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買房背百萬房貸,現在買房背千萬房貸

政府連安居樂業都辦不到了,我看台灣完蛋也是遲早的~
中原一點紅 wrote:
小弟的往來銀行也不只一家,只是剛剛被人家說是「魯蛇」,所以用網路銀行順便查詢一下即時餘額。如此而已
苦啊!只能繼續魯下去




怎麼去年沒去考慮換美金? 質押美金定存 去套利呢?> 現在央行又降息了 台幣貶

但現在去套 太慢了 台幣貶有一大段了 可惜了

你該換一家銀行了 國泰真的不行 只會推保單 跟 一些爛的結構性商品 爛到爆

找三支鑰匙吧 雖然按理財戶頭扣 1% 但是效率打趴一堆國銀的

還有她們助理 的m 都很優 以後不用出國拉

對啊!這些年不都是政府及張什麼餓的這些人在吵房嗎?連大家想要好好的買個房來住,啊這些人就跟你說什麼房子貴啊!房價要給他怎樣怎樣的打啊!整天吵個不停,搞的大家房子都不知道要怎麼買,搞的大家住個房都不得安心,啊是要怎麼安居呢?
roward wrote:
話說有沒有人看過以溫拿自居的C大秀過什麼財力證明阿?
上次我是有看到有人找他開台北市算"棟"的證明(講真的台北一棟不知道可以買台南幾間或幾棟了)
今天又有一個秀兩千多萬存款的給C大看

結果C大似乎都沒任何回應呢~這樣被他酸的卻比他還有$$$的魯蛇作何感想鬼
C大可以秀一下好讓我們自動分邊是比你魯蛇還是比你溫拿嗎鬼

C大至少有竹溪街億萬豪宅一棟
你不懂不要亂說話
懶王與艾瑞克為01認證HTC頭號酸手!

luckyjacky wrote:
房貸不代表房價。。。
你一樣300萬頭期款
十年就是貸款就是百萬跟千萬的差別


也是啦,
只是十年前買房就可以有個300萬自備款的年輕人真幸福!

Mmm~ wrote:
一直強調以前的投資門檻底,幾期低,競爭少,是沒意義的。現在年輕人一生下來的保護與福利也不是我們當年可以比的。就像柬埔寨要和美國讓你選,你要住哪?



你只說對了一半

確實30多年前 聽說光是借錢就很難 現在很方便

我打個比方 我的同業長輩 也不算年代久遠 1999年的時後 國外客戶訂單接不完 公司加班加不完

出一個貨櫃 賺一台520i 一個月好幾個貨櫃 土地差不多一坪6萬多 員工薪水4萬多

現在她們呢? 訂單少 土地一坪30多萬 一個貨櫃一台賺一台march 員工薪水也是4萬多 不管老闆還是員工都很慘

如果你把 老一輩環境跟現在互換

可以說老一輩 確實很拼肯吃苦 但按照 在這樣的環境下 會好到哪裡去 我認為也差不了太多

以前埋頭苦幹一定有 現在呢? 不一定


感覺起來這一些都是假議題的說
luckyjacky wrote:
十年前跟十年後 ...(恕刪)
hblanyard wrote:
怎麼去年沒去考慮換美金? 質押美金定存 去套利呢?> 現在央行又降息了 台幣貶
但現在去套 太慢了 台幣貶有一大段了 可惜了...(恕刪)
感謝葛格的理財指導。小弟並非炫富,只是因為剛好有申請網銀,所以才稍微查詢一下台幣餘額,回應C大的質疑

小弟非常同意未來是強勢美金時代,所以資產配置中當然會將美金列入;小弟的往來銀行當然不只一間,甚至還買了幾張美金計價的保單,以下僅列出一張在另間銀行的保單給大大參考
現在再看物件的不也是炒房一族嗎? 整天想增資。

不然就,我買貴怎麼辦...
中原一點紅 wrote:
感謝葛格的理財指導...(恕刪)


別客氣 大家意見交流一下
每一個人 在一個位置上與立場上 都會為自己去辯護 人之常情 出來情緒話難免
只是按現在 我們國家的房價 確實也高到離譜 欠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反正 c大為自己立場 說一些情緒話 也沒什麼 人嘛總是會沖動 大家各有立場
如果反過來 我們跟c大一樣的立場 自己說不定也會有衝動的情緒話 反正大家和氣生財

給你一些意見 除了保險 是我幾年前開始佈局的 參考一下就好 畢竟現在狀況要小心

先存一支 或是半 美金定存給銀行 在貸款出來買 比如 bbb+ or a 以上優質公司債 在貸 在下去

畢竟 A 到 BBB+ 以上會違約的 不到0.7% 雖然風險不大 但是還是要小心為上

或是之前我有 合夥到日本設立海外公司 質押美金定存給日本銀行 借低息日幣 在用美金還

或是到東南亞找國銀 有分行的 談好細節之後 確認可進可出 那邊還是有一年期高息美金定存 會比保險好一些

下面給你一些優值公司債 參考看看就好 現在這個點要特別小心 風險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