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住宅改造王 蓋了一個7500萬日幣的透天..


RICE 1502 wrote:
把日本捧太高了吧
日本真技術那麼高,阪神大地震為何高架高速公路整排倒,
根本是設計錯誤又偷工減料.

等日本蓋出世界第一鋼骨大樓再談技術層級多高.


不是大家要把日本捧高高,是大家有目共堵而已
阪神大地震是1995年,是一個16公里芮氏7.3的淺層地震
比台灣921的8公里芮氏7.3的淺層地震震央深一倍而已
所以你可以比較一下這兩個大地震發生後的破壞程度
就只差在台灣高速公路沒剛好經過這一帶而已
不然你看921那時候的馬路,你確定這種地震程度在台灣就不會有事?
去google一下921時候的石岡水壩
你應該就不會有為何阪神大地震會把高速公路震倒這種問題了
分門別類的討論一些議題。

首先,日本有禁止五層以上使用RC嗎?我不懂日文,找不到法規內容。

不過找到一篇2010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對於超高層、以及新型鋼筋混凝土New RC技術的回顧跟報告,其中p7-p22之間有對於關西大地震後,日本對於高層建築使用RC的說明。特別是p.21,有說明自『2009』年起的結構設計規範,裡面針對所謂五層以上鋼筋混凝土建築(20m以上),有規範,但無禁止。

(file:///C:/Users/TD/Downloads/complete.pdf)

000

做了一些簡單的回顧,會有日本禁止5層以上建築使用RC這種說法,應該出自林憲德老師的一些文章,有的文章寫的是『嚴格限制』,有的則是『嚴格限制停止使用』。為何林老會有這種說法?不知道。

不過我說明一下,林老是設計組出身的,成大因為他設計能力很強,把他送到日本學設計,結果他叛逃,去學最新的綠建築,以不到四十歲升教授而出名,是台灣的綠建築先驅之一,可能比最近很紅的台科大的蔡前教授還要先驅一點。因為是留日的,日文應該沒有問題。只是為何會有這樣的認識?不知道!成大不只有綠建,還有結構、構造組,結構組的姚昭智、張嘉祥老師,都是成大的老牌(還很年輕喔)教授,1995年關西大地震時,他們就在成大教學了,他們也很懂鋼構,這一點毫無疑問,1995年前後,成大就已經把研究生丟到中鋼去學焊接,打算要訂定焊接標準,如果RC是一種被限制的材料,不可能成大還繼續教RC,也不可能建築師考試還在考RC,瞭解考試出題制度的就應該知道這種說法的合理性。

扯遠了。內政部金屬研究中心林研究員的文章,基本上應該也是引用林憲德教授的觀點。法規怎樣規定?我不知道,就算林老錯,我也不好意思說他錯,不過你要在日本看到10層以上的RC建築,五年內興建的,很多,舉個熱門的,比方2011年剛完工,池袋Owl Tower,地上52層,RC造。http://www.nomu.com/tower/id/P0024263/

其他案例該網站還很多,語言障礙比較少。

我想,林老要表達的,是1995關西大地震後,就耐震角度,認為RC有缺陷,應該要嚴格審查,台灣使用RC的狀況比日本廣泛,更應該好好檢視。這一點,沒有錯。

但,技術一直在往前滾動的,日本有NEW RC計畫,一直在改良混凝土的效能,所以日本是否真的有禁止五層樓以上蓋RC?我認為是沒有的。

tdbigman wrote:
分門別類的討論一些議...(恕刪)


ok 或許是 嚴格限制

RC被嚴格限制

總之 你說的叛逃林老師 我也不認識


但我知道的是 人家好歹也是相關產業
怎樣都比鄉民嘴砲強

鄉民甚麼也不懂 就說
台北市大樓造價 5萬/坪

你覺得我要信誰?

日本透天 36萬/坪 造價
我看酸民也沒出來 講話
還不是店店 閉嘴
menter wrote:
這裡有好幾位專業人士...(恕刪)


你先去看看台灣鋼結構鎖螺栓的規範吧!不要想得太簡單以為鎖一鎖扭斷就好。

你說到現場直接組一組,就算場內有假組裝,也沒那麼簡單。

沒有比較好控管~只是公差可以大一點。

公司更新20年前某設備,拆下來20年前F10T螺栓比剛買的台灣製的還漂亮。

說螺栓就好,台灣螺栓剛剛好都是符合規範下限,所以台灣跟日本比起來,台灣K值通常比較大。

不務正業 wrote:
不是大家要把日本捧高...(恕刪)

921不完全是RC的錯,921前政府審設計規範,規範有所不足,加上偷工減料。

我看到921前後,一樣四層樓,柱子長寬大小目測大概差一倍。

就樓上說過的..總統府也是RC結構。

metta-sati wrote:
其實我滿建議年輕人去...(恕刪)


你說的那部落格,其實還好,之前有找相關教材,台灣停留在N年前。

初學者建議可以到日本熔接協會看看,圖文並茂還有相關銲接影片可以看。

mdqwe wrote:
你說的那部落格,其實還好,之前有找相關教材,台灣停留在N年前。

初學者建議可以到日本熔接協會看看,圖文並茂還有相關銲接影片可以看。
.(恕刪)



看來大大 超級高手
光是聽到 日本熔接協會 就感覺 太深了...
請問有影片連結嗎 有空來學習一下 可是我不懂日文....


不過我相信你說的 台灣技術落後日本很多

光是看節目 就有感觸

尤其日本木造的功力 跟補強結構的idea 工法...
看了瞠目結舌..........

只有兩個字 爆強!!

mdqwe wrote:
你先去看看台灣鋼結構鎖螺栓的規範吧!不要想得太簡單以為鎖一鎖扭斷就好。
你說到現場直接組一組,就算場內有假組裝,也沒那麼簡單。
沒有比較好控管~只是公差可以大一點。
公司更新20年前某設備,拆下來20年前F10T螺栓比剛買的台灣製的還漂亮。
說螺栓就好,台灣螺栓剛剛好都是符合規範下限,所以台灣跟日本比起來,台灣K值通常比較大。


你到底是不懂還是故意誤導別人?

我一直講,RC跟SC只要按部就班的設計及生產,都是很好的,

只是,RC現場難控管,所以比較容易偷工。我沒有說減料哦。因為自從十八標以後,鋼筋上面有浮刻工廠代號,如果用低強度代高強度鋼筋,很容易被查到。

所以,RC主要問題是現場偷工。如果箍筋跟主筋沒有綁好,地震一搖就全部分離,整棟大樓就下來了。921很多都是這樣的情形,所以後來有建案在展示屋把鋼筋綁得密密麻麻,當作廣告就是這個道理。

mdqwe wrote:
就樓上說過的..總統府也是RC結構。


總統府前身是台灣總督府,監工認真的程度如果比照來建我家,我當然放一百二十個心,最好你可以保證現在所有RC建案的業主都那麼認真!

台灣螺栓的圓棒只有兩家生產,一個是中鋼另一個是豐興,就算比新日鐵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台灣鋼筋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買到東和豐興的,當然可以放心。如果你買到之前有鋼筋掉到板車下,會斷成五根鋼筋,然後還是照用不誤的工廠,我就不相信你還是對RC那麼有信心?

menter wrote:
你到底是不懂還是故意誤導別人?

我一直講,RC跟SC只要按部就班的設計及生產,都是很好的,

可能有誤會,我只是想表達說,SC監造控管必須比RC還要嚴格,當然好的設計配合好的施工才能有好的結果。
SC偷功也是常常看到,螺栓孔位置錯誤,直接火焰切割大一點,反正當事者都認為鎖起來看不到就好。

我覺得SC最大優勢局部修改很簡單,至少比RC簡單。

menter wrote:
台灣螺栓的圓棒只有兩家生產,一個是中鋼另一個是豐興,就算比新日鐵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圓棒是原材料我相信當然都沒問題,台灣製造螺栓也都是符合規範只是在下限,重點台灣開始有廠商魚目混珠用大陸製的...

menter wrote:
台灣鋼筋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買到東和豐興的,當然可以放心。如果你買到之前有鋼筋掉到板車下,會斷成五根鋼筋,然後還是照用不誤的工廠,我就不相信你還是對RC那麼有信心?


不幸的是大陸鋼板也開放進口了,不是大陸貨不好,有時材料跟材質證明會不一樣。
metta-sati wrote:
看來大大 超級高手光...(恕刪)


http://www-it.jwes.or.jp/mw/index.jsp

你先看看台灣的教材,再看看日本的影片,你會深深有感觸,台灣不重視基層技術。

我也不懂日文,台灣教材看一看,就知道日文影片想表達啥。

我之前跑2家書局查資料,書本裡圖片都還是線條畫出來的,差不多就加工出口區那個年代的書,之後沒啥改版。

書本裡的乙炔還是用電土生成,這年代我還沒看過電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