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scome wrote:不好意思,各位大哥,寬恕小弟講一下,好像

d大真的是太客氣了,其實那些人不是不懂,是裝作不懂、、、

dreamscome wrote:
銀行設定利率一定是無風險加上風險貼水部分,所以一定高於2%。


好吧!閒閒沒事......來抬槓

你講的是理論!正常是這樣.....

但是.....套句央行彭老大講的:『利率由市場供需來決定!』

對銀行來講....客戶的存款,在資產負債表顯示的是『負債』.....

當存的人很多,借的人很少!存款越多?當然就是銀行負債越來越多.....

資金需求不大的時候?存款放不出去....供給大於需求?你說該如何?

銀行又不是慈善機構....難不成叫大老闆拿錢出來貼存戶的利息?

當然是少賠就是賺嘍,何況現在的利差又沒賠!只是難賺一點.....

不然拿什麼來付存戶的利息勒?銀行又是特許產業!

台灣的規矩又不准銀行拒絕客戶的存款?

所以......1.75%的房貸利率就是這樣來的.....還有1.5%的勒?不過不是現在....

樓上的利率哥還是人口哥?

他...老是喜歡拿政策工具,當成是市場運作指標.....實在懶得跟他辯.....

政策工具固然可以引導利率走向.....但是市場外在環境也要能配合!

更何況政策發酵....需要時間!

以前央行是大金主,資金進出有管制,當然是它一個說了算!

問題是....現在國際上還有三個更大咖的金主在印錢...

就算沒QE?也只是沒印新的....那已經印出去的勒?何況其他兩個沒印還不行勒.....

現在不全然是央行一個可以說了算!

何況台灣人本性愛存錢.....不喜歡欠人錢....

就算外面的錢不來?台灣本來就不缺錢.....只是有人剛好沒分到而已!

我還嫌分到的不夠說.....

剩下的?....樓下繼續!

很多人看利率的邏輯很簡單:美債殖利率上揚→台債殖利率上揚→貸款利率上揚

這邏輯看似理所當然,其實大謬不然

先不提美債利率能上揚到什麼水準,就算美債殖利率真的上揚到4%甚至5%好了,台債殖利率真的會跟上嗎?

用「想像」的當然會跟上,其實呢?

下面2張圖我已經貼過一次了,不妨再貼一次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


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


FED上一次升息循環是從2004/6開始,到2008年結束

這段時間的台債殖利率走勢為何,自己看吧,圖片會說話,比憑空想像鬼扯有力多了

為了防止又有傻蛋硬凹台灣是因為什麼SARS的影響,我先提醒一句,SARS是2003年上半年的事,2004年時台股已經從3000多點漲到6000多點了,是不是SARS的影響應該不用我再多說了


順便多嘴一下,台債基本上是個很封閉的市場,郵政儲金和壽險業資金充沛,但在偉大的金管會重重限制下,這個也不能買,那個也不能買,只好買台債,幫政府壓低借貸成本

台灣如果不開放更多的投資管道,這些資金無處可去,台債殖利率要大幅飆高,恐怕不太容易
2004年,台灣十年債殖利率3%左右,不久後台債再回到這樣的水平,二十年房貸利率少說要4%吧!

empirepenguin wrote:
2004年,台灣十年...(恕刪)


我看你不是裝作不懂,你是真的不懂

這連結我也貼過一次,就再貼一次吧
http://www.cbc.gov.tw/public/Attachment/36241662871.pdf

2004年台債殖利率最高到3%,但台灣5大行庫的平均貸款利率,最高只到2.53%



有人想把房地產版當投資版,每天不厭其煩的跟大家報美債利率,我是沒什麼意見

不過如果想就此導引出台灣房貸利率將大幅上升的結論,我看還是省省吧

此路不通啊
jettyang wrote:
2004年台債殖利率最高到3%,但台灣5大行庫的平均貸款利率,最高只到2.53%(恕刪)...


  我發現你在比存貸利率的時候,都沒有用對公債天期,會變成張飛打岳飛,不然你可以用20年期公債殖利率,豈不是差距更大?銀行行業有其特殊性,經常是以短(天期存款)支長(天期貸款),而公債是單利,也不能和銀行複利直接比(這裏需要複雜的計算),不過常識大家都知道單利一定要比複利利率高才合理。

  另外建議你,先用同是一年期的定存和一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去比,才不會發生上次有個網友說公債殖利率比銀行定存高是因為國家債信比銀行差的關係(我上次看到,飯差點噴出來)。

jettyang wrote:
我看你不是裝作不懂,...(恕刪)


  前一篇解釋得不夠白話,再用一篇白話解釋一下。

  假設如你所言,公債殖利率和房貸利率間產生利差(公債殖利率如你所說比房貸高),扣掉申貸手續費等之後還有套利空間,馬上會有既有錢又聰明的有錢人(或企業)馬上抵押房子去買公債(當然是要準備一筆現金來還每月的本息攤還,畢竟公債持有到期是最後一期才拿回本金),你覺得你想像的這種巨大套利空間有沒有可能長期(以套利所需時程來看,超過幾個星期可能就算長期了)存在?如果你認為沒有,就可以回去好好檢查你的文章的問題到底在哪裏。

pineman wrote:
  我發現你在比存貸...(恕刪)


您說的沒錯,不過我建議您把前面的討論稍微看一下,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我本來就是在說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跟房貸利率沒什麼關係啊


因為有人老是認為:美債殖利率上升→台債殖利率上升→房貸利率上升

我是要告訴他們這基本上是三件不同的事,雖然不至於風馬牛不相干,但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pineman wrote:
你覺得你想像的這種巨大套利空間有沒有可能長期存在?...(恕刪)


金融市場當然不會存在這麼好的套利機會,所以我還是建議您回去好好看一下前面的討論

我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某人的這一段話:
empirepenguin wrote:
2004年,台灣十年債殖利率3%左右,不久後台債再回到這樣的水平,二十年房貸利率少說要4%吧!(恕刪)


事實上是,2004年台灣10年債在3%的時間很短,大多數時間平均約在2.5%上下

而房貸利率約在2.3%~2.5%之間 (的確沒什麼套利的空間)

我要告訴他,就算台債到3%,也不代表房貸利率要到4%,這兩者間沒有這樣的因果關係

去研究利率曲線還不如想想

當四大基金破產,少子化後的消費市場急凍

台灣未來稅跟債務會如何狂飆

只要懂文字即可

jettyang wrote:
我要告訴他,就算台債到3%,也不代表房貸利率要到4%,這兩者間沒有這樣的因果關係...(恕刪)


看來是我沒看清楚前後文,誤會是和上次某位仁兄一樣說政府殖利率比銀行高,債信比銀行差類似簡單比較謬誤。

  不過看在誤會的份上,多寫一點做為補償好了,台灣房貸一直以來都在貸款利率的最低位附近,這個和政府公債殖利率還是有關係,不過當然不是3%+1%=4%這類簡單關係。另外,政府公債殖利率上升真正影響大的地方,也不是在貸款利率會不會上升這點,而是總體而言在高檔位置繼續買房地產做為價差/收租投資的風報比是否合算的問題,另外要仔細觀察這波公債殖利率上漲背後真正的原因(殖利率曲線怎麼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