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吵實坪制虛坪制的,真的不知道在吵什麼,搞清楚建築法規再來吵好嗎?

ldw406 wrote:
我的資訊來源如下: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29/2629398
內文節錄:『日本的公設不是不登記,而是登記在管理委員會名下,人家的管委會是法人,但台灣的管委會不具法人資格,那麼公設登記首先就得修法。』

日本共有部份原則是不登記應該沒有錯,但不登記不表示沒有所有權,你買個手機也沒有登記,但法律上你是有所有權的。
登記只是讓所有權在法律上明確化。
沒有產權登記也不表示管委會不能做"使用管理"登記。
另外因為日本公有部份不登記會使建商蓋房子時只蓋法定公設,若有多餘公設為避免導致可售坪數單價增高,可能會以持分的方式出售。
這些額外持分建坪或說共有部份是可以登記的(台灣若實施實坪制應也會有這種持分公設出現),經全部持分所有權人同意,若管委會又有登記為法人,是可移轉產權到管委會的。
你連結的莊教授文章,我不知他是那種情況。
參考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44頁


ldw406 wrote:
http://www.law119.com.tw/newdesign/compty2/personview.asp?kname=%B3%5C%B1%D2%C0s&ktop=%BA%DE%B2z%A9e%AD%FB%B7%7C%AA%BA%A9%CA%BD%E8%BBP%AAk&idno=5190&keywords=
內文結論是:管委會具當事人能力,但無法人格之身份。
http://www.law119.com.tw/newdesign/compty2/personview.asp?kname=%B3%5C%B1%D2%C0s&ktop=%BA%DE%B2z%A9e%AD%FB%B7%7C%AA%BA%A9%CA%BD%E8%BBP%AAk&idno=5190&keywords=
內文結論是:管委會具當事人能力,但無法人格之身份。


好吧,我修正這一句話:台灣管委會也可以有法人資格
台灣和日本一樣,管委會要俱法人資格,可以也只要登記。

內政部於 85 年 4 月
17 日以台內營字第 8502532 號函略謂:「按法人係指自然人以外,
2826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之法律定位~以公共基金之歸屬出發
由法律創設之團體。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雖依法有當事人能力,惟
除另依法取得法人資格者外,尚不得當然視為法人。」

han888 wrote:
好喔 因為本棟樓蠻長一串,沒有全部看過,所以謝謝指教喔!!!
也換句話說,其實利潤還是掌控在建商手上...看願不願意讓利而已...

若說意願,建商不就商人,商人目的就為了賺錢,為什麼要讓利?
若房子都蓋了,房市不景氣,除非建商認定不景氣是一時,本身資金也頂得住,不然價格能頂得住嗎?
說讓利是太看得起建商了,就房子跌了也只能依行情賣吧!(看當年金融海嘯,房價是怎麼跌的)

han888 wrote:
一開始建商不願讓利,或是真的土地成本買太高導致不能低價賣...
最後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然後消費者為了維持自己成本,也不可能賠錢賣...造就了無限迴圈的循環......(恕刪)

這裡面的"不能"或"不可能"都只是人類本能意願,被逼到了,也沒什麼不可能。
不然這兩三年的房價下跌是跌假的嗎?
房價的高低,主要在土地不是建物,建物只跟物價和人工有關,真正爆漲爆跌的都是土地。
所以本討論串我多次提醒,房價合理化,是要房地分開計價不是實不實坪制。價格只要透明怎麼計價都OK。
sunyearhuang wrote:
日本共有部份原則是不...(恕刪)


感謝解釋,今天又長了一點知識。這樣的討論比很多人只是來抱怨、吵架或爭輸贏有意義多了。
很多社區的大樓都有一些蚊子建築物,例如XX健身中心、XX球館之類的附屬公設
但是那些東西都不是每個人會使用到的,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少數人
但現在大多數的社區大樓都幾乎有這東西存在(越新的越多???),讓消費者無法選擇不要
加上地段的問題,消費者選擇性變少

建商利用這些附屬的建築物來吸引消費者上門其實是廣告手法,但也因虛坪制的問題,讓建商可以無懼的大量使用相同模式
如果改成實坪制,我覺得最基本的就是這些使用率不高的附屬建築會減少許多!!
如果說,實坪制那麼有問題,那歐、美、日的人都是笨蛋?
如果說,實坪制會讓你沒有消防設施、樓梯間、電梯間,那歐、美、日人的命都不是命?
如果說,實坪制會讓你買的單價超貴,那你真的不懂定錨效應!
如果說,實坪制會讓你簡單理解室內幾坪就是權狀幾坪,你還在是是而非說大家不懂法規。
如果說,實坪制會建商跳腳的好政策,你還不支持?
如果說......
august0810 wrote:
如果說,實坪制那麼...(恕刪)


越南也是實坪制
這幾年我打算在胡志明市第一郡置產,一戶32坪左右的公寓1200萬
室外游泳池超大超爽,29樓視野也很棒
我是覺得蠻便宜啦
但當地人一個月薪水才1萬初,存到死吧...

我在法國巴黎也租過房子,一間套房5坪左右,月租近5萬
大家都說實坪制會便宜,請問便宜在哪?

如果你真的以為實坪制對你買房有什麼幫助
那勸你放棄這想法吧...
我全世界走透透,真的看不出來實坪制對無殼蝸牛有什麼幫助...


八月二十 wrote:
大家都說實坪制會便宜,請問便宜在哪...(恕刪)


沒有人這樣說吧...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minhua0317 wrote:
沉寂了一陣子,公設...(恕刪)


雖然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過~
實坪制還是正確的方向~

買大公多少錢?
買小公多少錢?
停車位多少錢?
...
全部攤出來看~

至少消費者買的清楚~
建商沒法亂灌水操作~

fsvbzq wrote:
雖然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過~
實坪制還是正確的方向~

買大公多少錢?
買小公多少錢?
停車位多少錢?
...
全部攤出來看~...(恕刪)

不會喔...房屋的單價就是總價除以可售建坪,不管實坪還是虛坪都一樣。
虛坪單價就是總價除以區分所有權建坪;
實坪單價就是總價除以(區分所有權加共有建物的面積)
很抱歉,沒有大公多少錢,小公多少錢...
車位多少錢倒是有,但虛坪制也是有。

sunyearhuang wrote:
不好意思,我買房,...

差別就在地上建坪一坪30萬是含土地持分的,地下停車位,就只有建物沒有持分土地。(恕刪)


買房時,如果有跟建商買地下停車位,你的土地持分會比沒買車位的人高一點點,你可以找家建商或仲介問問。

但是如果是私人買賣,而且不買房,只單買停車位,大部分人都忽略將應有的土地持分一起過戶,
只單單過戶了車位,結果損失了土地持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