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lala wrote:
我不是炒房客可以明白...(恕刪)
我想這是政府的問題
2009年,馬政府上任,當時馬英九說為了吸收台商資金,發展內需經濟,所以降低遺產稅
內需經濟發展了好多年了,救經濟的資金沒吸收到,吸收到一堆炒房資金
經濟沒搞起來,633沒實現,人民所得沒增加,到是油電漲不少,健保漲不少,退休金變少,房價飆漲!
當2010年,發現高房價民怨高漲,馬上來個漏洞百出的假議題...奢侈稅;因為是假議題,只是為了平息民怨,當然是漏洞百出所以課不到稅
之後房價依然不跌,民怨依然高漲,為了勝選,在丟一個實價課稅的議題;等選票騙到後,再由營建署長出面說...2016年以後才考慮實施實價課稅...2016年馬英九任期都滿了,換句話說...就是馬英九不會實施實價課稅
但擴大內需的公共建設是真的,疏不見桃園機場捷運都動起來了,路線很順利的經過好幾的大建商的建案;非常湊巧的,媒體建商也是搭配公共建設議題開始炒房大開前景芭樂票...
可能的結果是...
建商高價把房子出售了賺了一大票錢
政客地主因為賣地也賺了一大票錢(像是吳伯雄的桃園航空城炒作)
公共建設因為規劃不良,沒達到預期效果,經濟沒發展起來,造成國家財政虧損全民買單
國家沒錢,反正政府有一萬個理由,油電繼續漲,健保繼續漲,推休金繼續少,薪資繼續差
而建商開的區域榮景芭樂票跳票,高價買入者用其一生的努力繼續養著一個爛地段的爛房子
思考看看吧!這樣的政府,這樣的炒房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