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遣送回台人數創高峰;台灣社會新難題,老病台流愈來愈多
作者 財訊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03 日 1
根據海基會統計,2010 年至 2015 年期間,每年台流回台人數約 20 件,之後開始大幅增加,2018 至 2019 年攀升到每年 50 件左右;2020 年雖有疫情封境,台流回台人數卻創下高峰,總數約 80 件,今年也持續增加。
台流漸老邁,台辦燙手山芋
「台流」是指帶著資金到中國做生意或設廠的台商,以及隨台廠赴中國工作的台籍幹部,經商失利或失去工作後沒有返回台灣,在中國各地流浪的人。台商聚集的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台流最多,廣東東莞的厚街鎮一度被稱為「台流村」。
「台流」說法因為有負面意涵,他們不願意被這樣稱呼,海基會的官式用法是「滯陸國人」。不管名稱為何,這幾年因積欠房租、重病住院、證件失效遭逮捕等原因,被遣送回國的台流急速增加,繁複的手續與安置工作都落在海基會頭上。
台流回台在 2016 年之後快速增加,有兩大原因。一是台商西進 30 年,經商或工作失敗者,現在已經高齡,加上過去風光時在中國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身體多已搞壞,生病沒錢就醫才會想回台灣,或是積欠大筆醫療費被遣送回國。
此外,中國各地台辦過去資源多,很多台辦每個月會給當地台流 1,000 元人民幣的基本生活費,但 2016 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中國對台政策大轉彎,台辦地位被邊緣化,已沒有資源養這些台流,加上台流老邁之後開始生病,已被視為燙手山芋,各地台辦想盡辦法要讓他們回台灣,不想讓他們病死在中國。
許多人認為大陸不民主,其實不完全對,大陸也講民主,但他們的民主理念不同,是在共黨體制下的菁英式民主,因此有一黨專制之虞!這兩種體制各有利弊,沒有絕對的優劣。
兩岸除了民主制度觀念差距外,台灣長期以來被國民黨與民進黨教育民眾認為共產黨很可怕,造成恐共與厭共的心理,統派逐漸成為弱勢。
中共要與台灣和平統一,應是像男生追求女生一樣,擺出柔和與大方姿態,不是擴軍展威恫嚇,然而麻煩的是:中共只要宣布利台措施,台灣就說是統戰,完全不領情,另一手又有飛彈又軍機繞台,使局勢更加複雜。
2020總統大選後,和平統一更困難了,因為只要打出厭共牌,立即得到選票,爾後只會更樂此不疲,成為永保執政的萬靈丹。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美國,才是個歧視人種的流氓國家,許多台灣人以為美國對台灣好,簡直荒謬至極!美國只為自身利益,把台灣當成籌碼而已,美國不願兩岸統一,擔心中國強盛,影響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就中國歷史與國際現勢看來,台灣獨立是不太可能,未來是和統或武統,要看兩岸執政團隊的智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