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N' 美國 貧富差距 圖表 ~~~~

madscrew wrote:
美國人

不用說那麼多!
三年前我親戚小孩拿著現金1500萬NT到舊金山買 "平房",
我相信也會讓美國人咋舌的,
當初我也不認為那會有多好.

這其中的關鍵只在: 有沒有足夠的錢買?
沒錢就要認命,
包括自行找到 "出路"!

madscrew wrote:
若放到全球 我告訴你
台灣幾乎一半以上人口 都是全球的前20%
這意思是 你也在奴役 全球的廉價勞工
...(恕刪)


我倒認為是稅制不公,以致社會福利及12年國教....會有門檻限制。

藏富於民值得驕傲嗎?!
我認為"藏富於民"這說法是為政府無能遮羞。

------------------------------------------

有錢人把錢搬離台灣!!政府不盡快想出好的稅改。
未來20年大陸政經穩定下台灣富有的人更會無懼的攜眷帶錢西去不復回。
法國尚雷諾不會是絕無僅有。
我只看到很大的貧富差距,跟房價有什麼關係?
有錢的人愈來愈有錢,沒錢的人相對的要比較辛苦來達到有錢(可能需要運氣),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我也看不到你有什麼高見,也只是拿別人講過的又出來再講一次

有錢人可以買一堆房,沒錢的人不要買,又有什麼掠奪的關係在?
(要擁有房子很簡單,便宜的地方一堆,年輕時買不起熱鬧的地方,老了回鄉下買房也很容易)

我倒覺得其他的民生必需品漲個不停,這才叫掠奪
你講的掠奪...你未免也把房子跟貧富關係連得太近了點
中國政府2011~2015計劃興建3千6百萬戶保障房。2012年開工的住宅,政府保障房加上民間商品房超過2千萬戶。

2013年開工的住宅會少一些些,建造中的戶數會超過4千萬戶,達史上新高,看來經濟會不錯。其實是一大黑洞。

明年、後年呢?還要蓋更多嗎?不然經濟成長率會下降,不好吧!而大量減少蓋房子的話,龐大的鋼鐵、水泥、玻璃、瓷磚、油漆、、、產能過剩,如何消化?例如現在鋼鐵需求那麼高,但是產能更是高,鋼鐵已經不斷跌價,未來更多產品價格下跌,將是超低通膨到通縮的。


李克強視察保障房工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JLQ3pd3is&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之前很多節目就有探討,許多美國人淪為甚麼都沒有甚至負債的,多是上波跟人家瞎起哄炒房地產失敗的犠牲者,直接掉進M型左邊。有新聞報房子被法拍後,還有住在車上的。

跟台灣目前情形很像,許多人揹遠超過自己能力的房貸,寄望炒房賺差價,但台灣這種高空屋率,人口快進入減少階段,需求不振,房巿長期走空,很多人這波會淪為甚麼都沒有甚至負債。


美國多數富豪是靠產業起家,不是靠炒房地產起家,美國才能有這麼多大企業,這是比較健康。比爾蓋茨、巴菲特等等沒聽過炒房地產,人家財富也是那前1%,倒是上波美國房地產崩潰,許多愛玩房地產大亨跑路,從原來1%掉進99%。

madscrew wrote:
但問題是 房價所得比..
80%的人甚麼都沒有 裡面還有一半負債
你說這酷不酷 超酷!!.(恕刪)

goblinlord wrote:
印這麼多鈔票通膨還不...(恕刪)


印鈔票的確是希望通膨
但老美QE即將有條件退場
就是因為看不到通膨
失業率也壓不到6.5%以下

拜託不要一聽到印鈔票就高潮要通膨了
拉~
台中空屋率太高居然到3成,重劃區空地一堆,在胡巿長大力重劃之下,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人口負成長),不怕沒地蓋房子。我住7期朋友說近來7期幾乎沒成交,只靠投資客炒囤積沒需求就是這樣。

最近日元重貶,中部許多跟日商競爭的產業包括精機業等等,受到重傷,假如他們沒拿公司錢炒房,可能撐的過去,假如是短視如你說拿去炒7期,那可能兩頭空。

你太高估台北客,之前是台北房地產看漲就生憨膽,他們在台灣各地到處買等賺差價,該買的都買了,現在是連台北房地產都開始走空,他們已經沒膽了,甚至破膽。

台北精華區不是不會跌,上一波很多也跌超過一半,總價高跌一半就很驚人。這次基本面比上次差許多,房價又高,該買的都買了,連精華區也是前景堪憂。


小沙皮 wrote:財富分配是主題, 但是除了擠身進入那8%的人裡面, 其實無解!
我上週聽到朋友說, 七期裡面的投資客漸漸少了, 取代的買主多是台北的"有錢人"和彰化的企業家,
他們的特色是只買寶輝, 聯聚, 龍寶, 由鉅, 而且同時都擁有不只一間, 作為置產與傳家!
雖然他們不住裡面, 但是很多都是不賣的!
我想, 這些房子落在他們手中, 想要等下跌接手是難上加難!
也許開版的大大認為只有大安信義才是台灣的精華區,
但是我認為台灣還有具潛力的地方, 可以和大安信義相比擬的, 就是七期和水湳經貿園區
畢竟我以前也住過信義計畫區外圍, 現在住北屯區, 我的觀察告訴我不會錯!

科瑞岱爾 wrote:
台中空屋率太高居然到...(恕刪)

印象中北市精華區好像沒跌過腰斬,最多在三成左右,
而且後來都再創高,當然以後誰也不知道.
在2002年前後時,台北許多精華區房價比高檔跌超過一半,尤其是較新的大樓,有在那時注意房地產巿場,會看到報紙最常報的是金拍、銀拍屋滿天飛,許多銀行經理也可拿出長長一串為打呆帳的待處理房屋名單,包括許多精華區,且還願貸款給你鼓勵你買。但前提是你沒套在高檔才有餘力買。

那一波房地產會回升,主要是台灣產業像電子業還在蓬勃發展,許多人有賺到錢(不是靠現在你丟我撿炒房這種),薪水有成長,空屋沒這麼多,人口成長(尤其是人數多的5、6年級要成家立業),所以有需求能支撐房巿反彈。雖然當時主流媒體冼腦說台灣景氣有多差(那段時間新聞報導流行的第一句一定是「現在景氣差...」),但我手中資料卻不是這樣。

而這次是從2008年後,之前流行的「現在景氣差」這詞突然不見了,主流媒體從捧馬,到幫忙怪國際局勢,怪前朝,且吹捧台灣一些笨舉動謾罵前朝鎖國,讓中國快速磁吸台灣技術、資金後,現在發現不對才開始認清事實報導景氣真的很差,因為捧不下去,這才真的問題很大,目前看很難逆轉。


Dent wrote:
印象中北市精華區好像沒跌過腰斬,最多在三成左右,而且後來都再創高,當然以後誰也不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