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比經濟和股票都來的相對單純。我最近寫了幾篇關於房地產和通膨近期可能發展的文章,對未來5年這兩件事的可能發展做了判斷與預測,我不敢說100% 正確,但相對的,應該是當今市場上最可靠的判斷。文章會有點長,有興趣的讀者在3月中旬以前可以自行上網去搜尋;或者把你的連絡方式傳給我,我再把文章連結寄給你。
嚴格來說~~ 這個一個群組的結構性組織系統~~牽一髮動全身~ 先說最大獲利者: 政客 、利委及掌權者~~~第二獲利者是財團~~ 因為獵地、養地~ 套利~~ 做多~~~ 捐當選者的政府獻金第三獲利者建商~~ 要養一推人~上游廠商及政府種種稅金~ 提高金額~應付公司人事等成本第四獲利投資客~ 不用勞力~ 出錢就獲利~~ 就是無本獲利一推~第五獲利者:房仲業~~ 但有稍有出力~~ 要蒐集資料帶客看房~算有付出勞務的一種~~ 小利第六:買房者~~ 最沉重的付擔的~~ 用30-40年償還~房貸~~ 就是最奴役的一群要負擔1-5類獲利者~~ (這要扣除高所得買房者).臺灣房價是用來炒的~~ 而且炒好炒滿~~ 才是臺灣的精神
OldWilliam wrote:沒錯,地主才是房地產...(恕刪) 可以先去跟商總主席討論先要求政府變更法定工程造價,不要再比實際工程造價低60%這樣國家稅收也會增加各項技師的簽證費用也應該改成實際工程造價計算,不要用法定造價還打折,這樣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提升薪資水準!30年前鋼筋綁紮工一天3000現在還是3000這部分,胡先生我相信你們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下,你們是否真的不同於他人,前面有人提出成本概算表跟銷售表來做個比較即可喔!對了業界很小,發包價格是問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