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不喜歡政府為了特定目的修改規則...
..................................
人力需求美化數字 勞委會惹非議
* 2009-06-03 * 中國時報 * 【唐鎮宇/特稿】
勞委會公布「九十八年七月底人力需求調查」,帳面數字看來不錯,但卻取消回頭調查上一季廠商實際人力需求,還一反常態將預測時間點由「一季」改為「月底」,讓原先是「好事一樁」的數字,反而蒙上「刻意美化」的疑慮。
勞委會人力需求調查已實施三年,去年開始調查下一季人力需求時,會同步詢問上一季實際聘雇狀況,用以驗證預測是否準確;但今年首兩季預測與實際發生極大落差後,勞委會飽受外界抨擊,第三季就乾脆省去回調。
勞委會雖澄清,是因廠商反映勞委會問題與主計處調查重複,為避免重複叨擾而取消,但主計處是在四十五萬家企業抽九千家,勞委會卻是在二.四萬家裡抽三千家,試問抽到同一家的機會有多高?調查若拒絕檢視準確度,豈不流於自我安慰?
此外,這次預測一改過去以「第三季」為預測時間,反而以「七月底」這種極窄的時間點作預測,勞委會解釋「調查本來就應有明確時間點,怕廠商弄不清楚「季」的定義才修正」,但七月本就是人力需求旺季,單拿來與四月淡季比較,數字當然「好看」;若一項耗費偌大心力的調查僅針對「七月底」預測,意義又有多大?比較相同標準,八月底、九月底是不是又要另做一次調查?
政府機關調查常為政策實施的重要參考,若缺乏一致性、任意修改變項,不但讓前後無法比較,也無法貼近社會現況;根據這種調查做出來的政策,能夠對症下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