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25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麥當勞進駐台灣超過三十年,幾乎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轉型及數波房地產價格起伏。商仲業者分析,台灣麥當勞早年是採購買資產、直營的方式進行展店,可達到資產增值與營收成長的雙贏目標;但自一九九七年開放加盟後,已全數改為承租,以減少開店成本,讓展店速度更快。
曾與麥當勞合作尋覓店面十餘年的商仲主管透露,麥當勞展店策略可概分為合資、子公司及開放加盟時期三階段;早年與台灣寬達合資時期,約二十幾家直營門市是自購,以台中中港店為例,當初麥當勞是以每坪約五萬元購得,不到十年賣給龍邦建設時,每坪高達一四五萬元,獲利倍數驚人。
但麥當勞改為子公司後,展店就以承租為主,且陸續處分資產;該主管表示,台灣麥當勞目前手中最有價值的自有店面應屬台北市館前路的門市,也是最值錢的金雞母。
商仲業者指出,隨著麥當勞在台灣展店進入飽和階段,近兩、三年較著重得來速的擴展,尤其是中南部素地較多的地方,多直接承租素地,並自行搭建麥當勞餐廳;雙北市等都會區因為可開發素地有限,則鎖定主力商圈的店鋪作為展店的經營模式,尤其看中辦公商圈與人潮匯聚的地點。
-------------------------------------------------------------
參考一下
我不知新聞寫的是不是真的
商仲業者 也沒註明是誰
而且...又是豬油的報導...

麥當勞計畫出售台灣經營權,其實從幾個面向就可以從中知道原因。雖然台灣麥當勞是賺錢的,不過營運成本跟人事成本逐年增加,光是這幾年就已經調漲將近六成。另外直營店的店租高漲,光是忠孝東路的直營店每月的租金就破百萬。
公視的新聞
還是參考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