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an wrote:
握手+1我也決定退出...(恕刪)
近來賣方的出價是真的太扯了一點
可以一次直接比5、6月加價20%來開
不過呢,也不用這樣就退出市場
很多都是喊喊而已
看會不會有神經病來接
你如果喜歡,就一樣開正常的價給他
看他接不接受
但初期是一定不會接受的啦
但一個月給他來一次
一樣的價開下去
有時就會成交了
千萬不要以為不可能
很多的不可能都會變的可能
可不要到時才後悔
反正出價又不會死,成不成都無所謂
但是
如果有好的房子好的價,是不會超過一個星期沒人理的
超過一個星期沒人理,不是價過高就是點不好,要不就是管理差
這種的我覺的不買也好,因為未來你也難賣
至於好的房子好的價,是要和仲介常常打交道才會知道的
常常都還沒有上架就不見了的
就我所注意的案子,通常都是二、三天就不見了
如果你沒有關係,等你知道時
都是仲介告訴你又賣出那一間了,只是告知你一下!
如果,真的喜歡某一社區,就和當地的仲介直接指定你要買
不用客氣,說要買到時不買也不會怎麼樣
但仲介就會鎖定你,一簽到案子就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這樣你就可以慢慢等,慢慢出價
但你也需懂一點行情
如果老是出在行情之下很多
仲介也不會理你的
正常而言
2000萬的房子
差個100~150萬的出價
是在仲介認定可以成交的範圍的
差個200萬~3000萬的出價,是仲介認為可以拉價成交的範圍
只要在這個價格帶內,仲介都會比較積極
如此,他就會努力幫你了!
祝你買到好價位好房子!
就算是預售屋或新成屋,好的物件通常都會先成交,慢慢剩下來的就是相對比較差的物件。不過一開始的時候,代銷公司通常會想辦法,盡量先把比較差的物件先推銷掉(比方說降價),同時也刻意保留比較好的物件(比方說唬爛賣掉了),這樣子將來比較容易100%完銷退場。
所謂好的物件,不外乎就決定在這些條件: 價格,地點,生活機能,交通,週遭環境,建物年份,建物品質,公共設施,車位,管理,樓層,座向,格局,坪數。要買房自住的人,可以把這些條件一一打分數,總分很高的物件,肯定是個好物件,應該不要再殺價,趕快出手吧,畢竟好的物件不多,可遇不可求,說不定很難再遇到了。但是如果相反的話,當然就應該要再繼續找,或者要狠狠地殺價。至於預售屋或新成屋的話,假如你不在意買一個相對比較差的物件,應該可以狠狠殺價,可是相反地,假如你想買到一個好的物件,就應該先下手為強,不要殺太大了。
在景氣不好的時候,這些少數好的物件通常都很有支撐,因為畢竟物以稀為貴,比方說均價已經下跌10%了,但是少數好的物件只下跌2%,甚至沒有下跌。但是當景氣好的時候,這些少數好的物件都漲很大,比方說均價已經漲了5%,可是少數好的物件已經漲了10%了,甚至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