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啊~ 台灣房價該跌到多少 6、7、8年級才能買的起啊?

mask0704 wrote:
期望有買家或是準買家...來告訴我事實狀況
而不是用實價登錄這種無法完全披露甚至可能
用來誤導的工具紙上談兵......(恕刪)



我只有好奇您說 成本14W/P
這數據到底哪來的??

還是媒體隨便給個數字就當真?


居然有人覺得實價登錄是故意60多筆都報低價? ...
不都說時價登錄故意登高高....

簡單講就是內壢後站這一帶新房就有些是這個價錢阿...
都是12-14萬一直上來到15-16萬的




龍岡那邊也是有,也是13-14萬一直上來到15-16萬的
mask0704 wrote:
對了忘了跟你說..我用內政部實價登錄app..查詢中壢市榮民南路279號...得到的實價資訊..跟你的圖片披露的數據不符合..可能我查錯案子了吧..抱歉.....(恕刪)


279"巷" ....

內政部的68筆,一樣都68筆阿

這是我前面PO的第11筆...
哪裡數據不符?


yenher wrote:



davidhu...(恕刪)

我有認真看你的回文,感謝你認真的回文,但我必需殘酷的跟你說,依你現在的收入,哪怕加上未來另一半(總共算13萬月薪好了)⋯⋯如果不降低房屋的要求標準,這輩子無法靠自己在北市買房了,但你可以在桃園挑到你理想的房子,代價就是用時間與距離換取...你確實很幸運有房產可以繼承,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買了新房,而父母百年後你繼承了房產,你照原價賣還是時價賣?該不會買房時想低買,賣房時想高賣吧!
政府該保障的,是讓你有地方住而已(就像22K最低收入保障),不是讓每個六萬收入的人,都有全新50坪三房平車的北市市區房子可住...
台灣房價高低對我影響不大,只是覺得多少收入就做多少事,我週遭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高所得,但務實的人都擁有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子(有些幸運是繼承...)。天天版上喊跌價,以居住正義道德綁架或其他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帶風向讓自己買低,自己賣房又想賣高,這種人跟投資客比,一個偽君子,一個真小人,真小人要可愛多了!



不用在那邊瞎子摸象了

影響房屋價格主要在,土地及建造這兩大部份(其他真的算是小錢了~)

建造部分,其實是死的,價格全台差異不大,因為原物料就那幾家,除非現在還搞的到海砂…
不然在這越來越嚴格的建築法規來說,其實原物料真的差不大。
至於工人錢……也是差不大啦,同樣開始“蓋“(破土開始)到蓋好(執照還沒下來),其實就這段時間工人錢比較需求而已

只是要注意的是,越高,建築成本肯定相對更高,這點無庸置疑。

不要拿20、30層跟3樓透天比,即使兩個都是sc,每坪營建單價就是不一樣。
(扯到其他是扯不完…)

所以,光是建築部分,老實說,要看建築大小跟高度才能比較精算出單坪價格多少

另外,其餘用料還不錯,什麼大理石有的沒的,反正走豪宅風的,一坪造價大概20~30之間而已………

可是一坪至少賣70起跳甚至破百。

剩下就主要是土地成本了,土地成本真的很貴,尤其在台北,超級貴。

無論走都更還是怎樣,土地在台北是真的很貴很貴………


所以,其實,如果要檢討建商賣的貴,其實也不能這樣說
除了土地成本,營造成本,要是遇到釘子戶,恭喜你,你的員工薪資,其他地主等等都是不斷不斷的支出阿………(其實關於地主的,我認為都算是土地問題)

我客戶就遇到一個釘子戶,他爺爺還是爸爸就是不賣,死了之後換他兒子,就是不賣。
一塊土地就缺那塊…好五六年以上都不能動,這期間,員工薪資還是要給,公司開銷還是要繼續燒。

所以,建商毛利拉到3~4成,老實說,不太意外。
遇到幾次釘子戶,你就準備空燒錢吧!看你資本先燒完,還是釘子戶先投降


不是我要替建商講話,只是,就站在賺錢立場上,其實雙方立場都沒錯…
畢竟建商不就是建商,又不是做公益?
人生難得唯一一次可以坑殺建商的機會,是你,你會不坑殺嗎?

只是,無論如何,用不正當手段就是不對…
太過自我利益也很不好…

房價這東西,就是把之前成本疊加上去再賣掉,無論誰都是如此,除非被法拍。不然當年你買四百,你會自己考慮房屋老舊自動折舊賣給對方嗎?不可能吧!能賣五百絕對不會是四百九,能賣一千絕對不會是九百九!

而這錢,這成本,就看誰去承擔。絕對不是建商就是了,而是那些沒錢沒房子的人。

總結,想等一折嗎?吃屎吧!除非建商資本不夠燒要倒了
(但多數時候可能先把旗下房子轉出去,然後放給他倒,所以一堆蓋一棟就倒的公司,後續找不到人保固,呵呵)

想等一折?不如期待地主能大發慈悲,或者政府拿地出來吧,呵呵。

再不然等新台幣消失吧~


清流達 wrote:
279'巷' .....(恕刪)
jiahsien wrote:
總結,想等一折嗎?吃屎吧!除非建商資本不夠燒要倒了


有必要這樣說嗎?
每個人都可以作夢,你不也是在作夢不是嗎?
夢想著房市不會跌的神話是嗎?
人家要想一折自有他的想法.
你可以用你的成本算法算房市不跌.
人家就不可以用恐慌法,
去預估房市要殺到一折嗎?
當市場恐慌時哪一個人會去跟你算成本的.
停損的斷頭先逃命再說.
人性不就是這樣.
就貪婪和恐懼而以.
貪婪的把房價炒高高.
恐懼的把房價殺低低.
這就是市場.
但能從房市起浮中獲利的又有幾人呢?
可能話講的太誇張,說聲抱歉。

不過自古以來"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有人幹"
這…是事實,利益當頭嘛!

說這麼多,重點其實就是…

與其一直在意房價怎樣多高多貴多怎樣…
不如乖乖賺錢比較實在,把心力花在投資自己更實在,可以選擇出去玩,投資自己,就…少抱怨別人為何這麼坑(換個立場,自己也會這麼坑,不是嗎?)

房子?用租的就好啦!但千萬不要租一個幫人繳房貸的租金就好(看到套房出租五萬真神奇………)

對房價該看開點~

amd441 wrote:
有必要這樣說嗎?每...(恕刪)
說什麼屋主不能賺,房稅要拉高
房子只能賣折舊價
其實這些買房前必備的道德理想現在也不是沒有
地上權的房子就是了
不過地上權的房子卻賣很差
可見說的一口好話是很有吸引力
不過大都是說一套做一套
買後要賺 稅要輕 房要漲 才是真人性
要挑戰人性的買間地上權的來開箱吧
不然都是嘴上道德
其實很簡單啊...台灣人不愛只買地上權除了觀念問題,還有法規上的"支持"



第 833-1 條
地上權未定有期限者,存續期間逾二十年或地上權成立之目的已不存在時
,法院得因當事人之請求,斟酌地上權成立之目的、建築物或工作物之種
類、性質及利用狀況等情形,定其存續期間或終止其地上權。


理論上是給你20年,20年後地主依照法規可以利用一堆名義把你地上權終止。

是妳,妳願意花幾百萬買個地上權,20年後地主找一堆理由把你房子給弄掉,而且因為折舊關係只剩下一兩百?

再來,銀行會考慮折舊問題,貸款的成數跟利率都沒比較好,更別說有的不給貸款(別懷疑,銀行就是他X的超級現實。)

最後,更弔詭的是,建築成本就那樣,要賣30幾年沒有土地權的地上房,我OK,我接受....

但賣那幾百萬的價格???

1680萬
980萬
(這到底是沒標仔細??還是??)

650萬
這個很肯定說只有地上權,43年老房子,請問650萬你想買?????我可以接受每月繳1200多元給政府,但...那個空殼650萬??還是43年老房子。當年有這價格??如果是1-2百我還認了,650萬?????????

嘛。走來走去,還是利字當頭,這點不意外。


所以,對於房價,我沒啥好說的...

就疊加疊加再疊加,疊到房價沒人能受的了,再加上房屋持有稅金重,才會掉下來吧~

不然建商口袋深,慢慢賣,或者拿出去出租都是個方法。


某部分,老實說拉XDDD

我個人是蠻支持土地國有化,土地跟政府租 (奇怪,不然我們地價稅是繳假的嗎?)

土地國有,能解決不少釘子戶,讓土地能夠活化使用,而不是礙於一些財團/個人/地主等等而無法有效運用
(不覺得看到一些奇怪的畸形地,蓋出一個奇怪的建築,感覺很弔詭嗎?旁邊就一間老房子...)


不是說我高道德,只是國有化可以有效減少房屋成本,房屋成本能夠降低,那大家就買得起啦~哈哈哈哈

然後房子也不會有那種奇形怪狀的樣子了XD 老房子不會一大票一堆,也不會有古蹟莫名其妙著火了,也不會有農地變農舍,農舍便別墅,又或者變工廠了XDDD

喔喔,對了對了,道路也不會彎來彎去,像個莫比烏斯帶一樣XDD


嘛...這都只是幻想 (哭哭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說什麼屋主不能賺,...(恕刪)
jiahsien wrote:
其實很簡單啊...台...(恕刪)

很難啊!台灣是兩制並行,所以產生價差,要是土地全歸國有,房產全變地上權,跟大陸完全一樣⋯⋯可以看看大陸現在房價,絕不是有效的政策啊!
這就考慮到人性問題了~

越貪心,房價自然越高...

之所以國有化好原因,只是純粹少一個"藉口"就是了~

試想一下,不考慮土地增值問題,在同樣坪數跟價格下,你要買一個沒有土地所有權,而外觀金碧輝煌、內部裝潢到頂級的SRC房子,還是含有土地所有權的磚造毛胚屋?

嘛,我個人會希望東西用的實在、品質好,土地這東西???房屋拆掉了,沒錢蓋還是沒啥小實質用途阿...

況且要好地段,土地才有價值...不然我爸地也很多啊XD(對於台北而言) 在嘉義六腳而已~~


davidhuang6452 wrote:
很難啊!台灣是兩制...(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