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人生 wrote:產檢排很久的原因~是因為四大科出走~~婦產科得醫生大量出走好嗎... 新竹縣市是生育率最高的縣市 ~ 這邊除了幼稚園要用搶的之外,連國小也是用搶的,搞得很多國小都是"總量管制"學校 ~ 像竹北市還因為小孩人口過多,國小不足被幹礁,這2年還為此蓋了2個新國小(還沒完工) ~所以 ...... 不要不懂裝懂好嗎 ???
ID1983332 wrote:新竹縣市是生育率最高的縣市 ~ 這邊除了幼稚園要用搶的之外,連國小也是用搶的,搞得很多國小都是"總量管制"學校 ~ 像竹北市還因為小孩人口過多,國小不足被幹礁,這2年還為此蓋了2個新國小(還沒完工) ~所以 ...... 不要不懂裝懂好嗎 ???恕刪 那位網友說的是原因之一,以總體面來說您說的也是原因,就您說看到的現象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不贅述但是沒必要說人家不懂裝懂吧
Ok, 我是比較相信實際數據根據樓主在第一篇提到的新生兒數量民國70年之前的新生兒數量大約在40萬人, 民國102年大約在20萬人也就是大概少了一半的新生兒,但是從您的發文裡面來看, 您母校的校長說現在只招生150人, 但是您說您以前念書的時候甲乙丙丁戊...共十班, 每班55人, 也就是550人, 如果依照台灣新生兒數量變化來看, 貴母校的新生數量應該是只減少一半左右, 這樣計算應該是入學新生275人, 但是實際卻只招生了150人, 那差額的125人去了哪裡呢? 自然是您的家鄉除了少子化以外, 也出現了人口遷出(尤其是適婚適育的年輕人)..至於這些遷出的人去了哪裡? 我想到都會區的機會應該遠大於跑到更鄉下的地方吧...ddr7011 wrote:上禮拜國小老師嫁女兒...(恕刪)
現在是台灣戰後第二波嬰兒潮的結婚生育高峰,去年又是龍年,出生人口數才過去高峰的一半多一點點。再過一兩年,戰後第二波嬰兒潮的結婚生育高峰一過,出生人數會加速減少。而台灣戰後第一波嬰兒潮,剛到64歲, 人口老化只會更嚴重,往生人數只會增加更快。2014或2015年的某一個月開始,我們就可能看到往生人數比出生人數多,...
或許人口外移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吧?我不在教育第一線所以感受沒有特別深但是我的母校是大學校當時很多同學都是想辦法寄戶口跨區就讀可能因為這樣才會有那麼多學生雖說是鄉下地方可是大工廠也不少就業機會多人口似乎沒有外移的很嚴重近兩年反而是移入居多不過校長提到105年這個數字或許可以觀察看看Nelson5 wrote:Ok, 我是比較相信...(恕刪)
設立國小有一定程序。只要該地發展到一定程度,地方政府就一定會蓋新的國中小學。這是義務。不然大家搬到新社區。小孩卻要大老遠去就學。這當然不便民。問題是舊小學乃在,即使該社區人口外移嚴重,小孩愈來愈少。外加大家生得愈來愈少。所以,小學數量是一直在增加。但舊學校,除非學生數掛零才廢校。也因此在雙重原因下,班級學生數愈來愈少。當少子化加速後,人口外移嚴重地區中小學將面臨學生數急劇減少。至於要不要到學生數零才廢校。那就看政府了。
少子化是眼前的事實!!!!有人說 新竹小孩多----那是見樹不見林因為很多年輕一代搬到新竹住----所以局部有這樣現象之前住台北市----以為只有台北有班級人數25人的現象 (還有 15人的班)到桃園後---有些國小也都只有25人 ----而且 班級數 6年級 9班 ,一年級 5班........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到大陸找工作也是不爭的事實年輕觀念也生的少外配的問題也慢慢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