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合不合籮輯樓上的你...(恕刪)


是又如何
不是又如何
除了公務員
有多少人是一家公司做到退休
有能力的人會到賺錢的公司
恐嚇有用嗎
這樣房價就不會跌了嗎
財大氣粗的財團思想
lml640707 wrote:
這觀念怪怪的
房地產有流動性問題
也有持有成本的問題(例如稅)
加上財務槓桿的問題(外國人很難在台灣取得融資)
基本上可以視為半封閉市場
至少在台灣外資如果炒房頂多是幫檯轎而不會是主力


你指的主力,是要把房地產炒起來...外資當然不足以炒起來,
但是他們的目的不在自己炒起來!而是─逢低承接與好利用...

外資很多有設立公司在台灣...
當年越南落難就不得不招外商,很多台商過去投資設廠,大量購入資產...
不需要用越南當地的槓桿,而是用台灣的槓桿過去越南買,
反正腰斬再腰斬,越南幣不值錢,吃一碗麵要用麻布袋扛錢去付,
當年用美金買超便宜,比正常時後貸款還便宜,這樣需要考慮當地能不能貸款問題嗎?
想太多了。

大老闆怎麼會去當最後一隻老鼠??

這波炒作,中間賺到錢、有點腦袋的,最晚也在13、14就跑了。

只有在1314進場的,才會套一生一世。

量縮到快底了。刀子就要下來了。

等著三折、四折的房價吧,最快要跌個三、四年,慢一點要五、六年。

套在一生一四的,加上利息,大概花110%的錢,買30%、40%的房子。

爽!!!!

Sunnycat40 wrote:
外資很多有設立公司在台灣...
當年越南落難就不得不招外商,很多台商過去投資設廠,大量購入資產...
不需要用越南當地的槓桿,而是用台灣的槓桿過去越南買,
反正腰斬再腰斬,越南幣不值錢,用美金買超便宜,
比正常時後貸款還便宜
反正腰斬再腰斬,越南幣不值錢,吃一碗麵要用麻布袋扛錢去付,
當年用美金買超便宜,比正常時後貸款還便宜,這樣需要考慮當地能不能貸款問題嗎?


小弟正好也在越南待過
過往台灣房地產也崩過幾次(e.g. 1990 and 2003)
的確有外資開資產管理公司(e.g.Lone Star)來檢便宜
不過也同時幫銀行處理了壞帳問題
銀行也從2003年的教訓得到了很多經驗

不過越南有個問題是外匯短缺
SBV權衡後不得不讓外資大規模這樣搞
台灣外匯存底雄厚
央行長期以來就不鼓勵外資做房地產投資
所以不至於如此

另外胡志明路邊吃一碗麵10000越盾而已
根本不需要用麻布袋裝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被柯P一搞,建商都退出台北市了,沒有持續的供給量進來,即使現在有空屋有餘屋,也是賣一間少一間,市場很快就變賣方市場了

partick11 wrote:
我個人名下是沒有房...(恕刪)


政府法律下過度干預就不是自由市場,最好的平抑房價是政府自己來蓋大量平價住宅,市場產品數量多時,有競爭,普羅大眾才會選擇平價產品,政府搞奢侈稅又讓房價轉嫁給購屋者,,再來一個房地合一稅,你若是賣家你要賠錢賣還是轉嫁購屋者,但獲利的都是政府..無本生意嚴苛課稅比古代黃帝還可惡,有些皇帝在位時提永不加赋,馬皇在位時搞一個課稅部長到處加稅,經濟越來越糟,有些不該有的證所稅也搞的證交稅減少...
沒人希望房市崩盤...而是希望房市回到合理價位

房子本質上是拿來住的,而非投資商品
居有有其屋是很基本的民生民有民享需求

當房子漲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一個家庭收入佔絕大比例在房子的貸款上
那你覺得
這家庭還會有能力去做任何消費
於是..百業開始蕭條
國家經濟停擺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很多老闆都是拿房子當擔保品跟銀行增貸周轉經營事業的
房價崩盤第一個就是你的老闆頭抱著燒了
一票網路族真的很阿天,以為崩盤後輪到自己可以貪婪了,貪便宜
工作不保之後一間就算一百萬,等於是一千萬一樣有什麼用
好啦~就算有一百萬一間的這天你也不敢買,好運點有資遣費拿的抱緊緊都來不急了那敢買,更何況一定有超過九成的人一毛資遣費都沒有,所以說可別因為自己的貪婪卻害了自己嘿



所以房價越高 老闆賺錢 我們薪水越高就買得起房子?
用房子做周轉金... 請問有聽過中小企業銀行嗎?
你是老闆你會用房子這樣周轉?
甚麼邏輯?


odko wrote:
政府法律下過度干預就不是自由市場


嗯,我同意

所以文中提到,過度的打房政策是不適宜的
但那一個國家的自由市場,是完全沒有干預的呢
您說是吧
yule1224 wrote:
房價漲,建商有利可圖,因此有了動機想要建更多房子,而房屋擁有者也看到有利可圖,因此有了動機開始賣房子。
這時市面上賣房數量大增,換句話說,市面上可買的房屋數增加,室內設計的需求怎麼不會跟著增加呢?
當室內設計的需求增加,但設計師的數量就只有那麼多,設計師不就有籌碼可以喊高自己的工資嗎?

這牽涉到兩個問題,
1. 室內設計師的利潤是自己喊高的還是因為自己品質好名氣大所以喊高? 所以因為設計師的數量有限還喊價, 這樣對嗎?
2. 當你房價高到成交量縮小, 無論是新成屋還是二手屋設計師, 都接不到案了, 還有籌碼去喊高自己的工資?,這樣對嗎?
<所以房價的不合理飆漲對室內設計師當然不是好事>

yule1224 wrote:
房價漲,建商有利可圖,因此就有了動機想要建更多房子,當然要跟建材行進貨,建材行的買家增多,怎麼不會賺多呢?
而房價跌,建商減少意願建房,當然也連動影響建材行的生意,建材行當然會賺比較少!!!

同樣的, 你房價高到成交量縮小(目前已經是哀天哀地的小了), 換屋的人變少, 需要裝潢的物件變少, 建材需求當然變少,
您說那段是大家都預期房價高漲拼命搶建, 但是建材行只開幾年就夠了? 開門做生意求的是長久, 不是飲鴆止渴,

yule1224 wrote:
同理,房價漲,想要建屋和賣屋的人變多,油漆工的需求怎麼不會增加?
當需求增加,油漆工當然會賺比較多。
房價跌,建商和房屋擁有者見到無利可圖,自然就減少意願想要去建屋和賣屋,當這類的需求減少時,油漆工可接的案件減少,怎麼不會賺少呢??

當房價高到成交量縮小, 想要建屋和賣屋的人還會變多嗎?


唯有把整個量放大, 才能嘉惠所有產業鏈的人!
唯有把整個量放大, 才能嘉惠所有產業鏈的人!
唯有把整個量放大, 才能嘉惠所有產業鏈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