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房地產崩盤了...台灣何時呢


dgame wrote:
這個看看美國就知道了
美國很多地區房價還是持續低迷
可是道瓊 跟多項指數都創新高
所以 迷信房地產是經濟指標的政府
往往最後都是一蹶不振


+1

tonbo100 wrote:
房價崩盤才是經濟大利多+1

現階段每月賺的錢有多少比例在房貸?請問公司幫你加薪了嗎?津貼有變多嗎?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籠是基本常識,但台灣政府很難跳脫,許多大官大富豪都在

投資房產,法是自己定的,命令是自己下的,新聞自己掌握,除非沒有買賣

的需求


不要倒果為因.....
沒事房價會自己崩盤嗎?

如果房價不會跌

那些人還不趕快去買

就算貸到死

也是大賺阿

快去買 快去買

不然走過蓋好的大樓 都像建設中一樣 暗迷摸~~


要崩就崩吧, 等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發生擋也擋不住, 大家還不是一樣過日子,


fox726 wrote:
希望房價下來, 就是唱衰台灣嗎?
一直讓房價偏離合理行情, 才是置台灣於危機之中吧

台灣的內需市場不大, 主要靠出口貿易過活
現在出口貿易遇到了一些困難, 還有人希望把內需更集中到房地產?
想想看現在銀行帳上的房貸餘額, 要是有一半出來到內需市場上, 那可以對經濟注入多少活水?
可是現在都卡死在那該死的房貸餘額上, 對啦, 有房子的人好像都有不凡的身價
但是這個身價能吃嗎? 銀行會讓你把你的房貸拿出來消費嗎?
講白話點就是, 花了那麼多錢買房子, 相對的就會影響消費能力
出口不振, 要是連內需都大幅衰退, 那台灣人以後是要啃一兩千萬的房子過活嗎!?


房價不會獨立下跌
通常伴隨其他經濟因素,或天災...

房貸少了,就會把多餘的錢拿去消費嗎?
至少我是不會啦
有錢還是會做別的投資理財(我有買黃金)
錢變薄了
不必要的支出就省下來..
水電瓦斯汽油都漲,不從別的地方補回來怎行..

我不會因為要繳的房貸少了
就把錢拿到別的地方揮霍吧..



日本跟美國房地產崩盤有伴隨什麼經濟因素,或天災?

bis0815 wrote:






房價不會...(恕刪)
回到這棟樓的主題好了,台灣的房地產會不會像西班牙那樣崩盤呢?

我認為是不會。

台灣的房地產會上漲,主要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1. 利率低
2. 缺乏投資管道 (台幣幣值遭低估)
3. 工作機會集中在都會區,而都會區建地有限
4. 城鄉生活機能(醫療、教育、基礎建設 ...)差異

台灣的房地產並非全面性的飆漲,很多地方都還是文風不動。和歐美那種因為政策、題材、炒作而飆漲的狀況不太一樣,台灣都會區的房價,真的是被需求拱上去的。

有需求,就會有投機者的介入。再加上都會區建地稀少,建商為求獲利最大化,自然是推出高單價商品為主。新屋如此,政客又假居住正義、都市更新之名炒作給了中古屋屋主很多想像空間,所以也會帶動中古屋的比價效應。

而且台灣有個房地產最大的利多被很多人忽略了:台幣幣值。

以台灣的經濟實力和外匯存底,台幣幣值其實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是台灣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又非常需要匯率上的優勢。所以造成「極低風險忍受度」的資金,或簡稱「棺材本」型的資金,投入在房地產不願意離開。這些以房地產為棺材本的人很多,想必大家身邊都有不少六、七十歲以上長輩都是如此。這幾年國際經濟情勢不穩,甚至不少原本投資海外的台商也抽了不少資金回來台灣加入棺材本的資金市場 (感謝政府的遺贈稅減半政策吧),當然對房價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如果台幣幣值能適度升值,提高台灣富人投資海外資產的意願,並且管制熱錢流入台灣炒作資產的總量,我覺得會讓房市健康一點。

其次就是都會區和非都會區的房價漲幅不均。以價值來說,非都會區的房價其實是委屈了,而都會區的房價則是支撐強勁。台灣人的居住習慣和歐美不同,有錢人不像歐美的有錢人那麼「喜愛鄉村風光」。所以有錢人購買都會區豪宅的手筆大多了。年輕人要和這些有錢人競爭都會區有限的建地,自然是螳臂當車。

我覺得政府應該要對都會區豪宅建案設立強大的限制與稅賦。由於大量的公共建設投資,都會區的建地比較適合做為公共財而非私有財。都會區的住宅應該優先滿足都會區工作者的需要,而非放任市場機制決定。如果能讓都會區通勤族的通勤時間縮短,對都會區的空氣品質、能源消耗、居住正義都是正面的。

現任的內政部長李鴻源主張要年輕人往郊區去購屋,是個鴕鳥政策。真正有魄力的住宅政策,應該要善用國家的力量徵收都會區土地實施都市更新,台北一堆精華地區上面都是老舊的、住不了兩三隻小貓的低矮建築,然後旁邊花了幾百億稅收蓋的捷運、道路,每天耗用能源把人從數十公里外的地方運過來工作,這絕不是居住正義。

要鼓勵新市鎮開發,請鼓勵有錢人去居住,可以開放遊艇輕航機、發展休閒事業、精緻的鄉間醫療中心、改善郊區道路供水供電寬頻網路基礎設施等等,不要一直只在有選票的地方畫餅,房價才不會失衡。



覺得只要新聞不要再繼續報導就好,剛開始就是新聞24H每天一直報導XXX藝人在XX地點買了X房,
2008年買2009賣大賺20%,每天都給他報導不同的藝人,導致現在有房的提價出售(不然對不起自己),
開價太低仲介還會說你開太低了你現在這間有OOOO萬以上,你交給我我幫妳提高價錢賣...如此的惡性循環‧
然而現在政府打房新聞在抱怨:標題(政府無能),經濟衰退,導致房價低落
政府不打房新聞也在抱怨:標題(還是政府無能),老百姓快餓死了,還買不到一個窩

現在買房你覺得有辦法負擔就去買吧,如果你覺得買了真的沒辦法好好生活,就退而求其次,買舊一點買小一點買外面一點,不然就是租的,你的薪水跟房價成正比那就大膽的衝吧,薪水跟房價不成正比,那就挑別的縣市工作吧,因為這是趨勢沒有人可以改變,除非你想背40年
剛剛算了一下

100坪要14億

就是說一坪要1400萬

所以以現在的房價來說

以這兩天新聞來看

最高一坪300多萬

所以還有一千多萬的漲價空間!!!!!!!

發了!!!

各位想想 一坪賺一千多萬!!!

100坪就賺10億!!!

發了!!!發了!!!

樓主這篇其實是看多的文章阿!!!!!
找到一篇有關西班牙的"人口紅利因素"的文章:

人口紅利末期的西班牙
http://www.wretch.cc/blog/joejoejoe/16348059

另外一篇是有關台灣的:

2012台灣房地產3月數據最新狀況
http://www.wretch.cc/blog/joejoejoe/1634847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