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賺錢..不代表缺錢..老彭別搞錯了

fann0727 wrote:
cc大我相信您也很大機率跟我一樣是個房貸千萬或是苦哈哈買不起房的人 所以我也不怪您 您事實上也是彭的受害者

完全猜錯.


..... 但肯定被造神彭的新聞洗過腦
因為引言裡面的內容拿去問任一個經濟老師都會裡面觀念全錯

「老師說」學派乎???
而且又猜錯了,造神論文章看看就好,何必被洗腦.
看來美國政府應大量聘用此地經濟學老師,或許從此就不會有金融風暴.
"降息是讓有負債的人民或企業在經濟比較蕭條的情況下,可以減輕負擔"

這是一個原因

還有多數的原因是刺激消費。

不過經濟這玩意,就是要宏觀角度

彭先生如果真那麼差,應該待沒多久就結束營業了

去多多了解世界的局面吧,不然畫地自限?大家就會變成有錢人?

有意思喔
fann0727 wrote:
您相信企業競爭力另外...(恕刪)

您看了這麼多偉大經濟學文章,唸過許多經濟學理論,結果得到一個「美金無用論」?
就算沒上過經濟學,也會知道要向美國買糧阿拉伯買油,不可能用新台幣.
要不就上場搶購黃金去.
歐元搖搖欲墜.
人民幣比美金更不可靠.
shean9019 wrote:
不能因為房價高漲就怪...(恕刪)


所以我才把央行"主要的職責"介紹給大家,不然大家還以為央行的主要職責是
外匯咧. 也因為,大家都知道, 央行並不是以他的主要職責"CPI"的控制,來訂定
其利率/匯率,CPI反而只是其控制利率匯率後的"副產物",所以沒幾個版友知道
央行的職責是什麼,是很正常的-->因為完全名不符實.

而房價高的主因,是幾個政策造成的:低利補貼,寬限期,低利率.也許有人會再加上
一年前蠻風行的,低匯率論. 不管怎樣 , 前三個總是大家能認可的吧(也因此這個
區也一直圍繞著這些議題在講), 低利補貼可以怪總統府或行政院, 寬限期則政府跟
央行大概各半參與, 低利率就沒話講了,就是央行.並且,因要為持低利率狀態,在此其間
出現幾個異常舉動,比如: (1) 在雷曼前(因為雷曼後的美國亂成一團,無法做為各方的基準),
台灣利率基本上與美元利率掛勾,他一碼我一碼,然而中間突然改了,變成他一碼我們半碼,
也就是造成相對低利的狀態. 甚至為了補貼銀行業,允許銀行當央行升一碼時,銀行存款
利率只要升半碼,銀行可從中賺取利差. 也就是人民的口袋, 實質存款利率升速只剩原本
的1/4, 從而引導大量資金倒出市場(存銀行沒賺頭),但我國根本沒有可賺錢的新產業
(已經十幾年了,請問那個新興產業起來了?),所以等於鼓勵這些錢湧進投機性商品市場,
從而炒高房價(因為政府鼓勵大家進房市). (2)遇到發生通膨,央行卻不敢動作.原因很簡單,
政府與央行聯合煽動了一堆人進去房市(因有寬限期,所以等於鼓勵人們提早3~5年購屋),
這些提早購屋的人,其經濟基礎尚薄弱,若使用抗通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率,那麼許多房貸族
就崩潰,從而發生本土金融風暴,於是, 央行寧願讓人民自己去抗通膨, 也不願意升息,
甚至連宣示來意思意思都不願, 這種狀況持續到現在, 就變成通膨時央行不願動作,未發生
通膨時,如現在, 則是放給他負利率. 央行的天職完全不被重視, 通膨,負利率所造成的痛苦,
全叫人民自己承受.因為只要因房貸問題發生金融風暴,可怪罪的"前朝"官員下的下關的關,
只剩彭先生還在位, 難道大家不會丟蘿蔔逼他下台?所以央行只有死撐著,無視其天職所在.

而說央行在當經濟部長, 這次操作匯率想必大家都很有感覺, 有感覺到連企業
(理論上的受惠者)都看不過去. 說什麼匯率波動,我們有一段時間是很標準的
跟"真正價格"差5角到1元, 實際上匯率還是在波動, 只是央行將其鎖定固定"匯差".
最好笑是臨收尾還放消息說索羅斯虎視眈眈,結果匯率日成交一拉出來,根本沒有異常,
大概是我國央行在索羅斯家裡還是公司裡埋了暗樁,所以才"預知"有這個消息,並且
利用"放消息"就讓索羅斯打消念頭. 一場在黑屋裡抓黑貓的遊戲. 我是不知道
裡面到底有沒黑貓, 至少, 最後我沒看到那隻貓.


cckm wrote:
「老師說」學派乎???
而且又猜錯了,造神論文章看看就好,何必被洗腦.
看來美國政府應大量聘用此地經濟學老師,或許從此就不會有金融風暴....(恕刪)


連央行執掌都不知道 見效轉生氣...呵呵呵呵 您的結果只是聘用此地經濟學老師?
知道也要有權力監管 格林斯班主張放任 上帝下來當學者都無法防止已經漏洞百出的次貸市場

話說回來 您不想學就算了 可以繼續講些論調似是而非的東西
行家看不懂就算了 看完會稍微覺得有笑點而已
看您的發文水平得知您大約的經濟素養 目前應該比較難讓您懂這些基本討論內容

要真正討論經濟學看彭先生的行為 我寧願只看marcus等大大比較有學養的文章

另, 您有沒有房貸猜對猜錯都還好 個人之前經驗 買賣房子一次就落袋快兩千萬了
目前我很高興地正在再繼續背著房貸...會去利用經濟學幫自己賺到錢才是重點
fann0727 wrote:
連央行執掌都不知道 ...(恕刪)

果然是「老師說」學派.
直接講「老師不是這樣說」,通常比較能壓人.

在國內,想靠房產賺錢,又何必經濟學.
老彭作風個人並沒意見,央行要撈過界管經濟,那就管吧,無妨.
倒是美金無用論很妙,應該是某大師不容否認的論點.

如果個人當年不是自命清高,而去搞房產玩投機,所得又何止兩千萬.
經濟學理論唬唬人不錯,不過未必適合國內房地產.


1.央行資產負債表裡面有驚人的金額是美元計價的美債 美國人又越印越多這些無用的棉紙 拿來跟亞洲人換商品換台灣人的血汗還有肝臟

或許您老可以用「粗淺」的說法,來解釋為何美元依然是國際強勢貨幣?
marcus200115 wrote:
房價高的主因,是幾個政策造成的:低利補貼,寬限期,低利率.也許有人會再加上
一年前蠻風行的,低匯率論. 不管怎樣 , 前三個總是大家能認可的吧(也因此這個
區也一直圍繞著這些議題在講), 低利補貼可以怪總統府或行政院, 寬限期則政府跟
央行大概各半參與, 低利率就沒話講了,就是央行.並且,因要為持低利率狀態,在此其間
出現幾個異常舉動,比如: (1) 在雷曼前(因為雷曼後的美國亂成一團,無法做為各方的基準),
台灣利率基本上與美元利率掛勾,他一碼我一碼,然而中間突然改了,變成他一碼我們半碼,
也就是造成相對低利的狀態. 甚至為了補貼銀行業,允許銀行當央行升一碼時,銀行存款
利率只要升半碼,銀行可從中賺取利差. 也就是人民的口袋, 實質存款利率升速只剩原本
的1/4, 從而引導大量資金倒出市場(存銀行沒賺頭),但我國根本沒有可賺錢的新產業
(已經十幾年了,請問那個新興產業起來了?),所以等於鼓勵這些錢湧進投機性商品市場,
從而炒高房價(因為政府鼓勵大家進房市). (2)遇到發生通膨,央行卻不敢動作.原因很簡單,
政府與央行聯合煽動了一堆人進去房市(因有寬限期,所以等於鼓勵人們提早3~5年購屋),
這些提早購屋的人,其經濟基礎尚薄弱,若使用抗通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率,那麼許多房貸族
就崩潰,從而發生本土金融風暴,於是, 央行寧願讓人民自己去抗通膨, 也不願意升息,
...(恕刪)

marcus200115大在這樓發的幾篇長文都很有見解......
另外有HaHaSue大提及央行要上繳政府財源一年2000億,若是真的,
那麼央行獨立超然行使公權力的角色,就不免難以讓人信服,
但也因為透過01各位網友的辨證,
讓大家可以從經濟學角度,多思考思考台灣央行應該扮演的角色.....
cckm wrote:
美元依然是國際強勢貨幣...(恕刪)


強勢貨幣跟清算貨幣不同.... 買賣使用的清算貨幣跟外匯存底也不同

您認為美元至今日還是"強勢貨幣"???? 您真的有理解您所說出來的內容嗎???
力勸如果針對經濟相關辨證有興趣參與 可以多唸正統的書本...
沒有別人會因此受益 是您本人~~

我們的祖產跟公產跟生活費不同 祖產不需要全拿去換石油或是換小麥
所以祖產公產不需要以清算貨幣的方式儲存





但是彭卻是把我們的台幣祖產 通通都換成美元了 不是黃金也不是日幣也不是人民幣

是3年前早已開動瘋狂印鈔機+舉債上限持續破表 無用的美元與美債

彭先生可怕的地方在於他把大家都看清楚的美金前景完全無視 可恨的不是他不懂 是他都知道!! 美國瘋狂舉債+印鈔3年來繼續搞狂印台幣+對美金貶值運動 讓大家活的更慘 同胞用血淚去抗通膨 他本人帳上卻年年賺錢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也

繼續把全台灣人民跟子孫的財產賭在美金上 然後每年又要繳庫盈餘 央行不事生產 又不是台積電 就憑他 也能年年賺錢?? 沒別的 持續作一件事 強迫台幣比瘋狂貶值的美金更瘋狂貶值就對了~~ 然後跟記者打好關係 沒法打好關係的就改成打電話 通知不准寫 洗同胞的腦


爲了每年重複達成這目的 手段需要放出瘋狂多的新台幣 再次建議去央行觀察10年來貨幣供給增加幅度
像marcus大所說的 台灣沒有需要錢去賺錢的地方 這些彭製造出的本土熱錢便順勢引導去追逐房子車子
然後薪水族領一樣的月薪 殊不知彭先生10年來蠻幹 硬是要達成第一年不小心賺到的錢 釋放更多的新台幣...你手上的新台幣~~拜他之賜早就沒有那麼希奇拉!!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造神還有瞎子要信 飲鴆止渴禍延子孫 哪個總裁不會用這種惡性的手段獲利? 連我都知道這樣帳面會賺錢了 博士們出身的前任總裁們不會嗎 是只有彭有膽子敢這樣搞而已....現在事情敗漏鬧大發了 他繼續邈邈 很好奇最後他會有什麼下場

另, 回答您的非美金不可說 家裡大額存款跟拿去買開門七件事的生活費 是不一樣的吧

因為要用美金買油鹽醬醋茶 而把身家祖產通通一骨腦都放在美國公債 這就是您的祖產放美金論的奧義嗎?

另外 美元從圖表上有顯示的時間起 就已經不是強勢貨幣 強勢貨幣正確意思有待您或好心鄉民提供

所以 各位看官覺得 我們台灣人有虧欠他這個"一將功成"這麼多嗎? 被他這樣糟蹋

TONY_H wrote:

該教授繼續計算出,從1999年初央行開始加速賺錢至今,新台幣的實質有效匯率已經下跌了22%,換算起來,這12年台灣實質財富少了18兆元,但央行卻貢獻給國庫1.8兆元。


全民財富少18兆 好歹央行握的美債 帳面貢獻也該要18兆 這些美債只有一點八兆是怎麼回事???
就是因為美國繼續發公債~~公債不稀奇了~~還要被降評等
彭壓低台幣狂買美金 給台灣同胞喝毒藥喝到彭自己也忘了美國人也是餵毒藥給他吃~~~八A?!?! 我寧願有個C級總裁


你知道在全台的公民營事業之中,獲利最多的是誰嗎?答案恐怕會讓你嚇一大跳,那就是中央銀行。


據《今周刊》報導,央行從2006年至2010年,共獲利1.22兆,平均每小時可賺進2千8百萬元;以2010年來說,不僅是最賺錢的公營事業,其2251億元的盈餘甚至強過當年的民營企業獲利王台積電,當時台積電的盈餘為1616億,但如此現象是正常的嗎?

▼央行每年賺進大筆鈔票,近5年來平均每小時賺進2800萬台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央行2012年的年度預算中,預計上繳國庫1800億2213萬元,超過政府預估全年歲收的10%,就連央行總裁彭淮南都坦言,國家的歲入超過10%得依賴央行,確實是個問題。他說,去年度央行繳庫的金額是政府總歲入的12%,但美國只有2%,日本與英國更只有0.14%及0.15%。相較於口袋越來越淺的民眾,央行賺錢的能力卻這麼強,這的確是個非常不尋常的情形。
在台大經濟系前教授林向愷看來,央行這幾年來「超級營利事業化」的表現,正是造成台灣當前眾多問題的源頭之一,而當中的關鍵就在「價格決定」。他指出影響央行獲利的因素有5個,分別是盡可能累積外匯存底 、增加利息收入、壓低利率、阻升新台幣匯率,以及國外的利率環境,這當中除了最後一項,其餘央行在相當程度上都能夠控制。
雖然央行的獲利驚人,事實上卻對民生經濟造成了許多衝擊,《今周刊》就歸納出了主要的6點:

1.該升息而未升 讓民眾存款縮水
一位財金系教授將每年台灣家庭的現金與活存金額,乘上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從05年至09年,台灣人共少賺了1.37兆元,但在這5年,央行繳給政府的金額達0.95兆元。

2.台幣匯率不升 對外購買力大減
該教授繼續計算出,從1999年初央行開始加速賺錢至今,新台幣的實質有效匯率已經下跌了22%,換算起來,這12年台灣實質財富少了18兆元,但央行卻貢獻給國庫1.8兆元。

3.存放款利差低 金融業獲利困難
以2010年來說,因為異常偏低的存放款利差,台灣金融業者大約少賺9千億元,當年央行繳給政府的金額則是1千8百億元。

4.賺不到利息 全民競逐高風險資產
由於央行利率維持低檔,一般銀行自然不可能調高利率,造成民眾認為存錢在銀行不僅賺不到,不到1%的利息反而會被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等因素給吃掉。賺不到利差的民眾,就會逐漸將資金投入股市、匯市、基金等處,甚至是不少高風險的投資工具中;同樣的,獲利降低的銀行,也被逼不得不銷售更多高風險投資商品,形成惡性循環。
5.匯率長期偏低 扼殺內需產業
台幣貶值,台灣商品價格比他國同品項售價便宜,有利出口業者。但當業者不斷追求「比別人便宜」時,就浪費過多資源在殺價搶單的動作上,原本可用來生產更多符合內需的商品與服務,變成追求外銷,間接扼殺內需產業的發展。

6.台幣續貶 全民身陷外匯風險
央行努力累積外匯存底,但外匯是全民資產,這種作法等於是「把台灣人賺的錢不停存到國外」。以2300萬人口計算,目前每人平均外匯存底約1.7萬美元,等於51萬台幣,也相當於2010年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換句話說,央行將台灣人的一年可支配所得放在海外,承受外幣匯率波動,相對提高台灣人累積財富的風險。

▼央行狂撈錢,民間苦哈哈的6大真相。(ETtoday.net製表;資料來源:《今周刊》)

以目前的現狀看來,央行的直屬上司行政院,或是監督其預算的立法院,對央行的異常獲利不僅不在意,甚至態度傾向鼓勵央行創造更多的獲利。曾任央行副總裁的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就建議,在考核央行營運的績效時,應將重點放在外匯存底的「操作報酬率」就好,不需要將獲利或繳庫的「金額」列為重點,因為只要不在意金額,央行就沒有累積外匯存底、減少資金回收,以及壓低利率的必要。


原文網址: 全台最會賺!央行每小時狂撈2800萬元 民間苦哈哈 | ETtoday政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229/15667.htm#ixzz1huZCPjQ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