~把台灣搞得亂七八糟!
nanno wrote:
強烈建議去看看Discovery出的搶救車諾比...

http://www.56.com/u45/v_NTg5NzE1NjI.html


看完之後, 有許多人的看法一定會改變的....(恕刪)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了...

有了核電廠就要被有遠見的您冠上貪婪的小島?

同樣的,是不是建議您全家先將自己的用電先減少一半,

且試試算一下電費核算漲倍後,

後續整體物價壓力所造成的社會成本.

能接受的話,

再說吧!

還有,

要說服他人捨棄現在已進行且穩定施行的方案,

也得要提出合適,可行,且具備替代優勢的方案出來,

別只光會破壞,不講建設,

那麼也就是嘴砲了!

還有在153樓的 CYMKRGB 大大

已經為樓主您解說了許多替代方案的問題所在

您要不要也稍為參考一下!?


CYMKRGB wrote:
首先說我是贊成廢核的. 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廢的人.

甚麼是貪婪?

電就跟嗎啡一樣, 用了就戒不掉. 能戒得掉, 就不會在此嘴砲連連.

車若比事件後, 蘇聯沒有廢核.
三哩島事件之後, 老美也沒有廢核.
福島事件之後, 小日本也沒有廢核.
因為他們都中毒了.

而我們看到他們毒發的慘狀, 想要戒毒

要戒毒, 方法很多, 但要戒毒後還能身強體壯, 目前無解.

多蓋風力發電, 太陽能發電, 但是需要龐大的土地面積跟處理不穩定的發電量. (無解)

多蓋火力發電, 排碳已經破表, 不可能.(無解)
多蓋水力發電, 要蓋個水庫, 地方反對聲浪都很大, 而且能蓋的地方也不多 (無解)

若是大家少用電, 把高耗能工業像中鋼之流趕走, 核電就自然廢. (無解)
但你能少用電嗎? 夏天不開冷氣, 冬天不開除濕暖氣, 晚上10點關燈就寢. 不使用動物機.
不上網,不看電視,不坐電梯. 不用洗衣機, 不用冰箱, 不用吹風機. 晚上就只點一隻20W省電燈泡嗎?

高耗能工業關廠, 失業勞工&業主的損失也是要靠納稅人買單. 你願意嗎?

改智慧型電表, 每人每天限制用電度數, 超過額度就自動限電. 額度可自由買賣.但是這樣做領導人馬上下台.

改核融合發電, 零幅射. 但是如何獲得燃料&建廠技術? (無解)

最後是目前大家已經努力在做的, 也許50年後就能成功減少用電量. 就是少子化.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