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生活,沒偷沒搶,買第三房怎麼了

簡單說,你都有三房了⋯⋯不打你打誰?
真的覺得壓力大,就賣阿⋯⋯
都有三房,算是有錢人,多付點稅、 多準備點現金,也是合理的阿⋯⋯
mazayuko wrote:
您說到重點了,窮人很(恕刪)


沒有背景和資源的人,
即使努力依然難以脫貧,
脫貧的方式都寫在中華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和金融法規裡面
小小小新手 wrote:
第二點房子折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房子越放越值錢才異常,
人口在減少,人口=需求,台灣2020年人口萎縮1萬人,你開店做生意會不明白供需法則?
在2050年就算用生育率1.4下去算,在30年內也會少掉300萬人,而台灣去年生育率是1.2,
就算只算未來10年,台灣人口也會呈現曲線萎縮數十萬人,為什麼你會認為台北的房子繼續持有會漲?


台灣總人口數在今年1月達到高峰,
有23,604,265人,
但從今年2月起開始下降,
到11月減了0.15%,
11月總人口數23,563,356人,
10月減少40909,
相當於1個月總人口數少了4091人,
30年後少掉300萬確實是有可能的,
這部分應該可以先確定。

不過關於這點,
我看法與您不同,
我認為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就是人口永遠是往都會區走的。
雖說這1-2年以來台北遷出人口是高於遷入人口的,
但我認為不會永遠如此。

另外則是,
政府對房地的標售價格也是房價的重要指標之一,
今年8月標售的都更分回戶明日博一坪多少呢?
5度流標之後每坪還有百萬上下,
跟附近市價大約差不多,
那原來的底價又是多少呢?
政府既然希望房價降,
怎麼自己標售時就不要自己打個七折呢
那附近較舊的大廈中古屋每坪售價查起來7-80萬的也不少啊。
如果政府自己標售都不降了,
期待別人降價,
緣木求魚罷了。





,
羅以爾 wrote:
因為承租的店面租約明(恕刪)

怎麼有種炫耀文的感覺...
其實有幾間房根本不是重點,
用幾間房來做標準只是在呼弄大家,

重點是在買跟賣中間賺了多少錢,針對買價跟賣價中間賺的價差課徵100%的稅,
(漲價歸公,很合理~)
這樣,你要買100間房也沒人管你~
羅以爾 wrote:
因為承租的店面租約明(恕刪)

先問個問題
1.政府沒有不准你買第三房對吧?
2.貸款不到怪政府,怎不怪自己自備款不足呢?

這就是標準的-尿不準怪馬桶歪了^+++^
要買第三間房還要哭甚麼
不懂耶
你是想SHOW OFF吧
Ted1982 wrote:
沒偷沒搶買第三房是沒(恕刪)
有錢買100間也可以,就是要有錢,貸款少是好的,怕你倒了,要感謝啊。
delenatii wrote:
其實有幾間房根本不是...(恕刪)

政府的交易稅跟房仲費用..
一間房子沒有住個2-3年根本無法回收...

1000萬的房子一買一賣...
交易費用就將近10%...
更不用說修繕.利息....
這些費用實價登錄都看不到...

政府不打房仲費用跟自己的規費...
只針對價差...

你自己買一間來賺看看!!
mask0704 wrote:
政府的交易稅跟房仲費用..
一間房子沒有住個2-3年根本無法回收...

1000萬的房子一買一賣...
交易費用就將近10%...
更不用說修繕.利息....
這些費用實價登錄都看不到...

政府不打房仲費用跟自己的規費...
只針對價差...

你自己買一間來賺看看!!


我已經買房了,但是我的房子是自住的,沒有考慮賣的問題~

還是老話 :
重點是在買跟賣中間賺了多少錢,針對買價跟賣價中間賺的價差課徵100%的稅,
(漲價歸公,很合理~)
這樣,你要買100間房也沒人管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