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有限制都市發展的情況
而香港的情況的話
新機場蓋在離市區有一段距離的小島上(赤鱲角)
而重點來了...
舊機場(啟德)在新機場啟用後就關閉了
啟德機場在市區並沒有被當成寶
並沒有被當成是兩岸三地的"商務機場"
**現在香港到上海是飛赤鱲角到浦東(不是保啟德飛虹橋)**
香港和上海都沒商務客了嗎?他們都被邊緣化了嗎?
(另外:金浦機場四周都是農田; 羽田機場在港邊填海機場;虹橋也是低密度發展的郊區)
松山機場以前在台北的郊區
但因為台北的發展
慢慢的把松山機場包圍
其實以前興建桃園機場
為了就是要代替松山機場的
當時會選桃園那個位置
就是因為分析後覺得最好的"台北機場"位置
松山機場到現在沒廢掉規劃成公園、商業、運動、住宅或其他用地
機場捷運到現在還沒蓋好
其實是政府的怠惰
台灣要有區域發展的想法
全台灣互相合作來達到最大的效能
以桃園來說
如果把松山機場的資源
拿來發展桃園機場的話
這樣可以加速第三航廈的開發
而政府因該爭取多點航班飛到桃園
幫助桃園成為東亞其中一個重要的hub
而不是把航廈建設的資源還有客源分散
讓桃園機場變成中國大陸機場的一個分枝
反而幫助中國大陸的機場
印象中直航初期新聞報導訪問中國大陸機場的管理人員
他談到"希望台灣旅客可以達飛機到他們機場轉機到其他國家"
我當時很生氣台灣的政府沒有爭取...他們談判得了什麼?
中國大陸為了統戰...因當會讓的比台灣多啊..
怎麼感覺是台灣的籌碼都給人家了?
而外島的居民到台灣
並不是都會往台北市中心跑的
況且未來機場捷運完工
桃園機場到台北很方便
此外機場捷運還會接台鐵中壢站和高鐵桃園站
最後..松山機場也會吸走部分機場捷運的客源 造成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