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加拿大探親的感想...為什麼有錢要砸在台北市買房???

WDS99 wrote:
我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有澳洲護照,三年前在澳洲的年新超過三百萬(稅後),每天閒閒五點準時下班,買一個房子不到一千萬,全新至少60坪以上,雙車位。三年前回到台灣,現在月薪四萬多,每天忙的要死,住在小套房,但是我一點都不後悔。
有在國外住過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光看這樣子的條件跟敘述, 實在很難想像為什麼要回台灣?

不才我也曾經因公派駐美國住過幾年, 兒子也是剛好在美國出生的而且公司有保險我不用出一毛錢, 舉凡生活環境, 工作時間, 對人的尊重(尤其是對女性及幼兒)等等, 要不是我被公司派去時間到了就得回來, 我實在很想一直留在那邊啊.

所以我想像不大出來兄台您的真正涵意, 能否解說一下?
借這個版問一下, 例如說我在台灣是學商的, 有分析師跟會計師執照, 但是從小到大沒有國外學歷, 但曾經因公派駐美國幾年(公司還算有名吧)所以英文聽說讀寫均可. 如果我去考加拿大執照, 然後依親移民(確定可以只看要不要而已), 這樣子在溫哥華, 卡加利, 多倫多這些地方找的到起碼可以養家糊口(二夫妻加一個唸小學的小孩)的工作嗎?

nzjulia wrote:
When you have been shouted at by someone Go back to where you came from or Bloody Chink you will change your mind.
Good luck....(恕刪)


也是啦!
在美國也是會遇到叫亞洲人yellow monkey的。
種族歧視是難解的
關於種族歧視問題,我是嘉義人,記得二十多年前台北親戚的小孩下來南部過年,不用提聊天了,連看都不想看鄉下小孩,我到中國經商十年了,光是一個廣東省,東莞市、深圳市就看不起清遠市、茂名市的人,更不要說台灣人了,至於去美國會不會被歧視,看大家去的是那些地方,美國每個洲都有不同的文化,如果以我待過的加洲來看,基本上不太會有歧視問題,不管是在公務機關或是任何狀況下都是可以提告,美國對於歧視問題是很重視的,如果說某人"胖"這也是一種歧視,就準被吃官司吧,現在連考駕照、投票都有中文版的;建議如果要移民美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投資移民EB-5;
說到歧視,老一代的歧視可能比較嚴重,新一代所受教育就強調不能歧視,教育真的有差。 當然有些歧視也跟自己表現有關,假如在公共埸合隨地大小便,你覺得不會造成歧視嗎?

近來台灣不是像過去越來越歐美化,走進步路線,這比較令人擔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造就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反而南韓甚至中國都想辦法跟先進國家學,有許多留學生。

說到工作,溫哥華也有很多朋友小孩找到不錯工作,移民溫哥華家庭多比較富裕,當然也有一些小孩子有被寵壞現象,書沒唸好,技藝也沒學好,車子開很好,眼高手低,就只好靠的比較好的英文回亞洲找工作。


科瑞岱爾 wrote: 說到歧視,老一代的歧視可能比較嚴重,新一代所受教育就強調不能歧 視,教育真的有差。 當然有些歧視也跟自己表現有關。
(恕刪)



照你這麼說,台灣移民第二代哈佛畢業的NBA籃球高手應該不會被歧視了?
嗯,我們的想法很接近,您應該也有待過國外,在我周遭有很多不同狀況的移民,每個家庭狀況都不一樣,我可以理解您說的,上次聽我的供應商老闆在說,他大哥的小孩在國外唸書,三年竟然連英文都不會講,整天跟講中文的年輕人混在一起,最后乾脆抓回來台灣,而我的堂叔在美國出生長大,在矽谷發展的很好;
您真勵害,被您說中,我正考慮在美國買第三間房子(正在找當中),而高雄凹子底農十六的房子買在低點,也沒有貸款,我不曉得為何要賣? 您要用多少價錢來買? 我不缺錢,所以我也不想賣;
上次有記者寫林書豪,用種族歧視字眼,馬上被fired。我指的「一些歧視跟自己表現有關」,主要是像在公共埸所當眾隨地大小便這種,或是拿個buffet,也不管別人有沒有,圍在餐台,一掃而空,或是不排隊等等。

連歐巴馬都能選上總統,歧視有很大改善,越文明國家,會改善越快(這點很重要),隨著不斷教育,新一代會越來越好。當然反歧視也才走幾十年而已,你無法要求一下全改變。

moneynienjinjin wrote:
照你這麼說,台灣移民第二代哈佛畢業的NBA籃球高手應該不會被歧視了?
回到主題。

我遇過不少從國外回台灣,尤其是到台北市置產的。回來的理由很多,不外乎:

就醫(尤其是父母想落葉歸根)。除了就醫,在台灣請看護便宜也方便。
查稅。不想人留國外卻被稅務人員的信件OOXX。
錢多。人來來去去,哪裡住都行。


理由不會僅僅單一,都是多種理由下的決定。可不管怎麼說,他們不會跟你說是被裁員、是競爭不過別人、經濟有問題等。

會回來的,都有一套委婉的說詞。住了多年還是不習慣、老了還是需要落葉歸根...。這只應了碗內的看碗外,碗外的看碗內。若是我,我也會這樣說。是的,住個幾年我也會...來來去去吧。

我認為真有本事的(不是靠祖產或捲款潛逃之類的)、能夠與外人相處且還有競爭力的,有足夠醫療保險的,「大都」會選擇留下來。在我看來理由很簡單,那是理性的選擇而已。

不去國外或暫時沒規劃要出去的,我猜80%是經濟、語言條件不夠能力或不成熟。10%應該是父母還在台灣,不好離開。10%是主要收入在台灣,家人先過去拿身份。

接下去,若問起他們的下一代,大多會回答希望他們的下一代能繼續留在國外。為何?大抵上美加社會,比台灣公平正義百倍。至於種族歧視,我看台灣才嚴重!菲庸、泰勞隨你叫,沒有足夠休息,原本申請看護,結果請對方去賣麵、做苦工。

這在國外,只要透過正式管道獲得的勞工(不是沒有身份的黑工),根本不可能發生。就算你是「工」,工也有工會,你必須繳會費,工會則在薪資、福利及待遇上都會保護你,讓你就算做工,也像個有尊嚴的人。

人家的政府知道什麼叫做公平正義,也知道房地產過度炒作只會害更多人,因此稅賦重(這一點我佩服,也才能用便宜於台灣數倍的價格買到適合人居的房子)。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則制度上比較像北歐,偏向更多的救濟及社會福利制度,儘管每個國家也都有各自問題。

只是不管有什麼問題,那些問題都沒台灣的千瘡百孔來得嚴重!所以我說台灣只剩下醫療可以臭屁,其實那是因為長期欺負醫療人員(過度勞動)的結果。

你今天有一個好制度,自然有人會想去用。加拿大福利好,只要有本事,任何人當然想去享受,這無可厚非。台灣醫療好,也一樣。端看政府怎樣看待及管理。

至於回到主題的房產,台灣是超級變態。收入沒有人家1/3,食衣住行沒有人家的1/3,房屋價格(相對的生活品質)卻是人家數倍。政府卻不拿出任何有效辦法。我們賺了一輩子錢卻只能為了一個殼去努力。奶奶的,選來選去都一樣,都是選到嘴巴會講,事情不做,只會炒房炒地炒股炒,或介入工程弊案的民意代表。

選不到,沒關係,有辦法的自然離開(或擁有兩種身份,隨時飛機一搭閃人),至於沒辦法的,等著燒炭自殺,或等造反。

要我相信單純是因為「愛台灣」的蠢口號而回來或留下來,算我無知,除非「恐怖份子」賓拉登再世,或你真的比他還恐怖,不然打死我也不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