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369195/answer/332129166
裡面批評阿六國房價的論點,拿來說台灣也完全合適
台灣也是學香港,把公設轉嫁給買方
另外台灣跟阿六國一樣,所有人都是在擠所謂商品房市場
65525253 wrote:
本人家庭年收150萬,10年賺1500萬,無房產無負債租屋在新北,平常又要花。
房子怎麼買呢?好可怕。...(恕刪)
頭期款不夠,正努力存款中,每年可存70萬,現存款200萬,想買台北市萬華、中正區河岸對面新北市那,預計5年後存500萬頭期款。
這個金額,我個人挺熟悉
2001年我搬到上海之前,在台北與老婆兩人的收入就是150萬/年
不過你比我厲害,即使是在17年前,我們也無法每年存70萬
樓主應該屬於比較克勤克檢的
說說當時我買房的經過:
由於工作因素,不想住在太遠的地方,因此選擇士林
但是由於口袋淺,因此只買了14坪的小套房
控制每個月的貸款金額在月收入的30%上下
2001年搬到上海後,過4年後賣掉士林的房子,那時候竟然小虧20萬
不過還好當時賣掉了,換到上海房,放到現在目前大約漲15倍
回到主題
樓主目前的收入狀況在台北應該算是平均標準
5年後存到500萬頭期款,很有可能會是很好的買點,甚至剛剛好會是谷底
我個人一直認為小英會連任,然後房價會一路緩跌直到第二任卸任前1年,如此算來,距離現在剛剛好就是5年
parus wrote:
這是一個大陸人移民到新加坡買房後在對岸的網站上寫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369195/answer/332129166
裡面批評阿六國房價的論點,拿來說台灣也完全合適
台灣也是學香港,把公設轉嫁給買方
另外台灣跟阿六國一樣,所有人都是在擠所謂商品房市場
說個也許大家不愛聽的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洪流中,台灣跟中國分治也不過這百年內的事
所以台灣人很多的觀念其實都源於中國,有土斯有財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其實台灣少子化,高齡化,加上青壯年人口外流工作,人口是負成長
人口負成長加上高齡化之後,繼承房屋者未來將成大宗
如果自已已經有房子又繼承房子,那勢必會想脫手變現比較實際
加上人口減少需求自然也減少,這個需求的萎縮是很難改變的
然後台灣都更困難,新房子會變老房子....然候老房子呢?當古蹟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