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hacker wrote:不知道有誰認識這麼笨...(恕刪) 期待的就是公開透明,資訊對稱**************公開透明..............這是人民的期望.........但是混水好摸魚......這是仲介的期望政府帶頭炒股.炒房.....這是建商的期望能夠圈更多地.養更多地.....這是財團的期望越弱勢.就希望越公開.......相反的.利之所在就希望保持不動....
公設另外定價,銷售資訊透明,就如前面幾位朋友所提這才是對消費者有利的開始.......你管他要不要把單價灌在主建物的坪數上灌在主建物的坪數上更好,這樣大家就有一個比價的基準我一直覺得台灣的房價高的離譜,跟建商所言差異甚多台北縣市扣掉公設後的"實質房價"以兩岸三地而言.....搞不好是最高的如果公設比這個制度這麼不好,我相信現在不會有這麼多的媒體攻擊"它"這些制度都是對建商不利的............所以才一直大力唱反調大家可別被這些媒體給洗腦了呀!!
kouyoumin wrote:看屋民眾:主建物平平20坪, 這間單價怎麼比別人貴50%?囧...原來雨遮有10坪, 不買了..(恕刪) 狀況會這樣:兩間平平20坪,兩間價格也一樣600萬...權狀數字也完全一樣: 主建物17坪,附屬建物3坪.最後發現:一個買到3坪的雨遮,一個買到3坪的陽台.,前面一個就被婊了..陽台還是好用很多吧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17/1/1r9t6.html看看這幾個立委大大們在說些什麼.每年繳那麼多稅養他們超浪費的.都站在財團的角度想.
erickgt1 wrote:公設另外定價,銷售資...(恕刪) 這些制度都是對建商不利的............所以才一直大力唱反調***************不是對建商不利....這個政策只要宣佈從201X年開始實施......建商新.舊.建案.還想賣的就會依新制度在玩的...已經賣完的跟他又沒關係......怎麼會對他不利......就如同.很多建案"強制要買車位"一樣.........公設也是會"強姦".....喔不是......是"強制"進去的......所以對建商來說是沒差別的.....只要給他14個月以上的緩衝期.就OK了.......反正賣不完的.賣給陸資麻..哈哈哈...影響最大的是房仲人員..她們是目前的"既的利益者".能不變就不變...因剛開始一年內一定很混亂.....但是我相信房仲很快就可以想出新的一套"虎爛說詞".. 唬爛是她們的專長.......所以不用替她們擔心.............其實一般人是沒啥比較的啦....!!"建商公會" 很快會制定出.新一套遊戲規則.........除非你不買房.想買就要依規定玩.玩法很多啦.不付現.可以玩分期.可以玩分租.可以談賣斷.....等等.反正建商不會吃虧但是如果公設與實坪分開算.........那房屋稅.是不是要降??? 雖然是不可能..因為依公告地價徵稅....但是又有一個新改革目標不是嗎...反正貪官這麼多......能少繳就少繳........沒辦法接受改革或不願意接受改革的人------你買二手屋不就的了.......那個舊權狀是都不變的!!!..何必跟者房仲在嘴砲呢..
kouyoumin wrote:消費者可以比價啊像是雨遮特別大的單價灌到主建物後數字多半就很難看看屋民眾:主建物平平20坪, 這間單價怎麼比別人貴50%?囧...原來雨遮有10坪, 不買了(恕刪) 有差嗎??在分開計算前每坪單價相同,但是已經有跟你說明了公設比,在總坪數、總價相同下,不同公設比28%與40%買到的主建物坪數的單價本來就不同,只是自已有沒有計算而已,而雨遮、陽台在房屋權狀中也早有標示,只是您願不願意仔細計算而已,所以是早就可以自已衡量東西,只是現在各別標價在總價不變下,將公設虧損的灌到主坪上標出來會有觀感不佳而已,到最後還是會回歸市場機制。對節目中聽來賓說了之後,我對建商不爽的是,提供雨遮、法定空地可享有獎勵容積,結果建享一方面獎勵容積,一方面又將雨遮、法空變相賣給民眾,雙面賺。其次對未來的充擊是,如果公設可賣的價錢變低或不算入計價,那未來建商對房子的規劃可能會朝向只做基本公設如電梯、雙逃生梯、機房等,但是都是做到法律規定的最小值,會回規到華廈的做法,大廳只剩走道再加阿伯警衛就沒了,停車場全都改成電梯機械式全無坡道,原因無他,建商又不是良心事業,不賺錢的都西他要免費送,如果不免費送,灌到主建物單價後大家又會GGYY,那乾脆就不加價也不給公設,難道這是大家想要的嗎????我只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這羊毛值不值得就看您的品味了,如果大家只是要內部做到的最大,公共空間完全不顧不理,那是不是又會像以前一樣,大家就儘量的蹦出去,蹦到最高點,防火巷、騎樓管他的蹦出去就對了,我家室內就是要最大大大,當儲藏室也好我也爽。~~~~~~~~~~這種房子,我不要!!
這些節目邀請的來賓很多專業不足,例如我看過東森一個房產節目邀請一位女記者當來賓,該女記者把無頂蓋之開放空間中庭花園列為建物公設!又一姓盧的前女記者,當主持人介紹三重重劃區內房子問來賓的感覺,盧小姐說不適合投資或居住,因為她一直把那兒當成是老三重,她沒有實地到重劃區去看看環境.又如板主說景美出現過8坪套房65%公設,我在景美居住多年,從沒聽說過此案,想一想8坪套房65%公設那室內剩2.8坪扣掉附屬建物與浴室,室內剩一坪這可能嗎?但知道原漢神那棟14坪近50%公設是最誇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