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你會怕!)為什麼2022年會刺破房市泡沫?因為2022年3月美國停止印鈔,升息,甚至Q2就縮表。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另外說美元為了石油而打仗也是不對。
美國自二戰後還打過韓戰和越戰和阿富汗戰爭,
這三個死最多美國人的戰爭,就和石油一點關係都沒有。


意識型態的東西不用爭執.

韓戰. 越戰. 阿富汗戰爭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已. 中國

如果你認為上面三大戰爭都跟石油沒關係. 我只能說建議你去看大棋局這本書.

90年代就已經講答案了. 石油領域的四戰之地. 定義你清楚了. 自然知道石油領域爭奪的不止是定價權跟清結算. 還有貿易跟管路. 大棋局說的很清楚...

敘利亞戰爭即證明大棋局理論是先知. 沒有中國在背後. 俄土伊敘挺不過去的.

如果你沒辦法認同大棋局邏輯. 那意識型態真的不要勉強. 因為答案是經過時間考驗的.這個體系已經運作不算短時間了, 這本書說的才會被認為沒有陰謀. 全是陽謀阿...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目前情勢仍未明朗,比較明朗的是美國自去年開始的通膨一直無法獲得紓解,聯準會FED為抑制美國國內通膨,已經無法依照米國自己規劃的時程及利率變化,被迫提早升息及縮表,至於這次的韭菜(倒楣鬼)是誰,目前還是未定之數。

這次的通膨,要我說,是印鈔和基本工資上漲的後果。
絕不是單純大家看到的印鈔而已。

如果是印鈔造成的,其實大多數的錢都是流到前20%的人的手上,
這些人的錢大多還是流向股票和房地產。
實際消費並不會上升這麼多。
基本工資上漲才是讓美國50%以上的窮人手上的錢變多的因素。
美國窮人如果手上真的沒錢,哪來的港口塞爆,物價上漲?

但是各州的基本工資的上漲已經接近尾聲了,升不升息,
這次的通膨都會慢慢停下來。

這次跟石油危機不太一樣,物價上漲只有一小半是因為運費,
但主要還是因為大多數的美國窮人手上的美元變多了。
薪水才是持續性的大資金,撒錢一個人一年才幾百美元,
跟一年持續性的薪水比起來只是杯水車薪。

再說了,這次通膨其實也不是多嚴重。而是以前漲太少了,
所以累積起來有點多而已。
(前幾年開始漲工資時物價沒漲,因為港口還可以容納那個進口量,
船的運力那幾年也剛好過剩,一直累積到現在,港口爆了,
船的運力也因為汰舊而下降,終於導致了運費爆漲。)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在沒有生產力提升之下,直接發現金給老百姓,確實會造成更多的貨幣追逐原有商品而造成通貨膨脹;米國通膨除了兩黨因疫情原因發錢給民眾外,還有中美兩個供應鏈逐步脫鉤,增加的生產成本等等因素。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韓戰. 越戰. 阿富汗戰爭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已. 中國

如果你認為上面三大戰爭都跟石油沒關係. 我只能說建議你去看大棋局這本書.

90年代就已經講答案了. 石油領域的四戰之地. 定義你清楚了. 自然知道石油領域爭奪的不止是定價權跟清結算. 還有貿易跟管路. 大棋局說的很清楚...

美國要控制世界地緣政治的主導權不假,
但是石油在這中間,最多只是副作用而已,
並不是因。

控制世界地緣政治才是因,不是石油是因。
要控制世界地緣政治,靠的是武器和軍隊,
這些都是美國在輸血,輸血的目的,難道不是為了美國的利益?
各國都是一樣。中國支持巴勒斯坦,蘇俄支持阿富汗,都是一樣的事。
跟什麼美元石油霸權沒關係。
總之就是,打仗不是為了支持美元的定價權。
唯一能支持美元的,就是它代表的生產力而已。

如果今天所有你愛看的電影,手機,電腦,牛肉,農產品都是蘇俄生產的,
光靠美元,石油和軍隊,能撐起美元嗎?
至少當年蘇聯就不行。
只有全面性的生產力才能撐起一國的貨幣價值。
一鴛一
說的好!
Spiderman go
若說全面性的生產力唯一能和美國PK的也就只有中國了。我看陸劇,買小米手機,用中國生產的台灣品牌電腦,偶爾還掏一下寶。怎麼看人民幣?真心請教。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控制世界地緣政治才是因,不是石油是因。
要控制世界地緣政治,靠的是武器和軍隊,
嗯. 石油是溝通用的. 方便網路不認識的網友溝通理念.

畢竟這裡是地產版. 能有人理解台灣商品市場價格非台灣內部可控. 就實屬難得了. 畢竟這裡不講普羅大眾聽的懂語言. 就算是對的也意義不大.

我預期也傾向美元會選擇像英磅的道路. 不是取代. 而是防守. 多強演變應該機率最大. 但是我不會否認浪漫大預期. 因為特里芬難題確實存在. 所以有低調表達解決不一定是金融領域..

所以當很多人討論新台幣計價資產重新定價時. 我從未真正表態...我態度很保守...
DIY LOVE
關鍵字 石油美元 。我不想浪費時間爭論太陽是不是從東方出來的。我知道他連續發文的目的,要讓東京0圓房的資訊沉下去。看他以前的發文不算太扯,暫時不黑名單。反正3月以前,台灣應該不會認真打房,就隨便了。
  資源回收一下。

  南韓房價有降?是的。南韓20幾次的假打房宣告終結,去年8月開始連續升息,南韓房市很快就開始崩盤了!南韓槓桿玩太大,必須比台灣提早升息打房。英國去年也開始連續升息了。我真的沒想到,南韓才升息2碼,房價就開始大跌,幾乎可以說是逃難潮了。

  南韓去年8月11月和今年1月,各升息一碼。
  本來房價3044萬台幣以下的南韓房屋,不課徵房地稅。11月送審修正案,以後要課稅。令我震驚的是,房地稅免稅額從3044萬降到2029萬台幣而已,居然就刺破房市泡沫了,這泡沫真脆弱啊。南韓炒房團的財務槓桿到底開多大啊?2千萬台幣以上的房子要課稅就怕了?口袋這麼淺?
  文在寅使出二刀流,去年11月房價開始下跌,才2個月跌8.6%。可能會一路到底,直接崩盤。台灣今年3~7月(或者更早)會怎麼出招打房呢?拿板凳磕瓜子,等著看好戲。
  





2021-12-13
韓國瘋狂房市終於趨緩,文在寅打房做對哪件事?
11月底,文在寅政府剛緊急送審房產稅修正案,以便放寬課稅起點,進而嘉惠買房者。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5090

修正案將起徵點從9億韓元下調至6億韓元
南韓公告地價是市價的68%,房地稅免稅金額從3044萬台幣,降低到2029萬台幣。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南韓房市根本就是失速列車,

你貼的圖不是什麼1987到現在,

而是2021年一月到現在!

不到一年南韓房價就將近翻倍漲!

這種漲法不要說房市了,

就算是放到股市,也多是要修正了,

所以不用腦補什麼政策打房奏效,

南韓這幾年的打房政策沒少過,

跌深就反彈,漲過頭了就回檔,

不是什麼艱深的大道理⋯⋯

這波瘋漲要修正的豈止房價一項?

只是沒人說的準何時修正,修正多少而已~




DIY LOVE wrote:
  資源回收一下。 (恕刪)
DIY LOVE
圖有修改了,是2021年1月~12月的南韓房價走勢。
DIY LOVE wrote:
令我震驚的是,房地稅免稅額從3044萬降到2029萬台幣而已,居然就刺破房市泡沫了,這泡沫真脆弱啊。
  文在寅使出二刀流,去年11月房價開始下跌,才2個月跌8.6%。


按你這種邏輯

我也來說說

蘇俄烏備戰刺破全球股市泡沫崩盤

僅僅不到一個月台灣股市就下跌近4%

投資人血流成河

槓桿斷頭跑路

按照這速度

年底將會跌到1998年

依日本的先例

回到一萬八千點將要用20年的血與淚才能回歸榮耀

這泡沫真脆弱

還沒開打就把泡沫搓破

假性繁榮25年

===
政府將印出來的鈔票導向股市和房市這兩個資金蓄水池。

政府基金和銀行房貸大量流向股市和房市,泡沫嚴重,結果就是2020~2021年外資看空台灣股市,狂賣超1兆元破歷史紀錄,台灣股價還持續飆漲。

十幾年來薪水沒有漲,但是炒房團借了破歷史紀錄的11兆銀行不動產貸款,哄抬房價漲幾倍。
===

房蟲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美國2022 會升息3~4次
台灣呢?
有1~2次就偷笑了吧!

單就0.5%的利率
確實是影響不了房市

不過
能驕正一下通膨也是聊勝於無
DIY LOVE
就算台灣央行不升息,光是美國今年升息縮表,把熱錢吸收回美國,台灣就會突然借不到房貸了!
DIY LOVE wrote:
  資源回收一下。 

修正案將起徵點從9億韓元下調至6億韓元
南韓公告地價是市價的68%,房地稅免稅金額從3044萬台幣,降低到2029萬台幣。

(恕刪)


台灣公告地價
連市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情況
應該不會發生在台灣

韓國這招就實價課稅

真實價課稅
台灣崩的比韓國更快
DIY LOVE
台灣公告地價是市價的10~20%左右,未來緊縮經濟衰退稅收減少,公告地價會調整跟市價一樣,開始收割地主囤房族。
lycer wrote:
台灣公告地價
連市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情況
應該不會發生在台灣
韓國這招就實價課稅
真實價課稅
台灣崩的比韓國更快

之前真正有追蹤南韓打房政策的人,應該知道,
南韓之前的打房政策,也都是打假的。
這次房價會崩這麼大,絕對不是兩碼可以造成的。
真實價課稅才是真正的原因。
不過我覺得這次南韓的改革還是有點保留,並沒有用全力。

日本當年的房地產泡沫,同樣的也絕對不單單只是外部經濟情勢改變
還有內部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內部因素就是1991年的土地法。
這兩國的土地改革都和稅率有關。

升息只是短期手段,治標不治本,而且對國家財政也沒有好處。
對房子和土地增加持有稅,才是治本的方法。

持有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逼出空地和空房,
促進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
房租和土地供給上升,土地價格下降,房價自然就會下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