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德國房市之跪求不要再轉崇洋文啦!(已補充)

我發現到你的死角,

是算術不好.....

假設慕尼黑一坪八十萬,台灣一坪六十萬

10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計入虛坪實坪的差異,

在慕尼黑與台北可能需要2400萬

2400萬除以房租房價比,

慕尼黑人一年要支出72萬的房租,

台北人一年要33萬

跟你講這麼多,我還真是佛心來著的啊....
呵呵呵
你引的這篇文章,犯了我本文中提出的所有毛病:比喻之當

如果是短期因天災人禍造成的價格震盪,

政府自然可以用強勢的公權力介入壓制

但是,

就算不作為,稍加等待即可回歸到正常水準.

就像是感冒咳嗽發燒,

醫生大多給的只是支持性治療,

大多的病痛,不看醫生,稍加休養,多半也可以痊癒.

但如果是慢性病或重症呢?

長時段的價格飆漲,代表的是一種趨勢

這時,所有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手段,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德國就是個例子,

被台灣媒體認為是善正的限縮房市政策

事實上就是這波房價暴漲的元凶之一

台灣目前的優勢,

在於房租低,我們經得起等

風林火山,最難的就是不動如山,我懂...
呵呵呵
一件事本來就會因觀點不同有不同的解讀

不過我蠻好奇這邊有多少人在德國買過房
(因為很多稅制上的資訊好像不太正確)
freud0718 wrote:
你引的這篇文章,犯了我本文中提出的所有毛病:比喻之當
如果是短期因天災人禍造成的價格震盪,
政府自然可以用強勢的公權力介入壓制
但是,
就算不作為,稍加等待即可回歸到正常水準.
就像是感冒咳嗽發燒,
醫生大多給的只是支持性治療,
大多的病痛,不看醫生,稍加休養,多半也可以痊癒.
但如果是慢性病或重症呢?
長時段的價格飆漲,代表的是一種趨勢
這時,所有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手段,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德國就是個例子,
被台灣媒體認為是善正的限縮房市政策
事實上就是這波房價暴漲的元凶之一
台灣目前的優勢,
在於房租低,我們經得起等
風林火山,最難的就是不動如山,我懂...

德國暴漲是因為歐盟利息降到歷史最低點。
德國暴漲是因為歐盟利息降到歷史最低點。
德國暴漲是因為歐盟利息降到歷史最低點。
跟德國打房完全沒關係。

德國政府60年來對於房地產一直是重稅政策。拖到2008之後,歐盟利息降到谷底,房價才開始拖勾。
而且要比拖勾,台北拖勾情況比慕尼黑更嚴重。

如果德國對房地產減稅,不知道慕尼黑還會翻幾倍?

喔!不過我知道你聽不懂。
m,要看打房有沒有效大概明年舊大蓋有譜了
德國好幾個州都提高交易稅
明年開始仲介費也改成賣方或是出租方交
還有提高了空房作商業用出租的標準

看看明後年的漲勢如何吧

freud0718 wrote:
你引的這篇文章,犯了...(恕刪)


分析的不錯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freud0718 wrote:
最高的是Au,平均售價每平方米7793歐,平均每坪超過一百萬.

這還只是Au裡面新舊屋平均後的結果,區內每平米開到五六萬歐元以上亦時有耳聞.(每坪800萬)

至於漲幅的部分,

從2011年的每平方米4273歐一路漲到2013年的5674歐.

兩年間的漲幅高達30%!!!
...(恕刪)

Au 在 Isar河的南岸, 離瑪麗安廣場,德意志博物館不遠, 應該是物件不多


freud0718 wrote:
引用這份資料與解釋,
Global Property Guide計算台灣毛租金報酬率為1.57%,是全球94個主要城市的最後一名.就我所知,有些房東收的租金,連1%都不到.

在德國,買棟房子出租比放銀行定存好賺太多了,投資報酬率至少是台灣2倍喔~~~
...(恕刪)


在德國要買房子出租來獲利? , 請注意有一整套綿密的法規
1.你買了不住,囤房, 非自用住宅要繳物業稅
以台北市平均房價2053萬, 以柏林的稅率
是要每年繳58萬2千元
是會有每年50萬的物業稅(台灣房屋稅只有1/10不到), 增加持有成本,投資報酬要考慮稅金!
2.空屋廢棄太久不住之後, 政府可以依法幫你出租出去(租金是依據公訂的”租金指數), 或依法賣掉
3.必須長期持有, 未滿10年就賣出, 請繳25%的資本利得稅(abgeltungsteuer),讓持有成本增加

買房子時
1.德國有獨立的"公正鑑價機構", 先鑑定出房價為多少,不是任由市場炒作

2.請先在銀行開一個存款帳戶, 先存入20%的購屋價金進去,外國人要存40%房屋價金, 不能向銀行搬錢出來炒房, 只繳息不繳本金,只賺差價

3.依法使用公證人(NOTAR)制度,貸款下來後, 房屋價金先進入公證帳戶(notaranderkonto)代管,一切查證完成後, 才轉交給賣方, 杜絕虛擬的買家, 左手賣右手炒房 。

4.德國完善的信貸制度,穩定了房價。 德國所有房貸都實行固定利率制,儲蓄房貸利率低於市場利率且固定不變,依法,銀行不能調漲。 商業貸款固定利率期限平均為11年半。
買第二間非自用住宅,沒有優惠房貸, 貸款成數降低,不能拿第一間貸款去炒第二戶 。

5.每次轉手, 請繳3.5-5%的物業轉讓稅(grunderwerbssteue的3.5-5%);1.2-1.5%的公證費;
0.8-1.2%的登記費;1.5-3%的地產代理費,再加上19%的商品稅VAT。

對於租屋
德國地方政府都有"住房部門",,主管社會住宅, 也管控房屋仲介, 必要時也買進法拍房屋做為社會住宅,供中低收入,老人,殘疾人士居住提供更新舊屋樓,自力蓋房子或租屋資訊諮詢服務
它會提供,租屋補助金
住房補助是社會福利的一部份
您住德國, 應該也領過

各地方政府的住房部,會定出租金指數 ,並定期對外公佈
並對出租狀況監控, 租金是有屋頂,有上限的 ,房東不能隨便漲價
如果是瑞士或德國政府,保證你一定有房子可以住, 保證你的房東不能隨便漲價, 房租每次調漲不能超過10%, 租約至少2年。政府會定期公告租屋金行情表,所公告的金額一定是負擔的起的, 負擔超過月薪? 政府一定給你租屋津貼。房租超過公告租金20%,只是輕罪, 房東違法要被罰款。
當約定租金超過"租金指數"的50% (在過去商業判例,經常以100%為"超高"的標準)。
租金明顯不相稱於出租人的利益。
收取昂貴的租金應予監禁3年或以罰鍰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分長達10年(§291 刑法典)。

在德國,生活必需品違反標示價格,被認為是在犯罪,例如餐廳門口不標示商品價格,旅館不標價格,或不依照標示的價格收費,都是違法的這在經濟犯罪法WiStrG 1954的§3 ,§4與配合的§16條文都有。
§ 3 Verstöße gegen die Preisregelung§3 違反價格體系
§ 4 Preisüberhöhung in einem Beruf oder Gewerbe抬高貿易或業務的價格

由於地方政府都會定期發布房屋"租金指數",所以租金也是屬於"定價法"的範圍

除此之外,防止昂貴的租金,在刑法§291也有相關條文。
在WiStrG 1954的§5也說明,何謂租金不合理。
在§7至§13 WiStrG 1954包含附加條款,則包括資產追回,即允許,對於非法獲得的差額,可予以沒入。

另外還有"價格監管"(PAngV)德國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價法Preisauszeichnungsverordnung
§ 1 PAngG, § 8 Abs. 1 Nr. 9 EichG

視房屋為生活必需品,房價上漲是社會大眾每一個人的功勞, 利潤不能完全歸於私人。而這樣的住房政策已經執行100年了,不必買自已的房子?

德國窮人租房就好,甚至領房屋津貼就足夠租房 ,沒有必要買房子
問題是,德國收入是台灣的2-3倍,房價卻和台灣差不多?德國就是有準備好一堆稅, 就等有錢人來繳。沒錢人等政府保障租屋就可以了

台灣的房價高漲,本來就不是正常的自由經濟,而是有幕後的黑手在炒作房價

原本100元一包的米, 在通膨時漲到200元一包

一包米的價值原本是相同的,但是藉由操作貨幣供給,印鈔票,紙鈔幣值的轉換,就造成100元和200元的差異
一包米的價值沒變,在通膨後,鈔票變了! 原本100元的鈔票, 變成200元. 表面上看數字變多了表面看似賺錢, 錢變多了,實則, 藉由轉換的過程,財富重分配了

銀行拿貶值的200元紙鈔借給貸款戶,買原本100元,卻表面增值為200元的房屋, 鈔票看似變多, 實為貶值。

還款時,銀行回收時,以貨幣緊縮,以利率上升, 造成通膨停止, 紙鈔增值此時,貸款戶卻不是還房屋實際價值100元,是還增值後的200元紙鈔,拿變貴的200元鈔票,去得到貶值的100元房屋。一來一往之間, 富者愈富,窮者愈貧, 拉大M型化的差距。

現在的房屋交易,是一場龐氏騙局,是多層次的傳銷,永遠在找下線, 賣房找不到下線時,可以找人頭,創造虛擬, 不存在的買家
房屋上漲不是因為GDP成長, 收入變多,房價自然成長, 而是來自下一個投資客投入的資金
投資客經過槓桿操作炒房、必須仰賴資產價格不斷的提升,營造出房價永遠上漲的神話,才能存活。 一旦新加入的投資者減少或停止,龐氏騙局就會崩潰。

前一個投資客吹噓房價會一直漲, 加價賣給下一個投資客,
可是,前一個投資客的獲利,並不是來自房屋自然增值,而是來自下一個投資客所投入的資金。下一個投資客所投入的金額多, 它就賺得多,房價自然就漲的多。
房屋再繼續加價賣給下下一個投資客。
這是一種多層次傳銷

所以當炒房客許諾一個超過"正常漲幅"的"房價",並誘使下一個投資客投入資金購買,以這筆資金讓前一個投資客獲利,這樣的行為在德國被認定為是一種Betrug 欺詐。
德國刑法有一個財產犯罪,詐騙是以"非法致富"為目標。對受害人以虛假藉口或掩蓋事實,欺騙而獲利,損害它人或第三者的資產。
欺詐是犯罪行為的侵犯財產犯罪。受保護的法益是"非自由處置財產"的所有者。

Kapitalanlagebetrug投資詐騙
投資欺詐是另一種形式的詐欺,這些犯罪者承諾有利可圖的”投資資本市場”,再以受害者的錢,來製造出獲利。
經典的投資欺詐模式是傳銷,其所指稱的收益,將以新的受害者的資金來支付。

因為投資客的資金, 又來自於銀行的貸款,對信貸部門做虛偽不實的陳詞, 也違反相關金融法令,如"銀行抵押貸款法"Hypothekenbankgesetz (HBG)

台灣的銀行, 超貸是常態, 投資客搬錢買房, 轉手數次, 最後再丟還給銀行。
在10多年前, 一堆銀行/農會/合作社,因為超貸發生擠兌時, 行政院為了補這個錢坑,還動用"金融重建基金"2000億
這又是全民買單

這個金融系統就是要讓民眾負債, 以擴張信用的方式向銀行借錢。如果每個人的收入都足夠買房/買車/買3C, 銀行就沒錢可賺。
因為新台幣的金錢價值有二種,一種是黃金本位價值, 另一種是發行的紙幣價值只要先犧牲紙幣的帳面價值
1.操控物價和紙幣的價格比率,讓紙幣貶值(紙幣價值不過是帳面上的數字),負債就會減少。
2.創造房屋不斷上漲的假象,讓人忍不住去追價, 深怕晚了買不到。
3.讓房屋變貴,只好借錢買房 。

銀行先以低利率讓借錢變容易,等貸款戶借款完成之後, 再調高利率回收 。

政府借錢可以發行國債,10年,20年之後再還,讓20年之後的下一代去還錢。每個政客都可以亂開支票, 亂花錢,錢不夠就再發行國債,以後債養前債,只要在它的任內不出事就好。入不敷出, 國債自然越來越高。但一般民眾不能這樣,還不出錢來就被追債。

2008年金融風暴, 銀行有巨額虧損,錢不夠怎麼辦? 讓貨幣供給額增加鈔票變多了,物品/土地並沒有增加,價格相對變貴,所有物價開始起漲。

鈔票就不值錢了,紙鈔變薄, 銀行的虧損實際金額也會縮小。

相對的,如果你非常努力,正職+兼差月入10萬,你付出的勞力原本價值10萬元,一旦通膨發生10%,你的勞力收入就會縮水到只有9萬, 再努力都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永遠變成屋奴 。

於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而且,永遠在還貸款 。
經濟學家凱因斯曾經說過:“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多數人貧窮的過程當中,卻使少數人暴富。”

一般的民眾只是棋子,不是這場賭局的玩家 。

就像一條橡皮筋, 長度能不斷被拉長,就是有印鈔機在後面不斷提供金流。
雖然有滯後現象Hysteresis,拉長後反彈回去的橡皮筋,未必會回到橡皮筋原本的長度。(炒過的房價難回到原點)
但是在橡皮筋被拉到最長時入手承接,將來就要承受橡皮反彈的力道, 是絕對不智 。

但是隱瞞橡皮筋原始的長度,假造拉長的橡皮筋, 還要下線"拉得更長", 當橡皮筋彈回原點時,大家都要承受反彈的傷害 。

租房子則不必找下線, 不會有虛擬, 不存在的租客。 房租得以呈現自由市場,正常的價格。

日本現在的房價, 只剩當時炒到高點,房市泡沫時的1/3
也是因為通膨,製造業成本上升, 製造業只好轉戰海外, 通膨東西變貴, 大家都不消費, 反而變成10年的通縮

拉長的橡皮筋,這種騙人的把戲,這是玩印鈔票的金錢遊戲,是虛胖的經濟。騙人的把戲不拆穿,都是買空賣空, 經濟是無法回到正軌的
freud0718 wrote:
長時段的價格飆漲,代表的是一種趨勢
這時,所有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手段,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德國就是個例子,
被台灣媒體認為是善正的限縮房市政策
事實上就是這波房價暴漲的元凶之一
台灣目前的優勢,
在於房租低,我們經得起等

趨勢? 所以台北市房價所得比世界第一高是趨勢?
你乾脆說台北市最強,台北市最厲害,贏過東京,紐約
而且,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也高過東京,紐約

房租低? 你根本搞錯方向,是房價太高導致房租低,
另外,你假如單純討論房租,請你別忘了,台灣90%的房東都在逃漏稅
假設繳稅的話,房租會提高; 所以,你目前看到的房租統計數字,都是錯的

freud0718 wrote:
假設慕尼黑一坪八十萬,台灣一坪六十萬

首先,你把台灣跟台北搞混了
(用德國某個城市來對比全台灣,光是立論就錯了)

計算實虛坪的差異,台北市每坪是78萬,慕尼黑還是80萬,
然後,他們的GDP是我們的兩倍,假如這樣你還看不出來,那恐怕你的數學真的不太好

gameheven wrote:
房價所得比(Price To Income Ratio)
Munich慕尼黑房價等於11.63年薪水
Taipei台北房價等於27.86年薪水

台北房價等於27.86年薪水,這還只是用虛坪去算的,
假如用實坪去算,這個數字是36.2,等於是德國的3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