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canet wrote:
1.我也覺得不應該是1/4=25%的跌價~
因為至少要降個30%~40%以上才正常(2003年到現在漲超過一倍以上~廣大薪水階集有漲30%就偷笑了)
------------------------------------------------------------------------------------------------------------
其實你可以看看,在我算的第二段,銀行利率調升1%,建商就不得不降8%的房價,
利率在7.7%的時候,房價606萬,到一開始的一千萬,等於漲了65%,
在第三段的是535萬對1000萬,也差不多漲了快一倍,
在1999年的央行存款利率,也就是指數利率的一般參考,還沒加上所謂的i值就已經6%了,
所以我的算法跟實際情況應該不會差太遠,只是告訴大家,這樣對要繳貸款的人到底有沒有利。
另外的情況是,我看到在大台北地區以外置產的人,1999年買個一千萬的房子,現在也不會變兩千萬,
但是利率一調升,是全台灣都調升的,不是只有台北的人才要繳貸款,
更多的勞動階級式在台北以外,這點要考慮。
只問一句:誰叫你貸款一千萬?你若貸的起一千萬還不出每個月區區五萬三(拿3.7%來算)?
Fire.canet wrote:
2.貸款成數本來就要合理~要不然專家說不要貸超過3~4成,不要超過1/3家庭收入是在說假的喔?你自己貸款超過負荷~不考慮利率升降,被法拍要怪誰?
-------------------------------------------------------------------------------------------------------------
所以說有現金最大,最有利的是有現金的人,可是假設一對小夫妻,每人月入三萬,一年14個月,
年收入大概84萬,貸款不要超過1/3家庭收入,也就是每年年繳貸款84*1/3=26萬,一個月23333,
這樣可以貸多少?利率1.7%可以貸470萬,加上頭款100萬,也不過570萬,
要這種家庭照專家說法不要貸超過3~4成,就算房價降到一坪15萬,他們也沒辦法在台北買個三房養小孩,
很難吧。
在台北市三房600萬的公寓四年前買不到?不要拿現在天堂價來算,那是投客轉來轉去的價錢.
Fire.canet wrote:
3.最根本的方法:是阿~就是加薪....你要幫我加薪喔??那我也可以說~最根本的方法是人人都發一棟房子,每人每年發兩百萬現金~不夠在跟政府拿....大家都開心!(然後就會有人接著說~你不努力關我屁事~滾出去不就得了)
--------------------------------------------------------------------------------------------------------------
嗯,其實加薪一般是從公務人員開始,可以回頭看一下,最近十年來公務人員只調薪一次,3%,所以社會一般參照,也就不怎麼調薪了,這些都有新聞可查,不過我不是公務人員,這點要先說,但是一般公務人員一調,大部分也會跟著動,這樣有很難嘛?我覺得沒有那麼難,以剛剛小夫妻做例子,不要說3%,一年調個2%,十年以後兩個人薪水就從84萬跳到108萬6,還不算升職或者是年資調整,繳貸款的能力也從一個月23333加到一個月3萬,這樣會很不實際嘛?
我覺得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不要只看到表面,用短期負面的政策,結果真正需要資金的小老百姓反而受苦,而是要用長期正面的政策,我覺得會比較有效,錢才會真正進到小老百姓口袋。
在22k橫行的年代,台商都覺得大陸工人都快跟台灣工人薪水差不多的年代~從廣大勞工稅金再繼續不斷給公務員加薪(現在公務員退休金一年預算超過九百億台幣)~可以阿~那該加多少呢?
P.S.重點在稅制--贈遺稅/土增稅/證所稅(救急),在下個十年的產業升級--戰略大方向(救窮).講過很多了,只是焦點總是被模糊.
sttit wrote:
只問一句:誰叫你貸款一千萬?你若貸的起一千萬還不出每個月區區五萬三(拿3.7%來算)?
嗯,就付得起,也是付給銀行,不是多留在自己口袋,所以也不會開心到哪去,
我一開始也只是要比較說,用升利率來打擊房價,我們付出的錢到底會到哪裡去這個問題。
sttit wrote:
在台北市三房600萬的公寓四年前買不到?不要拿現在天堂價來算,那是投客轉來轉去的價錢.
有啊,四五年前舊公寓六百萬的很多,
不過,很遺憾,如果要照專家說的不要貸超過3~4成,不要超過1/3家庭收入,
以月入六萬的小家庭來說,真的買不起,為什麼?
算算看就知道了,貸款四成,頭期要準備多少?要360萬,
一個月存兩萬四,要12.5年,那這12.5年住哪裡?答案是租房子,
租房子一個月要多少?在大台北地區,算便宜一點,也要個一萬二,
所以一個月只能存一萬二,那要存多久,答案是25年,
所以等存到頭期款360萬,也同時花了360萬的房租去了,
算一算,誰會照專家說的不要貸超過3~4成去做啊,浪費我360萬的房租,
當然是牙一咬,準備個一百萬頭期款,貸個五百萬就下去啦,
那時房貸利率約3%,一個月要付27000元,看起來房價便宜,貸款勉強,很ok吧,
但是,
一、完全違背了專家說的不要貸超過3~4成,不要超過1/3家庭收入。
二、可是不這樣做,一坪15萬也買不起啊。
三、如果利率升息到5%,一個月要繳3萬3,你覺得他們會怎麼做,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繼續稱,頂多少花一點,必竟這是自己辛辛苦苦買來的家啊。
四、然後利率升息到7%,一個月要繳快四萬,怎麼辦?賣房子?這時候因為利率升息,打擊房價,房價只剩四百萬了,賣出去還不一定還的完?怎麼辦?給銀行法拍?sorry,銀行不是法拍就算了,法拍完不夠的錢,還是會找你要的,搞不好提起告訴,從你的所得去扣,或者把債權賣給討債公司,讓你一直被追債。
所以,我也沒有拿天堂價算,就已經是這樣了,重點是,利率真的是薪水階級的痛,
不貸款買不起,貸款了,有的還不一定能夠承受利率上漲的壓力,
而這壓力,通常第一個壓死的不是投資客,是自住戶,因為自住的不會跑,溫水煮青蛙,
發現時大概也熟透了。
sttit wrote:
在22k橫行的年代,台商都覺得大陸工人都快跟台灣工人薪水差不多的年代~從廣大勞工稅金再繼續不斷給公務員加薪(現在公務員退休金一年預算超過九百億台幣)~可以阿~那該加多少呢?
P.S.重點在稅制--贈遺稅/土增稅/證所稅(救急),在下個十年的產業升級--戰略大方向(救窮).講過很多了,只是焦點總是被模糊.
公務員薪資只是一環,調漲基本薪資也是一個方向,其實,就像您說的,公務員退休金一年預算超過九百億台幣,我想,縮減公務員福利及退休金、轉換到實質薪資上,也是一個方向,目的是要提出一個正面的方向,讓大家一起提昇,而不是從反面下手,把大家一起搞爛。
因為現在社會有一種迷思,好像打擊富人,窮人就會得利,或者打擊投資客,小老百姓就會得利,用實際面來算算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有時候某種策略會雙贏,有時候反而會雙輸,並不是真的打擊某一方,利益就真的會跑到我們想要的那一方面。
另外您說的重點在稅制,我完全同意,只不過我對稅制不熟,對產業也不熟,因此我的想法都是以所得為主,不過今天有個新聞:
不排除 課徵奢侈稅
如果真能落實了,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充實國家的財政,
不過我個人對稅制的疑問是?這個稅收,到底是進到小老百姓的口袋,還是進到政客、公共工程包商、社福機構的口袋,這樣對要買房子的小老百姓,還是沒幫助啊?
或者,拿去搞重大公共工程、重劃區炒地皮,這樣好像也是沒幫助..........




























































































